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jfu wrote:
個人覺得水泥佔整體...(恕刪)


我也認為水泥業在目前的局勢中扮演著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位,台灣有4仟多億的前瞻基礎建設,中國也許會因為貿易戰而加強國內的公共建設,由於中國空污嚴重,所以會有錯峰生產,台泥、亞泥的環工都是優於中國國家標準的,以台灣為例,房地產的高峰在2013~2014年,我想有注意房市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但2015~2018年,台泥區水泥的獲利有因此下降非常多嗎?似乎沒有,2015~2016年是因為中國水泥產能過剩,過度削價競爭,這一兩年中國嚴格的執行錯峰生產,2016~2020年以一年目標減1億噸,目前減產總能從24億噸到20億噸,所以中國水泥報價提高,水泥業在中國的獲利開始回升,目前台灣的房地產回溫了嗎?我想還早的很,至少還要再走5年的空頭,但水泥的需求並不是僅被應用在蓋房子上,很多重大建設,交通都需要水泥。

其實這些事版友們都清楚,我會視問問題的人是不是新面孔,如果是,也許就是擔心貿易戰或fed升息,我過度投入資金到股市中,如果我把我的資金規劃說清楚,我想會比解釋水泥業的前景來的有用,如果了解資金配置的方法後,對水泥業有興趣,再來看法說會資金,看法說會影片。

台泥第三季法人說明會中文版


第三季亞泥法說會中文版

台泥第三季法說會影片


台泥及亞泥財報指摽比較excel
想請教A大
如果說 股價可以大概解釋成

股價=淨值+眼光費

如果預期未來這個產業or這間公司N年依舊是持續賺錢的 (可能賺很少很少)

這樣是不是代表 股價至少要在淨值附近?

Acer_kewei wrote:
水泥業未會有沒有可能會有更甜的價位?我認為可能性很大,未來的價格也許是非理性價格,目前的價格我認為已經有其價值,所以目前投資的資金約1成5,但要視貿易戰發展的結果...(恕刪)


奶爸也同意兩者的投資價值已浮現
但很明顯法人最大持股的外資已看空操作水泥股了
當前瑞信跟大摩已經嘎得投信自營商不要不要的
很多都甚至認賠殺出了

奶爸向來主張順勢而為的操作
逆風而行總是辛苦一點
進場的時機取決於三大法人籌碼的方向
保留資金到G20後會是明智的選擇
韓森man wrote:
想請教A大
如果說 ...(恕刪)

為何你要投資賺很少、很少的產業?是想投資在景氣低點的景氣循環股嗎?

Bob Dylan wrote:
為何你要投資賺很少...(恕刪)



很少很少只是一個比方

只是想問 股價如果理性來看是不是 =(淨值+眼光費 )這樣推算出來的
中年奶爸 wrote:
奶爸也同意兩者的投...(恕刪)


但很明顯法人最大持股的外資已看空操作水泥股了
當前瑞信跟大摩已經嘎得投信自營商不要不要的
很多都甚至認賠殺出了

ans:如果你願意往前多看一年的文章,你應該會發覺在我們的心中,投信和自營商根本不是我們的假想敵,這兩個肉包的程度不輸給完全沒有訓練過的散戶,看一下投信近半年在台泥做什麼事,投信7/23~8/27買了76552張,均價41.75張,在10/16~11/23日賣出了60730張均價在35.4元。




看一下第二張圖,投信在今年3月前持有台泥41056張,在3月時三年線是35元,目前投信手上還有80,847張,在11/23時台泥的年線是39.17元,目前投信在今年新增加39791張的成本不會低39.17元,目前台泥股價34.7元,確實投信今年被外資群就訓的不要不要的。





我們看完投信被教訓的不要不要的時,我們可以想一下為什麼投信會被外資群教訓?為什麼不是投信教訓或倒貨給外資群?嗯~~關鍵在於"持有均價",沒錯吧,你認為投信被教訓,就是因為投信持有的成本過高,結果因為短線的績效或止損的需求,所以在41.75買,在35.4賣,如果投信賣的持股是2018/3月前持有的,其實剛好是就是剩賺了持有台泥時得到的股息。


