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eman wrote:其實淨值八成還算好...(恕刪) 市場目前看的就是淨值及現金殖利率,你說的應該是裕隆,以裕隆獲利能力及每年發的現金股利來看,是有可能被教訓到0.44倍,之前跌那一大段,我猜有可能和嚴先生生病有關,當去世後,利空出盡。目前電子代工五哥中廣達離淨值非常的遠,原因就是廣達目前可以創造出來的現金殖利率有6.x%,如果跌到淨值,現金殖利率10.x%,應該會有一狗票的人去搶買,尤其是廣達近一二十年現金股利是發的很穩的。#####################################################Bob Dylan=>Acer_kewei wrote:亞泥沒有被殺的很慘...(恕刪)亞泥公布107年11月營收76.26億,年增14.87%ans:以台泥的營收來看,亞泥這樣的營收算是不錯,台泥動作頻頻,借一大堆錢,發行了特別股,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發行海外公司債,營收增幅就是這樣,相對亞泥不需要負擔太多的財務成本,在貿易戰下,是比台泥更穩,如果貿易戰惡化,全球景氣降溫,台泥擴大發展,如果營收增長不順,額外的財務成本是會造成獲利下降。
韓森man wrote:你說的我都懂我只是...(恕刪) 我懂你的感受與懷疑, 我也問過宏碁今年初25~28之後,外資還是買好幾w張,我也懷疑有別的利多我們不知道,但事實就向a大分析的一樣。我自己覺得站不夠高,看不夠多。即使站在巨人肩膀上,還是有懷疑。所以還在學......
韓森man wrote:你說的我都懂我只是...(恕刪) 其實股市中阿瓜很多,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去看法說會,看比較七季財報,比較營收,會去注意公司子公司獲利的情況,也不會去看業外收入如1、其它收入,2、業外匯損,3、財務體質,如果只是看短線股價變化,你看不出所以然,還記得嗎?我和你說過,短線股價變化不一定會完全依基本面而走,而是會依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心理面,投資前如果你每一季都會去看法說會,都會詳細的看每一季的財報,短線別人賣的太低,就是你賺錢的機會,很多散戶想玩短線,但一不懂基本面,二不懂籌碼面,三不懂消息面,四不懂技術面,五不懂心理面,六沒做資金配置,這樣的人如何去玩短線,一看到短線有阿瓜賣在30.75你就覺得有什麼你沒有注意到的事,那你要先問你自已,以下的功課你確實都做了嗎?如果還沒有趕快去做,如果做了而且研究的夠濚,你才是準則,別人就是阿瓜。我說過,前幾年在宏碁短線一直在贏,這一兩年宏碁中線也贏,理由就是以下的功課我做的非常的深,當初股價不漲我不擔心,阿酸說什麼我也不在乎,我確信我該做的功課都做了,而且一定是法人等級的,大型權值股由很多人組成,以宏碁為例,有三十幾萬個股東,扣除法人外,還是有三十幾萬的股東,那些小股東們做的功課我有深嗎?我不相信每一個散戶都能做這麼深的功課,所以在宏碁不是別人告訴我該怎麼走,股價多少是合理,股價一時怎麼跌,或怎麼不漲我也不怕,就算借券賣出餘額有三十萬張,我也確信我勝算比較大,所有的信心來自以下的功課,股市比的是資訊戰,看到股票不漲或跌了就懷疑自已或懷疑公司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這都是對公司研究不夠徹底的原因,我常說,股市比較特別,每五秒會有人和你報一次價,每一次股價的波動你就會懷疑自已所做的決定,這也是我常說的自我心理面,人的思緒每秒萬千,如何克服自我心理,就是要修練,以基本面、產業面為底,以時間為輔,最終這些因素就是你打敗別人的關鍵。台泥第三季法說會書面資料台泥第三季法說會影片亞泥第三季法說會書面資料亞泥基本面各項分析網址_歷年財報
