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_kewei wrote:佛心樓主,願意無私分享,推
2018年結束了,很...(恕刪)
Bob Dylan wrote:
想趁年底問看看A大...(恕刪)
想趁年底問看看A大對於「成長股」有何看法?以前有無類似嘗試?
市場上確實有部分贏家是靠買成長股致富的,例如寶雅、儒鴻、巨大、豐泰等,獲利有時達數倍有餘,當然成長股只要成長率不如預期,股價腰斬是相當容易的。而且部分股票淨值低、股本小,若以眼光費的角度視之,恐怕就不太適合買。
ans:要買到小型成長股,這難度蠻高的,這不是你單靠基本面就能達到的,你還要有過人的眼光,勤跑公司,勤做功課,深入研究產業…等,一般類成長股,享有過高的眼光費,因為股票集中在某一些公司派或老闆身上,他們不賣,以籌碼理論來看,股價容易被有心人控制在很高的價格,這種公司就是千線萬線不如一條電話線,你要看你的人脈好不好,弄不弄得到內部的消息。
比較正派的成長股,可以透過中長期的觀察,研究及記錄去操作,但一開始的眼光費還是太高,真的想操作成長股的話,一開始就要先從產業面下手,如果覺得這產業未來成長空間很大,也許就能先進場卡位,例如5g股,這類成長股失敗率蠻高的,可以學創投一樣,小量的買10檔,20檔股票,只要有一檔成股,漲幅10倍,100倍,以後我要是退休了,很閒能到處參加法說會,去訪問工廠,深入了解產業面…等,我會小量的去試試,但目前對我來說還是太吃力了,這類的公司,資訊也許沒有這麼透明,在網路上也不一定找得到相關完整的資訊,目前我大多的資訊來自於網路,一般大型權值股,公司的財務比較透明,而且資訊容易在網路上找到。
不知道我有沒有說過,我待的公司在上櫃前一年(2017初)我就知道2018會賺大錢了,而我就是個小咖,更高層的在一年半前就知道公司會賺大錢了,今年賺大錢後,我早上2018年中也知道明年(2019)不能賺這麼多錢了,你覺得成長股,小型股是不是都是這樣的狀況?我個人認為都是這種狀況,存在太多資訊不對等的情況,當你還在研究產業面,看財報時,別人早就知道三季後,四季後的穩況了,如果你遇到財報很好,一直有人在倒貨,你要買還是要買?這就衍生出一些小型股,成長股有人會看籌碼,因為早知道的人籌碼面騙不了人,時間一長會形成技術面,這就是市場上愛看籌碼面及技術面的由來,這類的人認為基本面、產業面就是狗屎,確實在以上這種情況,基本面、產業面是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
Acer_kewei wrote:
想趁年底問看看A大...(恕刪)
有說過喔,我當時還猜你在哪家上櫃公司,祝大家新年快樂!話說,中美貿易戰天天都有新消息,還是等正式簽字再說唄~
1071230 中美元首通電話 特朗普:協議倘達成將是非常全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六(29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談及中美貿易協議、朝鮮半島局勢及地區安全問題。習近平強調,兩國關係正處於重要階段,希望雙方團隊能盡早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特朗普亦強調兩國關係非常重要,又表示貿易協商進展良好,有望達成非常全面的協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周日(30日)表示,中方願同美方一起,落實兩國元首在12月初阿根廷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Twitter推文,表示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了一個「既長且非常好」的電話,又表示中美貿易協商進展得很好。「若達成協議,將會是非常全面,涵蓋所有議題、範疇和爭論點的協議。」
特朗普:美中正處於重要階段
新華社同日報道,習近平是應約與特朗普通電話,兩位領袖互相致以新年祝賀。報道引述特朗普在電話中表示,非常重視與習近平的良好關係,並表示美中關係很重要,形容正處於一個重要階段,受全世界高度關注。
特朗普又表示,兩國團隊一直努力落實他與習近平在阿根廷G20峰會會晤達成的共識,希望能盡早達成互利雙贏、又對世界有利的協議。
習近平:中方願與美方溝通協調
新華社引述習近平表示,中方高度重視中美關係發展。習近平強調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並讚賞美方願意發展合作和建設性的中美關係。他指出,中方願意與美國在重大國際及地區問題上溝通與協調,相互尊重彼此重要利益,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習近平重申,中方鼓勵和支持朝美雙方繼續開展對話並取得積極成果。