看下圖,這是台泥的十年線股價波動圖,台泥的十年均價在36.5,11年來配息 20.99元,殖利率約在4~6%之間,如果硬要算的話,外資群持有台泥的成本約在16元以下,但持有的成本在這,不代表外資群願意砍到這價位,外資群說穿了就是國外的基本公司,假設投資人買了基金,結果基金經理人買了台泥,一年創造了4~6%的殖利率,扣掉基金經理人每年的管理費,手續費…等,投資人大概一年了不起就是賺3~4%,基金經理人要的也是每年的績效,你不能說過年十年中,年年獲利4~6%,那你的客戶就願意讓你在第11年時賠掉40~60%,所以基金經理人一定不會以持有台泥成本僅16元去算,一定是以十年線持有成本,那些股息獲利已經是給基金投資人了。


所以基本上買在十年線以下成本就會相對的安全,目前台泥的淨值為33.34元,意思就是說,如果外資群想要教訓一般買在十年線,買在台泥淨值下的人,自已就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以今年為例,外資群拿了2.5元的股息,十年線均價在36.5元,意思台泥只要跌破34元,今年外資群"平均在台泥的獲利就是零",一般基金經理人會比績效,以大盤績效來比,今年初大盤在10642點,目前是9667,今年以來大盤跌了10%,台泥跌了5%,台泥今年現成殖利率約6.29%,台股平均現金殖利率約4%,所以投資台泥的基金經理人還是能說嘴的,今年加息大盤跌6%,台泥還是正1.29%.

有了以上的觀念後,再來佈局台泥、亞泥,大概你也知道在什麼價格佈中長線,外資群不敢也沒辨法教訓到你,投信會被教訓,單純就是因為他買進成本過高,遠高於十年線1x%,一跌下來,外資群還很有空間,投信就gg了,如果今天你佈局台泥、亞泥在十年線下,淨值下10%,20%,分批的佈,分時的佈,最終外資群在你眼中不過也會是一個肉包。

這七年來,我面對自營商,投信,外資群,我觀察外資群是三大法人中勝率最高的,所以我研究外資群的做法先去打敗了肉包的自營商及投信,我再從外資群的做法中找出他們的弱點,再打敗外資群,其實如果什麼都不懂的人很難辨到,要打敗外資群要做的功課也很多,外資群會去看財報,看去聽每一場的法說會,會看注意產品報價,會去用資金配置分批進場,會去持有核心持股,會依財報小量的加碼減碼,會依總體景氣去加碼、減碼,會去看新品發表會,會去看未來展業是否有疑慮…等,只要這些你也都會,接下來外資群是艘大船,轉向的方向沒有這麼快,你開著快艇在外資群做決策時跟著轉,速度上就是你的優勢。








台泥各位手上沒有,所以不會這樣去分析,各位手上有亞泥,試著以這樣的方法去練習一下,如果我分析的是亞泥,讓大家去練習台泥,大家一定會興致缺缺~
韓森man wrote:
想請教A大如果說 ...(恕刪)


想請教A大
如果說 股價可以大概解釋成

股價=淨值+眼光費

如果預期未來這個產業or這間公司N年依舊是持續賺錢的 (可能賺很少很少)

這樣是不是代表 股價至少要在淨值附近?


ans:其實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股本,不同的市值,不同的產業情況都會不同,你說的是理想的情況,但如果你想要把這件事套在全部的公司上,最終會受傷的機率就很高,我舉例,一家股本1億,淨值2億的公司,這種公司光幾個經理人,券商,公司內部的人合作就能操制股價的波動,所以當看到淨值20元,股本1億,一年賺2元,你覺得20元是最低,跌到18大加碼,跌到15融資加碼,跌到10元你就斷頭了。

有一些產業淨值包含廠房,庫存…等,獲利跟著報價起伏,每年又要投資大量的資金去擴廠又是研究新制成,像這樣的公司淨值和股價也不會成比例。


如果你一時間分不清怎樣的淨值是值錢的,我建議你從台灣五十成份股中下手,這些都是台灣前五十大市值的公司,股價不會容易的被幾個人去操控,你可以往前推十年去看那家公司股價是不是常常都在淨值上,這樣你就會了解當股價跌到淨值時是不是一個好機會,我舉例,如果過去十年股價一直在淨值之下,代表市場認為這公司的淨值大部份是一些沒有用的財產,如果十年間有九年股價都高過淨值非常的遠,在公司基本面不變的情況,僅是因為大盤非理性下殺,脫歐,飛彈危機…等,這種股票就是撿便宜的時候。

