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Acer_kewei wrote:
連同7月底發行的5...(恕刪)

以下這個部分,不知道是不是「閉鎖期」3個月滿,可轉債有轉換價值時,就可將可轉債轉為現股,而無須等到2年期滿贖回(才能轉換現股)?

台泥上午公告,完成美金4億元之五年期海外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本次海外可轉債發行架構為新台幣連結、美元交割,期間訂為五年,將於2023年到期,投資人可選擇在第二年期滿贖回;票面利率0.0%、殖利率0.5%、轉換價格為新台幣41.00元,為昨日收盤價格新台幣35.35元的16.0%溢價,本次海外可轉債將於新加坡交易所掛牌。
本波下殺台泥有很大機率可能會破底..而且跟亞泥差距會拉近.有部分是反應出有些台泥的投資人對於可轉換債是避之唯恐不及.因為傷害現有股東權益甚深.(張數一樣獲利稀釋領息減少).少了辜成允的台泥.我只是深深嘆息.要賣亞泥轉台泥的請三思一下比較好.不然依但轉不回來損失可能不小.從外資在兩檔股票的進出可以發現很多訊息.
外資趁低大買3491張


Bob Dylan wrote:
以下這個部分,不知...(恕刪)
不默而生 wrote:
以下是報導原文>法...(恕刪)

融資、融券,不是都每天晚上9時左右才會公布嗎?你怎麼會現在就知道,有看錯日期嗎?
笑容不是我 wrote:
外資趁低大買3491...(恕刪)



亞泥: 台泥要去可轉換債,要去避險,要去套利,關我鳥事,無緣無故就被教訓了0.75元,我招誰惹誰了

台泥:兄弟~~別這樣,市場上就把我們兩個看成同一家公司了啊,等我被套完利,避完險後,哪天漲了,有你好處的~

亞泥: 真的嗎?但你看起來不是很可靠~我有a大,你有什麼?

台泥: 我發行了一堆的債,對股東也不是不好,至少可以改善體質,減少利息支出,充實資金,借比較低利息的錢來發展,可轉換債,我才付了0.5%的利息,外資群、法人去市場套市套他的關我啥事,之後我還要發行利率3.5%的特別股,趁低利率時大力的借錢,投資土耳其最大水泥集團OYAK那11億美金,我是沒有打算拿半毛出來的,特別股雖然利率要3.5%,但要是我發展不順不賺錢我有權一毛都不發,如果發展的很順,多付點利息也是行的,可轉換債利率0.5%,5.49億美元海外存託憑證。


亞泥:台泥哥,市況有可能不好,你真的要這麼衝嗎?


台泥:衝衝衝~成王敗寇,如果這一次讓我成功了,未來十年的成長就沒問題了,看我營收一直增加時,你就別眼紅~
Acer_kewei wrote:
雖然我們操作的是亞...(恕刪)


美金4億元之五年期海外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票面利率0.0%、殖利率0.5%、轉換價格為新台幣41.00元

看起來可轉換公司債類似認股權證的概念, 就算兩年後全部轉成股票好了, 4億美元*31再用41元認購股票就是3億股, 台泥股本是510.81億, 換算下來股本稀釋比率大概就是5.88%

既然昨天收盤價在35.35元, 離41元還有6塊價差, 就算之後台泥漲幅大於16%, 外資手上持股還是至少賺了16%耶
今天狂賣這三萬多張難道真是衝著5.88%潛在股本稀釋來的嗎?

純粹想知道外資的想法是什麼, 也許是外資打算抱長線, 只看以後五年十年每股獲利, 根本無視股價, 也和套利無關
只要股本被稀釋的反應就是立刻減碼, 是不是價值型投資就是這樣遇到有每股獲利下降的可能就是要砍股票啊?

Bob Dylan wrote:
融資、融券,不是都每天晚上9時左右才會公布嗎?你怎麼會現在就知道,有看錯日期嗎?