外交部:中美關係進展來之不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周日(30日)就中美2019年迎來建交40周年發表談話。他表示,中美關係40年來歷經風雨,目前取得的進展來之不易,兩國要堅持理性客觀地看待彼此戰略意圖。他又表示,中方願同美方一起,落實好習近平及特朗普在G20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
時隔近一個月再談貿易戰
特朗普與習近平12月1日在G20峰會舉行會談,同意暫停互增關稅,讓雙方進行談判化解貿易糾紛。不過加拿大緊接應美國要求,拘捕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CFO)孟晚舟,令暫時緩和的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温。中美元首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通電話,並傳出正面信息,引起外界關注。
特朗普與習近平對上一次通電話是在11月1日,當時亦是習近平應約跟特朗普通電話。這是兩國元首數月以來首次通話,被視為推動兩人在G20會面及貿易戰的新轉機。
新聞連結
1. 這個論壇應該性別平等,考量婦女最好的生殖年齡是25-28,太晚生孩子,可能會在「人工生殖」或「產後復原」或「兒童體弱」付出更多成本。事實上,男性年長後帶孩子的精力也會下降。
2. 我們的幸福感是可以訓練的,孩子也是。搭一段段台鐵電聯車不會輸給迪士尼的樂園車。孩子需要的是陪伴,這有實證神經發展醫學根據。陪伴與親子時光最不花錢(當然您如果考量時薪,可能板上很多人都很貴)。陪孩子唸一本書,勝過買巧虎CD給他看。
3. 養孩子的過程,如果跟做股票一樣帶著與孩子共同學習的心而非單向教導的態度,在教養過程中自己也會學到很多東西,包含與不完美的自己(或自己的過去)達成和解。
4. 我也經歷過脫貧,我父母由貧窮掙扎到小康,藉著投資我的教育,繼續力爭上游。但我脫貧的經驗純粹是個人所處的年代好好讀書就有機會,這種機會很難在現在這個時代複製。常常看到家長努力給孩子更多的裝備(補英文數學、音樂體育、感覺統合⋯⋯),那是不錯,至少能夠防身,但要更往上走需要人格特質與創新能力,這很難量化。
歪樓了,我在A大的樓實在沒什麼投資心得能講,但是深深贊同A大所言,投資自己。讓自己的專業(職業)創造穩定現金流,訓練自己的幸福感,降低不必要的物欲、找到工作與生活價值,餘下的金錢,穩定的投入價值型股票。我檢視自己的投資,有成果的都是一些權值股長期投資,一兩檔小賠票面價但賺股息如中鋼,其他則因長期持有得到應有的報酬如台塑與中華電。績效最差的都是聽理專建議亂買的基金。
A大讓我重新學習投資、理財的基本概念。成功、都是努力來的。成功而願意無私分享,這種胸襟氣度,則已經是另外一種境界。我佩服萬分。
以上,㊗️大家新年快樂!
dearmai wrote:
A大講的我大部分同...(恕刪)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其實世事無絕對,我提出的是一個簡化版讓貧窮的人最容易脫貧,但可以依自已的情況去調整要不要做這些事,或是做這些事前要先考慮清楚,我們按慣例把一些事情先定義清楚及條例清楚,後面再來分析優缺點
1、什麼叫貧窮?
我們簡化來說,就是當你出社會後,你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任何的幫助,但如住,幫你帶小孩,你需要供養父母,揹了大學學貸60~80萬,在外面租小枰數房子(雅房=4000,套房=7500),身上沒有任何存款,不論男女在年紀22時出社會。
以上我是用比較正常的看,不包含連大學都沒得讀的,如果要達成"考量婦女最好的生殖年齡是25-28,太晚生孩子,可能會在「人工生殖」或「產後復原」或「兒童體弱」付出更多成本。",男生僅有3~6年可以努力賺錢及存錢,如果女性願意找年紀大一點的男生如大個3~5歲,那男生就有6~11年可以賺錢及存錢,那我們先以同年紀來討論,就是3~6年,以我那個時代,當兵2~3年,念個2年研究所出來,我就gg了,已經超過你說的這個年紀範圍,那時出社會,我僅能住4枰的雅房。我們回到一般的情況,一般大學畢業22歲的男女出社會,要視你念的是什麼大學,那我們以一般來說,通常貧窮的人都是念三流大學(這也不是我胡說的,如果在一個醫生世家,老師世家,教授世家,你的兒女可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會把一流的醫科或名校名額佔掉),三流大學的人出社會要找工作就不容易,因為目前教育一些的學店,單純就是在賺錢,四年大學念完,啥都沒有學到,單純揹了60~80萬的貸款,這時也許找了3~6個月的工作,好不容易在園區或都市找到一份工作,起薪28000~30000元。
