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KSPP16888 wrote:
股價回到面額十元,總市值剩15.29億,若當一家新創公司,值得投資嗎?
再一次回答你,
一家新創公司值不值得投資不是看他有多少資產、有多少現金,
而是要看他有沒有未來。
撇開他是 KY,去年營收 -40 -50%,到目前還看不到起色,
除非他的未來有什麼大利多,營收有可能大幅成長之類,不然不值得投資,
我用的是投資,不是投機賺差價。
版大可能覺得他是 KY 所以股價被低估,並不全然是 KY 的原因,
你可以參考 中租-KY、美食-KY 並沒有特別被低估,
尤其是 中租-KY 持續創高。
寶成在去年疫情確實很慘,但你看去年 Q3 Q4 已經快回到過去的水準,
去年 Q3 eps 1.13,可能 Q4 也不會太差,
在看安踏去年營收 +4x% 股價能不漲嗎,
反觀勝悅納悶發生了什麼事,怎營收還是在谷底?
勝悅的現金確實很高,維持了幾年在高檔,
如果說這幾年拿去買 0050 先不說賺差價,至少配息也能彌補不少虧損,
更另人納悶他持有這麼多現金,是打什麼主意,
有句話現金為王,是指在適當的時機能轉換成現金流,
放著生蟲的現金意義小很多。
到打票面保衛戰這個階段,砍跟不砍都是二難,
小弟舉我自已投資三年多的一檔太陽能元晶,
對於他的轉型新廠以及政策利多很有信心,
結果從被減資成本拉高到 10 多元,一路跌到 5 元,
失去冷靜一路攤平,攤平攤了幾百張...Orz...
好不容易回彈到 8 元,在想要不要趁虧損縮小全數殺出,
正猶豫沒想到一路噴出,最高賣在 3x 元出清。
這次是硬凹到走屎運的例子,
如果沒有莫名其妙的大漲,現在可能還卡一筆資金在上面,
大家都在談的機會成本,股價、機會成本二邊都大虧,
現在事後回想應該在新廠效益沒出來,加上當時跟大陸競爭激烈的時後,
趁虧損還不嚴重出清換股操作,
如果版大要跟勝悅撐下去,也祝福你會等到他噴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