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這兩天趁著連假看房子,搬房子,從找房子,看房子,租房子,搬傢俱,整體舊的房子且交局,再整理新的房子…等,整整花了我兩天,這兩天a大就當著搬運工一天搬個四趟,還好東西沒有很多,從原五樓搬到另一邊的五樓,還好我體力還不錯,樓梯還很能爬,從原本五枰的套房升級到十枰的套房。

版友們:a大,你也太誇張了,不是號稱年收入一百多萬,不是在股市中贏了一些錢?為啥房子是五枰的套房變十枰,這也太可憐了吧,難道我精通了投資後,,也僅能住這樣的房子嗎?人生無望了。

a大:房子是我六~七年前就租的,那時存款不過60萬,年薪大概80~90萬,能租個7500元的套房算是很偷笑了,目前搬住10枰的房子,這是因為我覺得租太大的房子就不如用買的,但我又沒有很想住都市,所以先找個棲身之所,反正人若住慣了五枰的房子,一時間變10枰心理應該還會有一些幸福感,畢竟都加大一倍,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平常吃夜市牛排120元,忽然去吃個我家牛排,孫東寶,原燒,鬥牛式,你會覺得,哇!真好吃,但如果你一開始就吃慣了a5和牛,吃比較差的牛排無會覺得真難吃,覺得自已變可憐了,這是我給大家哈佛大學幸福學中所謂的幸福水平線,幸福水平線是可以被訓練的。


有一些年青人會問我說,如何賺大錢,如何脫貧…等,我只能說,如果你原本就在窮人的家庭,你很難脫貧,我也不是要打擊一些窮人的信心,以我個人的經歷,我認為出生在很窮的家庭,你要脫貧,真的是宛如登天,一般窮人要比別人多付出更多的努力及更多的代價才能脫貧,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觀點給大家,為什麼窮人脫貧很難,試想你出在一個窮的家庭,你無法接受好的教育,你身邊的人也無法教你正確的投資,理財的觀念,而且如果你很窮,當你出社會賺到錢,很多的錢是要拿回原本的家庭中,再加上沒有理財的觀念,掉進社會的陷阱中,更讓你一輩子脫離不了貧窮,所以窮困的人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及犧牲更多的事,你才有更法脫貧。

我最常聽到年青人和和我說,怎麼可能,就是沒辨法啊,就是沒有啊,就是不行啊…等,我說~~當你的思維進入窮人模式後,你真的就一輩子僅能當窮人了,因為你覺得你什麼都辨不到,你什麼都不想犧牲,對於窮人,我僅能和他們說,你要先想辨法存到第一桶金,這第一桶金你也許要做出很多的取捨,做出很多的犧牲你才有辨法得到,我聽常聽到年青人和我說,薪水就是一點點,每個月花一點就沒有了,怎麼存得到錢,但我看他手機都是拿蘋果,拿三星最新旗艦機,上網1099吃到飽,會到華納威秀看電影,會去吃a5和牛,會去買很貴的衣服,鞋子…等,我懂這些人因為工作辛苦,所以想透過這一些慰勞自已,但你愈是這樣做,你一輩子就是和貧窮脫離不了關係。

為什麼脫貧很困難?因為存錢太辛苦,花錢太容易,真的辛辛苦苦存到錢的人,也很容易在理財及投資上失利,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投資及理財的知識及常識,對於從貧困的家庭脫貧,我個人是有經驗,我也可以給出正確的脫貧流程,只是過程真的是太苦了,我想沒有多少窮人能去貫徹,但不論如何,窮人們也是能到一個機會,了解脫貧流程,最終會如何,就看自已的造化了

1、找到一份工作,努力的工作,在工作上取得更多的專業,如果幾年後這個工作沒有讓你學習及成長的機會,請勇於換工作,追求較高的薪資收入

2、避免一些物質慾望,不要追求流行,名牌,潮流,每個月不要有過多不避要的支出,如卡債,電信上網,最新型手機,吃的一切從簡,運動就到公園或到山上爬山,一些沒有必要的支出全部都要避免。

3、如果家裡有一些長輩有惡習,要盡量透過收集一些資訊讓他們不要再被騙,例如樂透,刮刮樂,六合彩…等,因為很多窮人都會上這種當,當你家庭中有一些財務漏洞時,這會影響到你存錢的速度,你要相信一件事,沒有人會願意把辛苦賺的錢送人,會把錢送人的人,都以為自已能賺錢,當了解樂透、六合彩是100賭50元,是做公益,再蠢的人也不會再去送錢,要做公益可以,但不要以為自已在賭,因為真的就是送錢不是在賭。

