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8

慘 ! 阿川當選 , A股下屎了 ! 是A股嚇死了 !

lsd193anthon wrote:
蘋果已經決定將最新的mac book pro...(恕刪)
WSJ首先報導(就是川習會前發假新聞的那家)
蘋果決定移產新的mac pro(不是macbook pro)擬廣達接單
路透評論轉載新聞時說明,廣達沒有回應路透的評論請求,
同時也評論這新聞跟上週日經新聞的報導
"蘋果要求其主要供應商評估其產能轉移到東南亞及..."

so原諒我的搜尋能力
不確定新mac pro在廣達那生產?為何不回應?
不知道廣達考察東南亞的情況?
不知道那位業內專家說會在台生產?
不知道庫克跟川普有沒有喬好?
但確定APPLE承受不了25%的關稅。

分析事情要理性邏輯,說慘也不會改變現實,畢竟決定權不在你我。
美國公布特別301報告 台灣未列其中 2019/04/26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25日專電)
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天公布特別301報告,將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列為優先觀察名單,指控這些國家對智慧財產權保障不力。台灣不在優先觀察名單或觀察名單中。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天公布特別301報告,包括阿爾及利亞、阿根廷、智利、中國、印度、印尼、科威特、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烏克蘭、委內瑞拉等11國被列為優先觀察名單。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多明尼加、希臘、泰國、越南等25國被列為觀察名單。台灣則未列名。

報告特別提到,包括台灣與歐盟在內的貿易夥伴近來致力強化商業秘密保護,但包括台灣、秘魯、阿根廷等經濟體並未有效將電影院內未經授權側錄視為刑事犯罪。不過報告也指出,台灣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公告闡明,著作權法不僅禁止點對點侵權,也禁止透過各種科技形式公開傳播或複製的侵權行為。

美國貿易代表署指出,未來幾週將針對長期列入優先觀察名單國家進行審查,對於未能解決問題的國家也會採取「適當行動」,包括依301條款制裁,或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或其他貿易協定爭端解決程序採取行動,以打擊不公平貿易行為,並確保貿易夥伴遵守國際承諾。

這份報告在談及中國時表示,中國持續被列入優先觀察名單,也同樣列名在「306條款監督國家」。報告指出,將中國列入優先觀察名單反映中國迫切需要進行基本的結構性改革,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與執法,包括商業秘密竊取、網路盜版猖獗、假貨充斥甚至出口、以及製藥創新障礙。

這是中國連續第15年列入優先觀察名單。名列「306條款監督國家」則意味美國將實施貿易報復的「最後通牒」。

美國貿易代表署在聲明中表示,大量盜版與商標仿冒損害美國經濟,估計約2.5%、總值約5000億美元的全球進口商品是假冒與盜版商品。

今年特別301報告除了持續關注網路盜版猖獗外,也關切新興盜版模式對合法音樂、電影與電視網路市場造成的重大損失,期望商務電子平台改善系統與所有權人合作,減少平台上假冒與盜版商品流傳。
collapsecp wrote:
so原諒我的搜尋能力
不確定新mac pro在廣達那生產?




Apple bringing new Mac Pro assembly to China instead of U.S.: report

By Staff The Associated Press June 28, 2019 2:46 pm

SAN FRANCISCO – Apple will manufacture its new Mac Pro computer in China, shifting away from a U.S. assembly line it had been using for that product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a report published Friday.


The company intends to assemble the new Mac Pro in a factory near Shanghai, according t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hich cited unidentified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plan.

;--------------------------------------------------

另外我蠻好奇的一點,你說那些電子大廠老董(台達電海英俊.廣達林百里)他們預測景氣都不准,既然握有如此多資源的產業行家都不准了,你是如何有自信的認為自己判斷一定準?(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表示電子業產品週期以及產業政策變化快速不是嗎?)


台灣真的要的只是筆電生產嗎?產業轉型才是當務之急.

collapsecp wrote:
講到重開談判及每個月接受監督後,一堆人嗨起人說習大大認輸了,
其實還不是那樣,談判後又反悔,簽定的條約當無效歷史文件多了,
改個口算什麼,反正四年後又會換位新總統,是吧~


還不知道誰輸 以目前來說 美國是小輸 習一開始放話的 全拿 但該買的 還是買(錢能解決的就給錢)
談判又回到5月底 但2xxxe還是開徵(5月底前沒徵)

美國 接下來要看 其國內選舉 那才是未來的重點
其次 是伊朗 打不打 看川普的智慧
要是真打算徹軍 1中東 2歐 3亞 是不是這樣 就有待觀察 因為太多錢花在駐軍上 以其國力不可能一直這樣幹

