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er2654 wrote:台積電透過多種行動,將有能力吸收海外晶圓廠較高的成本,並且無論在何處營運,都持續作為最高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製造服務提供者。 台積電就是死不說海外廠的毛利或者成本影響,實在是很會。不過台積電不在海外建先進封裝產能,這代表HPC的先進製程,最後還要送回來台灣封裝,雖然說運費和飛行時間什麼的很少,可以不計,但也是多一道程序,工廠內部的排程也多了不少變數。
剛好看到的台G店附近..U2房地產影片換算每平方呎真的是便宜最近我這的公寓成交價一尺是387.5美金https://youtu.be/2gXsX7ykj9k很好奇半導體不是很耗電很耗水ARIZONA不是很乾燥嗎?也算是鳥不拉雞的小州聽台G員工說送出來的也沒打算幫他們辦綠卡是否出來前有簽競業條款合約沒到期前不能跳槽隨便跑?綁住在台G廠那兒都去不了ARIZONA好像也是攜槍州之一2所大學都是US NEWS百名外不能算好但也沒太差記住美國50州..一州有2個大學排名..排下來也有100所
kenny3333 wrote:我看不懂,是要反彈的意思嗎 詳圖解K線圖人人皆看得懂落後指標&無卵用 兼事後諸葛亮 & 馬後炮要怎麼解讀 K線圖這就要你自己問自己都不懂要教到會你需要重新學習起我沒在招收學徒我沒在授課我沒在替人解答疑難雜症我沒在帶風向球我沒在使用 猜猜看我更不是 假神童 & 真神棍你 還是靠自己吧!~~~[比較實在]你有沒有興趣不需要告訴我們你能不能撈到錢比較實在
若是如此,美國自然是大贏家; 從設計、製造設備、生產及程式均有壹席之地的唯壹國家。**「工商」基辛格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接受媒體訪問時指稱,過去50年時石油蘊藏地點定義了地緣政治,「但在未來50年,科技供應鏈所在及半導體生產地區則更為重要。」他認為在未來數十年,晶片的可取得性、貿易與投資將主導全球政治版圖的重整。**「自由」對於美歐日尋求晶片供應鏈自主化一事,季辛格重提,過去30年,美國及歐洲有80%的半導體,將8成產能移至亞洲。其中,全球大部分高端晶片產能集中在台灣,現在我們正在處理這個問題,但可能需要好幾十年才能解決。
Cavendish Lab wrote:希望不要跳槽到Intel,否則就是挖神山牆腳了。 這些去的都是建廠和維修人員,不會有先進製程的「開發」人員。跳槽不會有什麼影響,更不可能因此而有「Intel 因此而超車」的可能性出現。而且雙方的製程基礎本來就不一樣,調配的成份和工藝程序也完全不同,除非Intel 可原來一整組的人都資遣,不然去的人也還是要在Intel 的基礎上工作,原本的工序很難派上用場的。Intel 的問題,最基本的就是EUV 不足,目前都還只有個位數,要怎麼跟TSMC 的八九十台相比?所以先等Intel 買夠了 EUV 我們再來擔心吧。
喜歡批評台積的人不少,我每次看到業績發表,就不得不佩服。*****「經濟」台積電( 2330 )今(10)日公布2023年1月營收報告。2023年1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2,000億5,100萬元,較上月增加了3.9%,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6.2%。台積電1月營收首度超過2,000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業界預期,主要反映農曆年前備貨需求,至於後續急單效應在今年第2季才會浮現。
weber2654 wrote:基辛格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接受媒體訪問時指稱 好像已經沒人在意INTEL下單台積這件事了 大家都轉而注意巴爺爺又買了多少台積? 季辛格這位嘴砲王何時下台?越早對INTEL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