4、到圖書館或上網充實一些投資的知識,在投資知識還沒有很上手前,不要輕易投資,平常要多對理財多研究一點,但如台幣定存,美金定存,台幣活存優存,美金優存,這些理財的方法很簡單,單純的就是一板一眼,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知識,得到的報酬率也許僅能抗通澎,但至少錢存得下來,最終還是得靠投資得到較大的報酬。

5、當你存到第一桶金後,也許是六年,十年後,這時你的工作技能可以得到較高的薪水,你的投資知識及常識也在這六~十年中得到了充實,很多人以為投資股票是賭,我真心的告訴你,投資股票絕對不是賭,投資股市和運動,知識一樣,都能被訓練,如果一般人和一個數學教授比數學,不用比你都會知道結果,一個平常人和麥可喬丹打籃球,最終的結果,你應該也會知道,很多新手進到股市中,想和專業的外資群,專職投資人,投信…等比,結果大家應該也會知道會是如何,這沒有什麼好驚訝的,也沒有什麼運氣好或不好,單純就是專業的和不專業的區別,一般人和麥可喬丹打籃球,也許一百球,一仟球你不小心屎到一球,但長期打下來,麥可喬丹能電爆你,你也不可能天天賽到,說到這,我和大家說麥可喬丹打籃球能電爆你,這時你深相不疑,你也不會蠢到和麥可喬丹打籃球並且下賭注,但你卻會蠢到和專業的外資群,投信,專職投資人比投資,如果你不努力充實自已的投資知識,賠錢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6、有一些人拿到第一桶金後會選擇透過借貸去炒房,當包租公…等,這不在我的專業範圍,這也是一項脫貧的辨法,但總歸一句話,你要先有辨法存到第一桶金,然後去學習專業的投資股市,房市的技巧,這世界上會有窮人及有錢人,是因為金錢遊戲,一般來說,錢僅僅是勞力扺用券,你幫我做事,我幫你做事,最終很多人透過貨幣政策,透過需求,透過種種的方法,最終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勞力就能得到大量的勞力扺用券,當有人能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大量勞力扺用券時,這時你的勞力當然就會變得愈來愈不值錢,而且被壓搾的更厲害,既然一些的根源是錢,那就僅能用錢去破解。

7、在年紀30~40前,不要去買房子,車子或生兒子,這三樣東西會吸光你所有薪資得到的錢。


來在這,我僅能教你5這項,剩下的就要你自已去努力了,如果你要愈快得到財富及脫貧,這時要嘛你就冒大一點的風險,要嘛就是學習到更專業的知識,例如,很多人愛開快車,但是自已開車技術普普,開快車也許會讓你快一點到目地的,也有可能很快讓你去見上帝,但如果你是專業的賽車手,你開快一點,不一定是有比較大的風險,又能比較快到目地的,但~~要成為專業的賽車手前,你還是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及努力去練習的。

有錢,不在你賺多少錢
而在你省下多少錢
以前,我們全家也租房子
透天整棟連地下室車位
才9000塊
冬天冷死了,漏水,颱風來更可怕
這時候我先生都已經46歲了,他都已經工作20年以上了
就是這樣一路省過來
我一點也不奇怪a大租房子的事
Acer_kewei wrote:
這兩天趁著連假看房子...(恕刪)
杜甫說:安得廣廈千萬間,盡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我覺得A大這二年在做的就是這種恢弘之志,良善之事。

讓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有投資的方向與方法可以遵循,逐步的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踏上正確的投資道路。

最後終能在資本主義的洪流中,找到翻身之路,或是跳脫無止盡的被剝削的循環。

如此大功德之事,最終會善報到A大的身上的,一切且待今日與來日。

祝福此樓的諸位同好一切順利,祝福A大2019年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對於年輕人來說, 還有一個很嚴重的陷阱, 那就是分期付款
買房子分期付款, 買車子分期付款, 買家具分期付款, 買精品刷卡, 然後分期付款
這都是在燃燒未來, 透支生命
買不起LV, NIKE也可以背
買不起雙B, 光陽/三陽也可以騎
買不起房子,也可以暫時租房子
何必要分期付款, 而且分期付款中有很多陷阱
A大說的沒錯 窮人確實很難翻身 這在窮忙 我們這樣的世代書裡面也有提到 窮人翻身需要花上更多力氣更多良好條件才有可能
若被問到都這年紀了,怎不結婚不買房和車不生小孩時,你們都怎麼應對呢,職場上大部份人都會借貸去組織家庭,單身的就會被當成異類看待。
shiori7071 wrote:
若被問到都這年紀了...(恕刪)


我觀察我附近的 有錢人和窮人的差距,

有錢人是朝著有錢的方向走。。。。 窮人是朝著沒錢的方向走。 窮人一旦,朝著沒錢的方向走,想回頭,就很難,有錢人一開始是搭摩托車,汽車,因為觀念正確,後來是飛機,窮人一開始可能有機車,但觀念錯誤,丟掉機車,用腳走路。

