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2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要思考金融股

學習一下 紀錄紀錄

Tina6528 wrote:
第一金開盤20.25...(恕刪)
第一金今天這種漲勢真是無言以對。
殘暴小豬仔 wrote:
第一金今天這種漲勢真...(恕刪)


第一最近的利空新聞有兩個,聯貸踩到雷,1500萬美金,提列呆帳準備金80E

不過如果到20下還是會慢慢買回
-------------------------------------------------------------
明年國內外景氣變數增多下,第一銀採取「晴天儲糧」策略,大舉增加提列呆帳準備金,估計今年全年提列目標達80億元,幾乎逼近去年全年因「慶富案」而提列呆帳準備金的96億元;呆帳提列大增下,第一金控獲利恐承壓。

根據資料顯示,過去三年,第一銀除去年因慶富案大舉提列96億元呆帳準備金外,2015~2016年每年呆帳準備金僅各提列35.27億元及43.96億元,若剔除去年慶富案的單一因素,今年80億元呆帳幾乎是往年的翻倍。

但第一金主管強調,第一金獲利今年仍以恢復到前年(無慶富案)水準為目標。據資料顯示,第一金前(2016)年,稅後純益為172.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42元。

第一金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43.0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3.6%,每股稅後純益1.16元,也較去年同期衰退4.1%,第一銀主管解釋,因國內外景氣轉差,增提呆帳所致。

據資料顯示,累計到今年前三季,第一銀已提存62.36億元呆帳準備金,較去年同期35億元、跳增78%,為了持續提高呆帳覆蓋率、強化風險承擔能力,一銀規劃,第四季將持續提存近20億元,估計全年提存目標為80億元左右,等於平均每月提存約6.6億元。

若扣除呆帳收回27~28億元,一銀估算今年全年淨提存約50多億元左右。

第一金日前召開法說會,對2019年景氣看法保守,認為經濟前景渾沌不明,對終端客戶放款需求不確定,資本市場震盪加劇,對未來投資收益也有壓力。

第一金認為,明年將是「滾動的熊市」,認為明年中美貿易戰和英國脫歐這兩大變數,將讓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因此保守看待明年景氣,今年只能加強提存呆帳。
-------------------------------------------------------------
台資銀行國際聯貸案再傳倒帳風暴,金融圈人士透露,位於新加坡從事海水淡化的凱發集團 (Hyflux) 因債務重整而傳出倒帳危機,據了解,8 家參貸的台資銀行曝險金額共 9,4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約 28.9 億元),由於該聯貸案沒有擔保品,銀行恐再吞下不小呆帳損失。

凱發集團在 2015 年向銀行團籌組聯貸案,聯貸金額高達 1.84 億美元 (約新台幣 56.6 億元),其中台資銀行曝險部位合計就達 9,400 萬美元,比重高達 5 成。

據了解,參貸國銀包括中國信託、第一銀行、土地銀行、華南銀行、玉山銀行、彰化銀行、台灣銀行與兆豐銀行等 8 家國銀。

在曝險額度部分,中信銀行曝險金額 2,000 萬美元、一銀、華銀與土銀曝險金額約 1,500 萬美元,台銀約 1,200 萬美元,彰銀約 700 萬美元、兆豐與玉山曝險金額約 500 萬美元。

銀行主管說,凱發集團主要從事海水淡化業務,集團今年 5 月因財務吃緊,因此向法院聲請債務與業務重整,導致未能按期還款繳息,銀行按規定將曝險部位列入逾放,導致銀行海外放款逾放比攀升。

以第一銀行為例,今年第 3 季海外逾放比就從第 2 季的 0.08% 攀升到 0.22%,不過一銀強調,凱發正規劃出售海外資產並積極尋找買家,據了解,目前已有買家表態有意接手,曝險應該不至全數變成呆帳。

不過部分參貸行私下透露,凱發集團在海外有不少海水淡化業務,但由於聯貸案幾乎沒有擔保品,因此可回收債權恐怕低於 5 成,轉銷呆帳機率可能性較大。
如果是這樣那其他幾間銀行也差不多了。第四季果然都是變數的所在
kayusumi wrote:
第一最近的利空新聞...(恕刪)
kayusumi wrote:
不過部分參貸行私下透露,凱發集團在海外有不少海水淡化業務,但由於聯貸案幾乎沒有擔保品,因此可回收債權恐怕低於 5 成,轉銷呆帳機率可能性較大。
沒有擔保品的貸款案也敢接?
很多人說房貸會爆
但至少有房屋單保
企業貸款就10幾億
拿甚麼單保
反而企業比較可怕
房貸一點都不可怕

kayusumi wrote:
第一最近的利空新聞...(恕刪)

這是提列給第一人壽用的 不是又踩到像慶富案的地雷

殘暴小豬仔 wrote:
第一金今天這種漲勢...(恕刪)


你的無言以對是 漲得比預期的少 還是你預料之外的多?
我以為金控只有散戶在存…
財訊
昔日股王洋華居然靠金融股息大翻身
2018-12-03
作者: 尚清林
根據洋華財報揭露,自去年開始大舉買進兆豐金、第一金、及合庫等3檔具有高配息能力的金融股,各超過1萬餘張,先撇開資本市場價差的獲利部分,靠著今年的配息,3檔金融股的股息就入帳1.2億元,居然讓洋華由虧轉盈,帶動單季每股盈餘賺了0.79元。

法人笑稱,洋華轉投資有如此績效,應該要把虧大錢的本業收起來,專心從事投資工作,說不定有朝一日可以恢復昔日股王的風采。
2838聯邦銀11月自結

1.事實發生日:107/12/04
2.公司名稱: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自願公告自結盈餘
項目 11月份盈餘 累積盈餘
-------------------- ------------ --------------
歸屬母公司業主之權益 110,882仟元 3,028,835仟元
非控制權益 1,058仟元 -3,079仟元
合併稅前(損)益 111,940仟元 3,025,756仟元
每股盈餘(稅前) 0.04元 1.08元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
(1)11月底逾放比率為0.12% ;呆帳覆蓋率為968.87%。
(2)本年度累積至11月份之合併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減少2.81%。

前三季累積稅前0.99稅後0.86,所以同比例推算11月累積稅後約0.938
這樣看起來今年頂多1就很強了
  • 30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