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藍波勇 wrote:
A大.我很懷疑不知...(恕刪)


你這個假設非常有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國內基金的原因,今年國內很多的基金因為要搶績效,所以去搶買了國巨,基金們流傳著一句話,持有國巨就是獲利的保證,沒有國巨基金的績效一定會輸別人,當國巨崩崩後,很多投資人看到自已手上的基金本來賺30%,國巨崩了後變負10%,20%,30%,一個不爽就把基金贖回,那基金也不是全部都是國巨,也許也會有台泥、亞泥這種股票,畢竟7~8月時,台泥、亞泥也是飆股,現在贖回基金,投信就會被逼著去砍手上的持股,不論股價是不是在價值區,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etf的原因之一,為啥我要別人幫我去包裝一籃子的股票,裡面有好的,有爛的,只是平均起來比較不會賠錢,如果基本能力夠,我可以自已依基本面去砍我不爽的股票,去個別買我愛的股票,當一些股票在價值區時,打死我我也不會去砍,這樣就不會像買基金的投資人一樣,只有看到帳面賠了30%,也不知道為啥賠了30%,投資人對投信持有什麼股票也不是很清楚,最終狠起來砍,帳面就是30%的損失。


這種情況下容易買到很有價值的股票~~

Acer_kewei wrote:
你這個假設非常有可能...(恕刪)
Acer_kewei wrote: 投信就會被逼著去砍手上的持股,不論股價是不是在價值區,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etf的原因之一...(恕刪)

原生的市值加權型ETF不會有這個問題,正確的知識需要靠A大幫忙傳遞。
沒想到這棟樓蓋到現在還在繼續,A大的讀者們也很幸運的有大量知識被記錄可以查閱。
本身也有投資亞泥,打卡進入本樓紀念~
最近辦的法說會內容簡報看一下大概沒有新的訊息,都是新聞和投顧報告上都有的內容


pigstand wrote:
原生的市值加權型ETF...(恕刪)


台灣五十成份股中的股票都是不錯,但還是會有小缺點,沒有基金這麼鳥,但還是有缺點,不過就如你說的,適合一般不想放心思在股市上的人,如果進到股市中不想要學習,投資0050,然後長期持有,算是蠻安全的做法,如果真的要算0050的缺點,也是可以算出不少的缺點,不過,一般新手或菜手,沒有專業的知識及一般的常識,是沒有辨法去看出缺點,更無法克服這些缺點,主動投資者就是會去想一件事的缺點及弱點,然後想辨法去克服,需要一些知識及常識才辨得到,0050的缺點有

1、不容易看出0050的淨值在哪,這時p大把手拿了出來,準備以下面網站的資料來打臉了。嗯~~把手放回去,先別急,以下的網站記錄的淨值是由台灣五十成份股的市值所組出來的,這就意謂著,0050的淨值僅是台灣五十成份股的市值,而台灣五十成份股的市值並不等於淨值,這也是我常常在告訴你的,你不知道0050什麼時候是便宜,什麼時候是貴,如果你把第二個網站的大盤pb比考慮進去,你就會知道0050在什麼價格是便宜的,你的報酬若超過台灣五十淨值比,那些獲利就是零和遊戲。

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3.xdjhtm?etfid=0050.TW

https://www.moneydj.com/Z/ZB/ZBL/ZBLA/ZBLA.djhtm


2、因為台灣五十成份股的規則是由市值來當進入的標準,台灣五十成份股中的前四十名不會每季都變動,而四十一到五十會每一季依淨值變,這會有漏洞,之前旺宏就是打算一路的殺進台灣五十成份股把股票倒一些給0050,因為0050會去調整手上的持股保證0050是依目前台灣五十成份股變動,所以就會去新增旺宏,如果旺宏成功,現在再出台灣五十成份股,0050又會再度的去調整持股,雖然旺宏沒有成功,但國巨有成功,所以0050還是有吃到一些國巨的悶虧,雖然佔比僅有一點點,但我這樣說好了,你認為1%很少,你認為0.1%很少,你目前有1000萬元,你願意給我0.1%的錢嗎?也就是1萬,什麼?不願意!那為啥你願意吃這種悶虧。