1. 有錢人的時間是超過一代的

我認識的有錢人 有一代致富的,但是也有四五代 累積財富的,但整體而言,有錢人的時間觀點比窮人還長,他們看的是未來,窮人只看到自己這一代。 所以窮人的所作所為只是累積他們個人的財富。

2. 娶對老婆

娶 一個願意跟你同甘共苦打拼的老婆會幫你省下一半的力量, 增強你賺錢的力量 ,我朋友就是這樣 ,在短短20年, 買到一棟豪宅一個公寓出租 ,兩個孩子都讀頂大 ,每年出國, 他們的 家庭 收入不是很高,可是他們的生活品質,生命的豐富多元,比不少人高。 人的興趣是隨著年紀增減的, 30歲如果沒有做30歲的事情,到50歲你也不會想做了。
他們打算年紀大了就搬回小公寓, 大房子就給孩子,或是出租,或者將來賣出去當退休金。

3. 教育教育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還有一點,透過好的教育,你認識的另一半,才有好的程度,家庭素質高,生活品質優,也能教育下一代。賺錢的力量就會增強。 而專業的精進才是 一般人 收入的 最大來源,教育可以幫助你專業的經進。


4. 遵守法律, 保養身體

只要一個訴訟,很可能耗費你半生努力,累積的財富。 平日要健身,注意營養。


講個例子, 我同學是一級貧戶, 當初因為女朋友想要出國,所以他娶了女友,借錢出國,本來打算讀完碩士,就回國。但是太太說,既然都已經來到國外,就把博士讀完,真的是聽某嘴大富貴。 他在短短一年之內找到 獎學金, 讀完博士,回國後擔任 教授,現在孩子也都送到國外去讀書。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 他沒有因為貧困,認為自己做不到,勇於去面對挑戰,才有這樣的機會。

一般人在這種狀況下,應該會先跟想出國的女朋友,分道揚鑣吧, 但是女朋友成為他奮鬥的動機 和動力


2018年結束了,很多專職投資人會貼上自已的對帳單,然後說自已賺了多少的錢,然後分享很小一部份的心得,但這些心得對於一般人來說完全是沒有用的,因為一般人和專職投資人的差距太大了,很多專業知識及付出的時間,心力都差很多。其實專職投資人說穿了就是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很多金融商品,金融工具,透過不平的金融商品及工具賺錢,我說過,所有的金融商品都有其作用,很多新手完全不了解就去碰某一些金融商品,最終的下場當然會很慘。


大部份的金融商品有有其優缺點,如果真的對其了解,要贏錢真的也不難,這些金融商品中,雖然有不少高手,但也有很多菜鳥,記得我說的嗎?股市中是人和人之間的對戰,只要有弱者的地方,某地方要贏錢就不難,很多新人愛玩選擇權,但是都是all in單下某一個價位,其實選擇權就不是給你這樣操作的,你硬要這樣操作,時間一久當然很容易出局,一般專業的法人,選擇權都是避險用的,在不確定性很大時會買一些選擇權,或是為了和期貨去套利,用少少的錢就能去保護手上的現股,期貨的道理也是一樣,因為股市會波動,如果你手上一大堆現股,現股買或賣的成本太高,所以就用期貨去避險或套利。

專業的投資人什麼都會做,不論是現股,期貨,選擇權,借券賣出,黃金,大豆,石油…等,反正只要是金融商品他們都會做,但前題是他們要熟練這商品,當你有本事掌握愈多不同的金融商品,金融工具,你的操作愈安全,很多菜鳥單純就是為了放大槓桿去買選擇權,去買期貨,只要指數一波動,立馬就gg,專職投資人一般來說是全心全力投資,全程盯著盤,目前政府有把當沖稅減半,所以很多專職的人都愛玩當沖,因為成本低,有利可圖,這就造成一些專職投資人的對帳單每個月都幾億,幾十億的成交量,他們要的平均獲利,最高最低點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他們有的就是看盤中的感覺,盤勢,透過資金配置平均得到獲利,這做法其實就是類及我們做中長期的資金配置一樣的道理,只是他們切的更細,時間更短,他們在市場中太久了,實戰太多次了,深知一般人的人性弱點,追漲殺跌,他們會點火,他會助跌,他們會做多,他們會做空,只要平均是賺錢的,他們就成功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和大家說,完全不做功課且愛all in的人弱點很大,因為股價漲或跌對專業的人一點都沒有關係,他們能追高,也能殺低,最終收在幾元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對於沒有做功課且all in的人,每天的股價收盤價對他來說都是很大的折磨。