Acer_kewei wrote:其實股市中阿瓜很多...(恕刪) 曾經有個人跟我說過,水泥這行業是屬於「特別許可權」他的觀點是以後水泥牌照可能會越來越難申請,越難有新的公司出現。我覺得說的有些道理,他的觀點是,等牌照越來越少,競爭下來,大公司可能合併小的公司,最後變成幾家承包整個水泥產業,所有價值應該是會越來越高的(這也是有可能的)。畢竟礦業這資源也不是取之不盡的,這時可能會有些人有疑問,照這邏輯,產業不就是以後可能變夕陽產業了嗎?我目前的方針,是亞泥、台泥交叉持股,當定存股,每下跌到我心裡價我就加碼一張。可能有人會笑,定存水泥,瘋了!?但我的策略是一次只加碼一張(我不是all in)...畢竟我也不是家財萬貫,我取的是長期平均值,只要他每年都能給我穩定的息跟股就可以。像這次我也有申購100%中籤率的台泥乙特,為什麼呢。因為我打算兩三年內不賣出啊QQ金融的定存我也是用這套方法存,每次到心中價格區就1張股市是個修羅場,我只能想到這樣,讓自己不會傷太重QQ
Acer_kewei wrote:就算借券賣出餘額有三十萬張 ..(恕刪) 真的, 親身體驗在acer,第一次看到卷空這麼多張,被尬到外太空,14->33,永遠忘不了,卷補把滿倉的我們推高高…………我想版主 A 大的分享心得主旨如下:「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不是報名牌的我們曾恭逢其盛,但也真的抱了快8個月,別人在飆,我們在跌,別人不動,我們不亂動,真的是磨心。大家都說自己不炒短,但一跌,帳面是綠的,從淺綠到深綠,才知底蘊如何,規劃如何?A大公開分享這麼多,不認同,笑笑,點回上一页 離開,若,要跟進,千萬要想好,最後,別又說,都是 they 的錯。
A 大您好:從您所列的台灣50EXCEL表格中,以您評估亞泥的方式,在下試著學習一番,發現寶成跟亞泥有些共同點,如下:(1)同於台灣50成份股。(2)股價趨近淨值。(3)連續3年賺4元,配2元,配息穩定,每年也有6.5%的殖利率。(4)製鞋分布東協,貿易戰影響小。(5)底下的子公司寶勝,擴產通路,提高毛利與未來成長性。(6)股價跌破10年線33元。(7)公司名下資產雄厚,轉投資的南山人壽也是未來潛力股。請問A大,寶成是否符合A大選擇大型權值股的要求,是否值得分散投資呢? 還是建議集中資金,分批佈局亞泥呢?
stanley5000 wrote:A 大您好: 從您...(恕刪) 我記得寶成以前有看過別人分享過。產業是正在日漸漸衰退。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沒比較深入的研究。如果是,應該是眼光費已被拿走了。所有股價近年才一直衰退,有沒有轉型就不知道了。
今天在看自已以前寫的文章時,整理了一下股市知識、常識的參考書,籌碼面查尋網址,一些之前的投資sop及心法,一些舊的文章,我常常會去看自已寫出來的文章,刷新一下自已的記憶,這裡很多版友都是看了我兩年的文章,很習慣我把所有的事一起講,股市中原本就是不同的面項所組成的,單單看基本面,籌碼面,資金配置,風險管理,技術面,自我心理面,法人心理面…等,你會無法融會貫通,但還是會有一些新手的加入,未來如果我體力夠,我會把所有的面項拆開來,未來想加強某一類的知識的人自已去那一篇看,這一篇就統一講實戰篇,所有的股市理論,不論你說自已有多了解各面項,只要一實戰起來你不會賺錢,那就是有某一面項發生問題了,只要我們可以持續的賺錢,這樣實戰的文章就是成功的。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論與不論,如何永遠在股市不敗篇)ps: 我都還沒有發上面這篇的連結給大家,為啥就已經有一大堆人去留言了~你們的速度對太快了吧(都已經留言到第三頁了,而且已經有25個人按5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