• 18

三星一擊 想把我DRAM廠打掛

nakoru wrote:
小弟對邏輯製程一竅不...(恕刪)


說真的

小弟對韓國三星這次大舉投資心存懷疑?

因為三星真的有那麼多錢嗎?

政府真的會給他一次燒那麼多錢嗎?

而且他一次要打的不只10個喔!

這樣就資源分散了!


想必這一招可能是"七傷拳"


三星對付這些DRAM廠

將來大舉投資後如果還沒倒

存活下來的將是最優秀的

且會是三星永遠的痛



本身就在這圈子..別家不清楚..
力晶以後不是轉變為控股公司不然就是轉型做代工了啦..
現在只是趁DRAM行情大好時多賺點錢還錢而已...
下次景氣再下來其實DRAM公司不用別人打自己就會垮了.....

三爽強不強
超級強
DRAM 跟 LCD
別人都賠死了
他還不賠
光是折舊產生的現金流入
就不是其他廠商可以匹敵的
一個傾國之力扶持的公司集團
只有類似美國的托辣斯法
強制分拆
才有可能打敗它
ycweng wrote:
寧可大家都當不成老闆...(恕刪)


沒錯,大大講到重點了;都做了幾年的老闆了,還甘願被別人管嗎??

哀,台灣人都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心態......

上一波沒整併成功,根本就沒戲唱了......
史上達 wrote:
沒全部看完,但很久前...(恕刪)



你講得真好,但是現今社會上~ 還有幾個人做得到??
Economy of scale

Economies of scale, in microeconomics, are the cost advantages that a business obtains due to expansion. They are factors that cause a producer’s average cost per unit to fall as scale is increased. Economies of scale is a long run concept and refers to reductions in unit cost as the size of a facility, or scale, increases.[2] Diseconomies of scale are the opposite. Economies of scale may be utilized by any size firm expanding its scale of operation. The common ones are purchasing (bulk buying of materials through long-term contracts), managerial (increasing the specialization of managers), financial (obtaining lower-interest charges when borrowing from banks and having access to a greater range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marketing (spreading the cost of advertising over a greater range of output in media markets). Each of these factors reduces the long run average costs (LRAC) of production by shifting the short-run average total cost (SRATC) curve down and to the right.

BEYOND IMAGINATION | NO PAINS, NO GAINS |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再不來個衝擊我覺得就差不多玩完了
別人花錢就可以取代

還在安逸的繼續走下去
遲早會空
我國的DRAM廠會那麼慘
不能怪員工、只能怪老闆
那些肥貓只管自己賺,賺的是我的,賠的是大家的
決策失敗裁員裁的都是基層員工

現在搞到負債累累
其實只是綁架員工要求國家(全民?)為其負債買單
這些人惡劣至極
應該立刻拖去槍斃

政府應該讓那些負債的晶圓廠倒閉
讓那些老闆自己去負擔這個債務
然後另外輔導開一家
網羅那些倒閉公司釋出的優秀員工
集一國之力跟他們拼
另外對韓國記憶體課重稅
反正我們要跟人家簽甚麼FTA人家也不會鳥你
那就沒必要留甚麼餘地

現在會談不攏就是因為那些政府請去的大老們
還是想著自己賺錢!!!
hyca wrote:
要打掛?如果二年前說...(恕刪)


產能開出來 跟你打價格戰 台灣的廠商還有錢賺嗎 把台灣dream打掛了 市場價格就由三星定而不是市場來定了
台灣這些 DRAM 是不是 跟一起那些 台灣80年代

一下開放 銀行 一些人~有錢就自個想開銀行


借錢 掏錢 撈錢 都是從自家銀行~直接進金庫搬錢~

若是經營不錯~那是 企業家

經營快掛了~~~~ 就雙收一攤~~ 丟給國家 丟給全國人民 (以前還有說 ~銀行~ 說不能倒)

那些~後來民營銀行呢!?!!?!? 接管~最有名的應該是 (中興銀行)


DRAM 有些廠~就是如此經營~

一直跟國家 銀行 要錢~大到不能倒!? 真的不能倒!?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