那要玩贏專職投資人、外資群,法人難不難?說穿了就不難,但你要先了解他們的模式,他們的行為,股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戰,如果你完全不去了解別人怎麼做,你要怎麼想對策去打敗他們,知道他們的行為後,你可以了解,他們的行為僅能影響很短時間的波動,如果你沒有三兩三,你就不要在短時間內和他們對決,因為他們一天成交幾千萬,幾億,幾十億,幾百億,一天能可以做十次,二十次,五十次,甚至一百次的修正,你開盤買,收盤賣或開盤賣,收盤買,這一天的買或賣怎麼和一天一百次一邊買一邊修正比,在短線上打不贏,就把時間拉長,價格和價值會往同一個方向走,有時價格超前,有時價值超前,但最終兩者會往同一個方向前進,這時就需要基本面來幫助你了解價值會往哪兒走,你僅需要在未來的某一個價格上伏擊即可,我舉例,如果基本面告訴你這公司值20元,短線客、法人,外資群一天在價格上一直買或賣造成價值失真,這時你也不一定需要跟進,也沒有必要去硬碰硬,你只需要在法人們某一天規則的作價時伏擊即可,因為短線客他不在乎價值,在他們眼中僅有平均獲利,只要氣勢對,局勢對,價值20元,就算22,25他們都敢追,他們需要的是一百次中的交易平均是賺錢即可,所以觀察的愈徹底,很容易在低點及高點伏擊到他們,當你對他們的行為愈了解,伏擊的頻率就會愈高,時間一久,這些人就會發覺在該檔股票很難贏,因為常常被伏擊。



下圖是價格對價值的走勢,可以看得出價值會很平穩的向上或向上,試想,公司每一個月,每一季,每一年賺到的錢或賠的錢,是不是很穩定,所以假設公司每一個月,每一季,每一年都穩定的賺錢,那價值走勢勢必會是逐步向上,但價格由人與人之間一買一賣所組成,不論是籌碼面,消息面,技術面,心理面…等,如果你透過基本面看出價值走勢,在中長期走勢中,你隨便都能找到一個點伏擊,機會非常的多。




這也是一般獨立贏家慣用的伏擊方式,說起來很簡單,但首先你要先看出價值,決定價值的因素是基本面及公司未來的展望,光是第一步很多投資人就辨不到了,如果你連最基本的價值都判斷不出來,一般公司的價值走勢也不一定百分之一百是向上,也有可以是像下圖第一張圖,一般來說若把時間拉長30年,50年,最常出的是下面第二張圖, 沒有基本面功力的人,在第一步就無法找出基準點了,如果基準點怎麼走或在哪都不知道,那要在哪個點伏擊敵人,我舉例,一開始價值20元,結果公司經營的不好,競爭力下降,每一季都賠1元,結果對不懂基本面的人,一直妄想在25元想去伏擊敵人,等到死都不到。







所以我一直認為基本面是最重要的,這讓你對價值定出一個基準點,有了這個基準點後,價格波動時要伏擊就顯得相當的容易,只要透過資金配置,觀察一下籌碼面,坊間的技術分析,控制好自已的心理面,就算錯過一次機會,下一次機會也很容易出現,透過基本面延著價值基準線佈局,然後在價格波動處伏擊敵人。


有一些人不相信基本面,行不行?當然行,一些小型股,投機股,妖股,用籌碼可以輕易的去圖自已愛的技術線,透過資金配置修理一些裡面的新手,一般來說,為什麼專職投資人、主力、投信都愛在小型股中活動,原因就是漲跌幅大,一般弱弱新手又貪心,想要大大的漲幅,這些專職投資人、主力,投信在這些小型股,投機股,妖股…等,賺都賺不完,因為太多弱者去送死,如果來到大型權值股中,很多專業的外資群,法人,而且股價不容被控制,這時基本面就非常的重要,因為股價不是某一個人說的算,所有的外資群都會依基本面的價值在上下去操作,所以時間一久後,股價就容易隨著價值上下走動,很多新手不懂得要依不同的情況去套用不同的方法,一直覺得基本面沒有用,因為他們都在小型股,投機股,妖股,主力股,這些個股基本面當然沒有用,因為少數人就能控制股價走勢,誰和你看基本面,主力在裡面只要透過釣魚,透過一般人的人性弱點就能賺飽飽,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小型股或投機股的原因之一,。
A大,我怕那一天您會被人作掉,因為您知道的太多了;好文章,推一個.
Acer_kewei wrote:
2018年結束了,...(恕刪)

想趁年底問看看A大對於「成長股」有何看法?以前有無類似嘗試?

市場上確實有部分贏家是靠買成長股致富的,例如寶雅、儒鴻、巨大、豐泰等,獲利有時達數倍有餘,當然成長股只要成長率不如預期,股價腰斬是相當容易的。

而且部分股票淨值低、股本小,若以眼光費的角度視之,恐怕就不太適合買。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