3、0050是台灣五十成份股的集合,雖然說和景氣連動很大,但各別的公司畢竟是各別的公司,有的是經營不善,有的是遇到太強競爭者,有的遇到逆風,不一定景氣好,台灣五十成份股的公司都會同步成長,也不會同步下降,那這會有一個問題,當五十檔中有3檔老鼠屎,你要怎麼辨?這三檔老鼠屎僅佔全部的5%,這時你僅能忽視它,這就這老鼠屎吃掉你的獲利,你也無法有什麼動作,因為你一調節是調節所台灣五十成份股的五十檔,而不是三檔,如果你看到有五檔在景氣差時表現的特別好,佔比例20%,但由於台灣五十成份股80%的股價獲利是不好的,所以這時你也無法去加碥0050。


4、需要付管理費

5、不能領股東記念品

6、0050付你股息是算同一筆,所以很容易就課到二代健保



不過我要特別強調的事是,也不是阿貓阿狗的新手就能去管理自已的台灣二十或台灣三十,不過對於我來說,既然我要當主動投資者,我要打敗市場,我要打敗大部份的人,這些事就是我該努力去克服的事,一分努力一分收獲囉~~
當五險一金的繳納對象由原先的勞動部門改為稅務局,當繳納標準也由上年度當地平均工資的60%,改為該員工當月的全額實領工資後,直接導致台商在大陸的人事成本驟升,特別是勞力密集型台商,將直接面對人事成本上升的壓力,單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五險一金企業須承擔的總比例是25.8%,和現在比起來,以2,000人的工廠為例,一年約須多支出人民幣1,500萬元到2,000萬元人事成本,除此之外,員工因自行承擔一定比例的五險一金,實質收入將減少的抱怨,也會給台商帶來困擾。

還好,在五險一金明年改由稅務局徵收一事上,也不全是壞消息,台商最擔心會不會被追繳過去歷年五險一金的問題,在9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已有清楚的態度表示,對歷史上企業形成的社會保險金徵繳參差不齊問題,官方嚴禁地方單位自行集中清繳,這應該是對五險一金這個問題新老劃斷處理的一種表態。

其實,明年起五險一金的改革並非只針對台資企業,所有在大陸的民企和外企都將面臨相同挑戰,台商應對因五險一金改由稅務局徵收,造成勞動人事成本上升的問題,應該跳出傳統的成本考量,改從自動化、半自動化,生產線的效率提升與優化,甚至回頭檢討過去接單價格是否划算,產品毛利率的要求是否嚴格等,只有從更深層次的角度進行企業改變,才是面對五險一金問題最根本的對策。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038/3501895?fbclid=IwAR2vgTNovMR3XcJ8v_lFPQYLegsqDbS_mrojowbzAcoJZzOoifpV_R1qGeA

給大家參考,低利潤率的中概股預計影響最大...

最近幾天看到不少電子股及跌深股,趁為G20先做了一波反彈,反彈到淨值以上一點點或是淨值打九五折,在美股上漲6百多點的當天早上,台股先行漲了100點反應了,昨天趁美股漲600多點開高走低,這很明顯的就是趁g20會議前會怕的先走,這盤勢其實還是很標準的外資群控盤,美股晚上會不會漲,看台股早上表現就知道,今天是g20前夕,多方和空方做最後的準備,一般來說,買到有價值的大型權值股就是進可攻,退可守,保留資金讓你在g20的結果出來後還是很有彈性,小量的佈局是為了怕在甜美價你完全都沒有任何持股,等g20過後,2019/1/1 2000億美會25%會不會課,會不會再惡化,最惡化就是全課,企業大概在半年後就會全部表現在財報上,大概一季後股價就會先行修正完成,想清楚自已面對接下來會發生的情況你會有什麼動作可以因應,如果你現在是all in了,要嘛就是大賺,要嘛就是大賠,這也無所謂,自已想清楚就行了。