中國的問題是要快速找到 經濟增長、轉型的方案 所以 之前就開始把台灣的中低端製造踢出去(出去的 就是往東南亞走)
這次 利用貿易戰 開放市場及專利 是為了引進未來一流國際企業再次進入其市場 跟其本土產業pk(先看特斯拉)
至於會不會故事怎麼發展 還是搬張椅子坐著看


註:應該不會用華為 換 北韓一見??? 這二件事太剛好 也剛好符合柯p的沙魚理論(新的新聞去蓋掉舊的新聞)

非大赦華為!白宮顧問曝這類產品獲解禁
美國總統川普在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後,宣布將解除華為禁令,准許在不危害國家安全情況下,讓美企銷售產品給華為,白宮經濟顧問澄清此舉並非「大赦」華為,透露商務部將以額外發放許可證的方式讓企業供貨
慢火奶茶 wrote:
還不知道誰輸 以目前來說 美國是小輸 習一開始放話的 全拿 但該買的 還是買(錢能解決的就給錢)

美國小輸? 習近平全拿?



全拿什麼? 你自己轉貼的三項訴求,美國只給了一項:放生華為

其他兩項:撤除關稅,不再要求中國購買夠多美國產品,
美國有給嗎?


姑且不論你轉貼的內容是否屬實,是否具有公信力.
明明就只拿到一項,你在這裡卻說 "全拿"?


怎麼你看新聞只擷取你想要的內容,
美國不給的項目,你假裝看不到?

怎麼川習會之前,習近平大讓步的內容:
你都視而不見?




智慧財產權保護寫入法律,
放寬各行業准入限制,不以強制技術轉移為前提,

這是過去一年中國拒絕妥協,以及美國非要拿到的項目.






G20前,中美兩國都在放話,提出一大堆條件
樓上不能拿這個論成敗,而是往前看
對了,你又要說習近平開放的措施,本來就要施行,
所以根本不是讓步.



美國總統都不知道中國本來就要施行美國要求的改革,
貿易代表,財政部長接受美國各大媒體採訪內容,
也都一次次強調"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ft"必須要解決.

你卻說中國本來就要施行美國所要求的改革,卻不告訴美國.

中國故意使美國過去一年一次次對中國加稅,
中國被打得遍體麟傷,還派國務院副總理去美國遞交讓步清單,
在世人面前顏面盡失,灰頭土臉.

美國總統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


問你依據何在,你轉貼了這個自由時報的新聞,不知所云.

請你開釋一下,下文哪裡看得到中國原本就要實施習近平上周公告的五項措施?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807056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近期再度升溫,外界也紛紛揣測雙方談判最後破局的關鍵原因,有外媒報導,由於美方希望在貿易談判中,提出了中國「全面開放網路」等要求,可能衝擊中國政局的穩定性,因此導致談判破局。

《南華早報》報導,對於雙方破局的關鍵因素,報導引述2位中方消息人士,美中在北京進行的談判時,後期美方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部分要求甚至會直接影響中國政治及社會穩定。「真正原因是美國不斷改變他們的要求」,且其中的許多要求是中國無法承諾的,而美方後來卻反過頭來批評中國改變協議內容。

消息人士也透露,美方所提出的要求,包含「全面開放網路」,並鬆綁對於外國雲端企業必須將資料存放在中國的規定。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只能同意開放部分領域,但全面開放網路是不可能的。」

除了全面開放網路外,美國也要求中國進口美國商品的金額,每年必須額外增加1000億美元,消息人士也表示「這很難立即達成」,因為美方仍限制對於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因此中國除了透過農產品及液化天然氣等產品,並沒有太多選項能夠增加對美國的進口。

此外,針對匯率操縱,中國雖然承諾不會透過貨幣貶值來增加出口競爭力,但仍希望維持貨幣政策的彈性和控制力,來穩定金融體系,但因為美方要求一套更難有人為介入的貨幣體系,因此雙方也無法達成共識。

報導也透露,美方也要求一套針對中國是否遵守協議的監督機制,包含可能透過加徵關稅作為懲罰,而其中也涉及需要修改中國法律條文,中方消息人士表示,中方對此「無法接受」,因為美國「缺乏對北京的信任」,並認為美方必須了解中國需要時間來實行這些改變,但美方執意要求馬上改變,雙方談判則難以繼續下去。

南華早報也報導雙方談判的過程,當時中國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財長努勤及貿易代表萊席爾進行談判時,雙方一度要求團隊離開,僅他們3人和1名翻譯進入小房間進行1小時的談判。有消息人士表示,雙方在談判後並未透露內容,但言詞明顯更趨嚴厲。

就在雙方談判不歡而散後5天,川普就在推特宣布要將中國2000億商品的關稅提高到25%,雙方衝突便因此升級。

報導也引述消息人士,習近平後來在5月13日,與中國24位政治局常委開會時,表達他對這次談判的看法,政治局也壓倒性的定調:這次美國對於中國的要求已經太超過了。
慢火奶茶 wrote:
美國 接下來要看 其國內選舉 那才是未來的重點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黨鞭舒默說:

“美國行政部門採取行動,阻止中國政府控制和支持的公司獲取電信設備,像是華為。我堅決支持這些舉措。正如我們國防、執法和情報官員公開作證時說的那樣,華為和其他中國電信公司對美國的安全構成了國家安全威脅。”

“現在無論是商界、勞工、美國公普通民眾、民主黨人、共和黨人,每一個人都同意中國占了美國的便宜。”

放軟的能選上?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us-senate-huawei-ban-restrictions-ease-20190521/4927626.html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8601342
Katong wrote:
全拿什麼? 你自己轉貼的三項訴求,美國只給了一項:放生華為
其他兩項:撤除關稅,不再要求中國購買夠多美國產品,
美國有給嗎?


1 美放話的
已談完90% g20會有結果
2 中放話的
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官員消息指,習近平計畫向川普提出3大條件,包括撤銷華為禁令及移除所有懲罰性關稅,也別再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的商品。

6/29 g2的結果? 是中有讓步 還是 美有讓步 這就是我說的小輸
美放話的的90%結果 跟5月一樣沒加、沒減 算是進/退/止步???
中放話的那三項原本就不可能會全數給 要是全數給 美中還談什麼?? 雙方的
實力也沒差這麼大(單方說的算)

而且 中也拿到了三項中的二項 撤銷華為禁令、不談再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的
商品(削減2000億美元貿易順差。今年6月開始,一年內削減1000億美元貿易
順差,並在隨後一年內繼續削減1000億美元; 大豆不在這因為之後就買 後來
談崩 中國就停止買 這次6月底又買 不是那個所謂多買) 不是你說的只有一項
而且對於港、台 川普還是說了一樣的話 一個中國的原則 沒有新的 不是嗎?

而之前cnbc的預期 abc 我說 d 我預期雙方都不談/不讓 再一直耗下去
結果 是雙方只對 3000e停徵 還多了個放華為、美方也沒提多買 所以我認為全拿
至於你的觀點
前面 我也說了 只要不罵人 網路上講什麼都可以 所以 我尊重你的觀點

其次 之前自由寫的 那個是對5月中左右 談崩中國的理由
文章簡單說 美中談判 錢/貿易可以談 主權沒得談
取自由的原因 只是你可能會看 要是我又拿其他的 也許你又說是紅的、黑的 什麼的
也就是要跟你說的這段
Katong wrote:
智慧財產權保護寫入法律,
放寬各行業准入限制,不以強制技術轉移為前提,

根本上 就是個假議題
智財、買農產品 中共本來就是ok 可以談的 因為這些只是錢的問題
開放網路、修改法律、貿易結果的裁決權、港台 這些主權的問題 是 不可能談
開放網路 為什麼是個主權議題


===========================
美中貿易休兵 華郵:中國贏家華府鷹派成輸家 最新更新:2019/06/30 10:22
報導指出,中國是這場戰役的贏家無庸置疑,川普同意不會對剩餘的3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還同意放寬對華為的部分限制。作為交換,中國同意恢復進口美國農產品,但這是中國一直想要的,何況中國將購買多少美國農產品仍不清楚。
華盛頓郵報分析,美國零售商、消費者與華爾街也是這次會談的贏家。沒有進一步的關稅加徵意味著零售商的進口成本不會增加,消費品價格也不會隨之上揚,華爾街投資人也期待這個結果。
至於最大輸家,無疑是川普政府與國會的對中鷹派。許多擔憂中國影響力日益擴大,對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帶來挑戰的政府官員很難滿意這樣的結果,這包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與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


===========================
Nuke worker wrote:
“現在無論是商界、勞工、美國公普通民眾、民主黨人、共和黨人,每一個人都同意中國占了美國的便宜。”
放軟的能選上?

打貿易戰 這是5月初就看到 美國台面上政治的一致看法
我所謂的「美國 接下來要看 其國內選舉 那才是未來的重點」
重點是那個選舉的新聞議題會比中美貿易戰來的大
而且 美中實際的談判 有機率進入小冰河 因為談成下任不一定接受
因此 我才說看國內選舉比較重點

慢火奶茶 wrote:
打貿易戰 這是5月初就看到 美國台面上政治的一致看法
我所謂的「美國 接下來要看 其國內選舉 那才是未來的重點」
重點是那個選舉的新聞議題會比中美貿易戰來的大
而且 美中實際的談判 有機率進入小冰河 因為談成下任不一定接受
因此 我才說看國內選舉比較重點..(恕刪)


這是昨天6/30的氣氛,

共和黨參議員魯比歐誓言,如果禁令解除,就通過立法,重新恢復管制華為,而且有信心可以很快獲得兩黨議員高票通過,讓總統無法否決。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701000452-260119?chdtv


  • 5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