很多投資人會像你一樣,把一套方法套在所有的個股上,所以會造成有一些行不通,有一些行的通,最終自已都會懷疑行的通時是不是運氣好,這需經驗的累積,需要你去翻開公司股價的歷史,需要你去深入了解公司所擁有的資產到底值不值錢。


#######################################################
韓森man

Acer_kewei wrote:
想請教A大如果說 ...(恕刪)

其實我之所以會這樣問

是想請教 亞泥目前看來未來還會持續賺錢

但現在大約淨值打八折

ans:我給你一個建議,2014年亞泥因資產重新評估,把淨值拉高了13元,以目前台泥和亞泥都還在賺錢,市況不錯,台泥淨值33.34元,股價34.7元,亞泥股價32.55元,我個人認為市場目前認為亞泥的淨值約在31.x元(目前淨值41.1), 我覺得按照市場目前的想法你比較不會受傷,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台泥和亞泥股價基乎是連動的,大概就是差個2~3元,沒有理由亞泥先跌破淨值來到8折,所以我建議大家按照市場的想法來,就先幻想亞泥的淨值在31.3元,我認為短期來說這樣是相對不會失真的。

但對於真實的情況下,亞泥淨值就是41.1元,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各位要去推測目前市場吃哪一套,從哪個點開始,不然最終你會錯估局勢,哪天台泥和亞泥都折九折時,台泥來到30.3元,亞泥來到28.3,元,因為錯估市場想法而在不對的價位投入過多的資金,在景氣不好時,淨值高的一定是有好處的,也許投資人目前認為亞泥資產評估的房地產遠東百貨或一些辨公室,不會真正的出脫去換現金。

Acer_kewei wrote:
想請教A大如果說 ...(恕刪)



其實我之所以會這樣問

是想請教 亞泥目前看來未來還會持續賺錢

但現在大約淨值打八折

是想說這樣是不是 代表 有某一方在刻意的屠殺某一方的股票
使他不得不脫出 等他們殺完了 籌碼乾淨之後才好拉抬呢
Acer_kewei wrote:
想請教A大如果說 ...(恕刪)

可以請教一下A大,這句話是怎麼計算來的嗎?我個人認為市場目前認為亞泥的淨值約在31.x元(目前淨值41.1)

亞泥淨值如果是全額扣除13元,41.1-13=28.1元。還是13元大概抓市場認為有13元的25%價值,13*25%=3.25元,淨值=28.1+3.25=31.35元左右?

或是以台泥目前股價大約高淨值1.36元,所以回推亞泥股價32.55-1.36=31.19元左右?感恩。
Bob Dylan wrote:
可以請教一下A大,...(恕刪)


對,我是這樣算的,我依照目前一些會賺錢及基本面比較樂觀的大型權值股來比較,差不多都還在淨值以上約一年的眼光費,像宏碁,華碩獲利沒有再成長,營收下降,毛利率、營利率下降,這種目前股價大概就是還撐在淨值左右,這是目前市場上的現況。

看一下下圖,11年來台泥及亞泥獲利,股價最高、最低及年度收盤價對外資持股比例,在台泥、亞泥獲利差不多時,台泥、亞泥股會就是會差不多,或是台泥比亞泥高個1~2元之間,2018年時,台泥和亞泥的股價差到6~7元,所以聰明的外資群就賣了1%的台泥持股,然後增加了6.6%的亞泥,看得出來一件事,外資群清楚的了解今年的台泥相較於亞泥比較貴,目前台泥和亞泥股價拉到2元附近,台泥前第三季獲利高於亞泥0.39元,約高出1/10,這樣的差價算是相對合理了,台泥也跌到快到淨值了,這時賣台泥再買亞泥也不會佔到太大的便宜,所以預期台泥下跌也有限,台泥下跌有限的情況下,亞泥也不至於再多跌很多。

趁現在小量佈局時,先觀察台泥及亞泥裡面外資群的心態是什麼,這有助於未來我們對股價的掌握,目前我們切入的幅度不夠大,所以目前還不是我們說的算,未來當我們了解台泥、亞泥中外資群及贏家的心態後,基於他們的規則,我們再大力的切入,這時別人就會來參考我們的想法,我們想什麼對他們來說就很重要,但一檔股本330億,市值1000億的股票,我們也是不能偏離原本裡面外資群、贏家的心態太多。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