對於有價值的公司,一時來自於投信止損的賣壓,就算是大時代中的壓彈弓,因為企業有其價值,壓到某個點後,不論外資群,投信怎麼賣都壓不下去,來自於散戶,中實戶,大戶的買單會湧過來,當投信的止損賣壓一直賣股價還跌不下去時,之後只要投信不賣,股價很容易就大反彈,若再大環境沒有疑慮,這時只要輕輕一攻,股價就往上漲。
跟著a大
最大的好處
是他理性的選擇大型股
自己操作
常常是亂追亂買
最後亂殺亂砍
毫無章法
跟著a大賺的錢
又在別處亂撒
我想問題是出在
有錢就作怪
錢放在口袋等不及又拿出來買
這就是為什麼電視上的投顧老師
要常常換股操作
好滿足他的會員
a大的操作
週期性較長
大家手癢就亂來了
是吧
有人可以預估宏基今年賺多少明年賺多少?
這樣才知道陳俊聖到底行不行?
ryan0120 wrote:
有人可以預估宏基今...(恕刪)


如果大環境受貿易戰影響,這時你就不能以目前或以歷史經驗去估宏碁的獲利,你要以相對同業獲利或是毛利去去判斷陳俊聖在遇到貿易戰時"相對"別家ceo的能力,如果華碩獲利少30%,宏碁少15%,那陳俊聖帶領的宏碁就是比別人更能抵抗逆風,如果整體景氣及獲利都少三成以上,如果宏碁獲利僅少一成五,那宏碁就是相對於整體大環境表現更好。這和一般法人評估操作績效是一樣的道理,基金經理人厲不厲害?賺10%厲害嗎?賺20%厲害嗎?這樣沒有比較對象,你比不出好或不好,所以一定會以大盤績效去比,大盤漲10%,基金經理人賺20%,這樣的績效就是好棒棒,如果大盤跌10%,基金經理人僅賠5%,那操作績效也是好棒棒。


所以明年企業的獲利這麼好估,這麼確定的可以讓你預估出來,那投資人,法人,外資群就不用把股價砍到淨值附近,也不需要把股價砍到淨值把九折,就是太不確定了,以過去經驗無法評估,大家知道會差,但不知道會有多差,就只好自已想像,有人說壞一成,有人說壞三成,有人說壞五成,有人說壞七成,沒有人能說對方錯,因為貿易戰的影響不是用上一季,上一年的獲利及營運績效就能去估算的。


這時佈局就是買到被一般人過度看壞的公司,如果你看壞明年獲利少五成或七成,我認為少個一成或三成就了不起了,不同的預估對股價的評估就會不同,誰對誰錯這都很難說。


#####################################################

kcj58=>

ans:很多人投資時會想追求快一點的速度達到高一點的報酬,所以就會去冒大一點的風險,我舉個例,今天你進到股市中就好像是你開車上路一般,你可以求快,逼車,闖紅燈,變換車道,不禮讓行人,紅燈右轉,搶黃燈,酒駕…等,也許你可以快個別人幾分鐘、幾十秒鐘到達目的地,但做這些事都是存在著風險的,當發生事故時,也許死的是自已,也許死的是別人,這都會造成你到達目的地的速度大大的降低,開車出目和股市一樣,你都是求開開心心出門,快快樂樂回家,我常常看一些年輕人在車陣中快速的奔馳著,其實快那一點點的時間都是拿你的命在賭,開車和股市一樣,你求的是你出門到回到這段時間是安全的,股市是你從進股市到退出股市是安全的,也許時間是二十年,三十年,在短時間賺到很多錢不代表你最終能安全的從股市全身而退,就像是你開快車,不守規矩,你一時回得到家,不代表你能一直能安全的到家。


我說過,如果能連續在股市中連續贏十年的人,我想應該不會為錢煩惱,一個人能在股市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甚至到五十年,所以真的不需要求了求快拿自已的錢去冒險,錢在股市中就等於你的命,錢一時輸光了,你也就出局了,很多年青人不了解獲利是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的,一開始拿10萬進股市,你想賺20萬,這200%的獲利,你就要拿很大的風險去賭,如果按步就班的,10萬賺10%, 20%, 沒機會的話就賺5%,穩札穩打的隨著自已薪資再投入,10年後賺10%也許就是你兩年的薪資了,一般來說,如果高手、老手都以5~10%就滿足了,在策略上,想用10萬賺200%的人就會一直把弱點露出來,一旦露出來,錢就不會是你的了。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