這時剩2年半~5年半的時間可以賺錢、存錢,每個月領到薪水後,要扣勞健保,我以薪水3萬來算,也許你拿到手的僅有2萬8仟多,這時要扣掉你的雅房4500元,房東一度電會向你收5~6元,很多人說,台電一度不是2~3元,夏季不過3~4元,為啥要收5~6元?因為白痴的政策,一個房東手上有六間房子出租,總用電量就會變用電大戶,所以台電會向所謂的用電大戶收一度5元,這時房東就會把錢攤到房客身上,4500元的房租,加上1000元的水、電、瓦斯、網路,這時5500元就不見了,去上班時要付交通費,以坐公車來算,一段票,每天來回,一個月算20天,一個月600元就不見了,如果騎機車,也許省個200元,但有些公司是要付停車費的,一季900元,每天的伙食費,早上30元,中午70元,晚上80元,一天花180元(有人會說,哪有可能一天花180元,但沒關係就當辨得到),一天180元,一個月5400元,所以你一個月會剩多少元?28500-5500-5400-600=17000元,一般手機最鳥的資費約200元,這時剩16800,這是理想的情況,你一個月能存16800元,連續存半年後,你戶頭會有100800元,終於有10萬元了,眼尖的人會說,這小孩怎麼這樣,父母養了你2x年,都工作半年了,一毛錢都沒有拿回家養父母,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時你能假裝沒有聽到,但你的大學貸要開始繳了,因為畢業後找了半年的工作,工作了半年,也是該還學貸的時候了,欠了60萬,一個月還6000元,剩下的貸款以1.15%向你收利息,一個月還6000元,一年能還7萬2,大概要還8.5年。
接下來你每個月能存16800-6000=10800元,一年能存129600元,以一般年輕人沒有任何理財,投資經驗,賺到的錢應該要加速去還貸款,如全力還款,大概3年就還清了,這時距離你畢業已經3年半了,年紀來到25.5歲,這還是理想的情況,我完全沒有算過年包紅包,出去玩,買鞋子,買衣服,機車壞了…等,一些真實世界會發生的事,這時出社會近4年了,一毛錢還是都沒有拿回去養父母,工作4年後來到26,工作表現很好,薪水來到3萬5,沒有學貸,扣掉所有開銷一個月能存22000元,一年能存26萬5存4年後來到100萬,這時年紀來到30歲,薪水來到5萬,接下來薪水愈來愈高。
這時結緍,小兩口各存了100萬,兩個人的薪人各5萬,合租一間1萬的套房約8~10枰,考慮女生不能太晚生子孩,這時生了一個小孩,我們的優良政府補助了第一胎,公司有帶薪產假,勞保有6成的育嬰假半年(每個月能有2萬4),男生繼續工作,半年後,女性要不要重回職場?如果重回職場,保母費一個月也許2萬(加尿布,奶粉…等),算一算女性重回職場還能多賺個3萬,這時有人會說,幹嘛請保姆,丟回鄉下給爸爸、媽媽帶,反正他們退休了很閒,自已的孫子也比較不會亂打,六日再坐車或開車回鄉下看小孩,也許一個月僅要給父母一兩萬就能顧這小孩,接下來每個月大概就是要花1~2萬養這個小孩,比養自已的父母還貴,整件故事聽到這,還是都沒有養父母這件事。
為什麼這個世代生小孩變得這麼不重要?很大的原因是現在小孩生出來後,未來都是去當別人的奴隸, 幾十年前生小孩很簡單,也很好養,父母做著小生意,務農…等,小孩子是幫手,不論是顧店,種田,幹活…等,從很小就開始為你工作,所以以前生小孩子也不用想太多,隨便生隨便養,也不會有啥壓力,反觀現在,小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不會為你做任何付出,唯一就是從你身上取得資源,長大後去各位為大老闆們當奴隸,當一輩子的奴隸,當奴隸的過程中,養活自已就有難度了,更別說養你,有一些人會說,不要這樣勢利,小孩是生命的延續,是愛的表現,是無私的行為…等,但事實證明,很多小孩無法被生出來,問題就是出在務實面,現在的生意人為了賺錢,看準了一般人只會生一胎,所以會非常的關愛,所以就會有什麼學很多跳舞、書法,音樂,樂文,心算,畫畫,才藝班…等,反正就是一堆燒錢的課程,讓你的小孩從小就很忙,我也不知道在忙啥,什麼長大會有用,這些東西最後不會有什麼用的,單純就是在燒錢,一般人要從20工作到65,從小你讓你的小孩很忙,這改不了長大後一樣要工作45年這件事。
這和做股票一樣,不同的公司你必需套不同的方式,要視自已的情況去規劃自已的未來,一般的情況並不一定是你的狀況,也許你的狀況更好或更差,很多事情都能被解決,但前提事你要先去把事情想清楚,了解這些問題後,可以找不同的對策去決解問題,想要生小孩 ,買房子,買車子,這些行不行?當然都行,只要想清楚後,做完規劃,分析一下未來也許會遇到的情況,問題都能被解決的,但怕的是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問題在哪,如果不喜歡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人,當然就是用簡化版的方法是最容易脫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