我確實看錯日期
後來有發現,已先刪除錯誤部分
還是感謝您的指正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還有,這個發行地點是在新加坡,也不是以歐元計價,所以不是ECB,應該叫SCB吧?...(恕刪)


ECB 的意思就是「海外可轉換公司債」,詳見 中央銀行雙語詞彙

至於「European CB」的「European」 是怎麼變成「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的「海外」的?相傳是可轉債這種金融「創新」最早都是公司透過華爾街的幫助在美國發行,後來有些開始在歐洲發行銷售,歐洲可轉換公司債對美國來說就是美國的「海外」,隨著外商銀行把這個金融「創新」及用語帶到世界各國,ECB就成了海外可轉債的專有名詞,不論實際在哪國發行銷售,只要不在本國,就是European。
jfu wrote:
美金4億元之五年期...(恕刪)


下面這位版友說的這麼專業,你不參考看看嗎?裡面充滿著滿滿的知識~~


我不能買可轉換公司債啊~~,就僅給我買特別股利率3.5%,雖然近十五年台泥都有發股息,但台泥給一點誠意啦,當初我抽的一張裕融甲種特還有4%~

###########################################################
Succubus

2018-11-27 16:37 #10507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Acer_kewei wrote:
不然就是保守一點的人,在35元賣掉台泥,然後去買可轉換債,35跌到哪都不關他的事,這五年內漲到41元內也不關他的事,一旦漲過42元,他就是穩贏不輸的,面對目前貿易戰局勢不明的情況,花個20%買個保險,如果台泥未來大好,股價超過41元,到到51元,還是賺的不要不要的。


Succubus:如果我是外資,買海外可轉債 (轉換價41元。每年會隨權息調整),可以收到0.5%/年利率的利息,看起來比持有現股風險比較低。如果二年後股價超過35元(假設每年配3元現金)還是有利可圖。目前操作方式會先賣一些,之後再低接,幾年之後再將股價拉過35元,可轉債也可以獲利。


===================================
台泥公告

D.本公司債發行後,當發行公司向股東發放普通股現金股利或其他形式之現金時,於符合受託契約之規定時(轉換價格調整方法將在受託契約中詳細規定),將按下列公式調降轉換價格(向下調整,向上則不予調整,四捨五入計算至新台幣分為止):
調降後轉換價格=調降前轉換價格×(1–發放普通股現金股利占每股時價之比率)
每股時價之定義應依受託契約規定。

===================================

https://wiki.mbalib.com/zh-tw/可转换公司债券海外公司債


===================================

不默而生 wrote:
這也是我看不懂的地方. 假設轉換價是30,低於現貨價才會有套利空間不是嗎? 41塊代表看好之後股價會漲超過,你才會去轉成股票,然後在現貨市場賣掉,賺中間的價差. 我的理解是很多公司利用CB炒作股價讓大股東/外資套利,但走勢跟今天台泥完全相反.
不知能否有人可解答,感恩!


Succubus:ECB(SCB?)正常都是溢價發行,除了增資股才會折價發行。

所以發行前,外資就會先壓股價,影響30/60/90日的均價(大部份公司定價都是看均價再換算)
===================
4.轉換價格:
本公司債之轉換價格將於訂價日訂定,轉換價格暫定為普通股參考價格(定義如後)之[101%~140%](其實際轉換價格由發行公司與海外主辦承銷商於本公司債訂價日依當時市場狀況共同決定之),轉換價格四捨五入計算至新台幣分為止。
普通股參考價格係指發行公司普通股於台灣證券交易所訂價日當日或其前一、三、五個營業日擇一計算之普通股收盤價之簡單算數平均數。


>>>

A大,你是買不到的,應該都是特定人在海外買的。很多公司都是直接發海外公司債,不在台灣發行。

基本上如果股價過轉換價而外資做大量轉換,不只是股本變大,公司也需要認列ECB評價損失,EPS會更不好看。

南亞科的例子
pineman wrote: ECB就成了海外可轉債的專有名詞,不論實際在哪國發行銷售,只要不在本國,就是European。

真是特別的台灣風俗習慣了。
照理應該至少改用global convertible bonds。尤其現在在英文中ECB大多指的是歐洲央行時,把海外可轉債都叫ECB,更是令人混淆。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