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3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勞退概念股/國泰金、富邦金 夠利2018-10-29 00:10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勞退基金10月下旬撥款140億元,委託七家投信代操,以台灣永續指數為代操指標,金融股中,包括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挾著11月法說會即將登場,若釋利多,股價有望受惠率先展開反彈。

國泰金是政府基金投資主要標的之一,勞退勞保基金常位居前十大股東,金控今年前三季仍然很賺,整體稅後純益來到2,781.76億元,年增近13%,其中國泰金前三季稅後純益545.6億元,是「最會賺」金控;富邦金則以每股純益4.74元,穩坐金控每股獲利王。


9月國際市場與台股震盪加劇,導致金控投資操作績效受衝擊,國泰金9月獲利雖較前一月以及去年同期減半,但累計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545.6億元,每股純益4.17元;旗下國壽9月稅後純益4億元,外匯準備金餘額還有155億元銀彈,外匯避險操作績效亮眼。國泰世華銀行9月稅後純益21.7億元亦相當穩健。

富邦金9月稅後純益29.04億元,月減少三分之一,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突破500億元、達500.08億元,年增13%,創三年同期新高,每股純益4.74元,法人預估,若獲利動能能續航,今年全年每股純益有機會逾5元。

中信金今年前三季合併稅後純益312.44億元,每股純益1.6元,今年前三季銀行存放款業務持續成長及利差擴大,淨利息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0%,保險業務則因產品組合優化、多元化投資布局及負債成本下降,雖受避險成本上升的不利影響,獲利仍有雙位數成長。
Vian_sonic wrote:
2018 這似強弩之末,不逃那就是 ( 賭 )...(恕刪)

還是有很多人長期存股,不管多空,賺到不要不要的。說這些人就是在賭?! 好像在說巴菲特的身價都是賭來的一樣。

況且,對買在高點的新手言,像在說風涼話,沒有同理心。

ggtiida wrote:
還是有很多人長期存...(恕刪)

沒有唱衰台股之心 更無酸話之意
只是拜讀c大 & 股海大的系列文章後
以同為奈米存股戶立場 提出看法罷了...
十年多頭即將結束 空頭罩頂大勢已去
多位前輩已醒趨勢不再 要懂得停利停損
請gg大再拜讀一下股海大近日的文章
論,如果策略是把利劍,那紀律則是握劍的臂膀
文中摘要總結一句話....紀律有非常多種,一擊必殺的紀律,只有一個,紀律停損
跟c大的2018 強篤之末 不逃就是賭 文章 有異曲同工之處

想想2008,看看2018,大軍未動 良秣先行,
存股族不鼓勵短線進出 但若是大盤已經時不我與 趨勢反轉向下時
此時不卡緊廣積糧 高築牆,見好就收,見不好就認賠
重整資源分配 等待下一波風起時
難道要以有限資金 打一場無法探底的賭注嗎?



這沒有標準答案,有人著重於價差,有人著重於參與存股領息,看空的也不表示不持股,因為沒人能預測未來,做好最壞打算不影嚮生活就好。
Vian_sonic wrote:
沒有唱衰台股之心 更...(恕刪)
Vian_sonic wrote:
沒有唱衰台股之心 更無酸話之意
只是拜讀c大 & 股海大的系列文章後
以同為奈米存股戶立場 提出看法罷了...
十年多頭即將結束 空頭罩頂大勢已去
多位前輩已醒趨勢不再 要懂得停利停損
請gg大再拜讀一下股海大近日的文章
論,如果策略是把利劍,那紀律則是握劍的臂膀
文中摘要總結一句話....紀律有非常多種,一擊必殺的紀律,只有一個,紀律停損
跟c大的2018 強篤之末 不逃就是賭 文章 有異曲同工之處
想想2008,看看2018,大軍未動 良秣先行,
存股族不鼓勵短線進出 但若是大盤已經時不我與 趨勢反轉向下時
此時不卡緊廣積糧 高築牆,見好就收,見不好就認賠
重整資源分配 等待下一波風起時
難道要以有限資金 打一場無法探底的賭注嗎?


長線的,樹不會長到天上去,短線的,壞掉的時鐘一天也能正確二次...
每每看到有人說未來趨勢將如何如何,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
"這個人了解自己嗎?",
"有無主觀立場?"
"有無客觀企圖?"

人憑甚麼能預測未來?
我今天看了下庫存,沒賣也還是正報酬,高點賣出,現在買入成本還是高啊
除非再大跌,但問題時誰知道??
搞不好又漲上去了
Vian_sonic wrote:
沒有唱衰台股之心 更...(恕刪)
灰狼01 wrote:

長線的,樹不會...(恕刪)

灰大 人憑甚麼能預期未來? 這我有個不同意見 ... 你聽聽 ... 不對 請你告訴我!今年 農曆年前 個人預期 那是台股最高點,賣了股 8-9 成閒置資金,換了近低點美元,定存領息,後續又在鴻海高點 預期跌破 100元,近期在台股萬點時也預期 台幣貶至 31,台股跌落 9500,2018 這些 ... 是 大家所眼見的事實!可以算的上?那麼 一點點 憑 自己預期未來嗎?目前個人不看好台股也是個預期,但也少量投資 合庫金 預期 能穩健領息,不辯不論 只想聽聽 灰大的意見 ... 先行謝謝 

cafm wrote:
灰大人憑甚麼能預期...(恕刪)


灰大 人憑甚麼能預期未來? 這我有個不同意見 ... 你聽聽 ... 不對 請你告訴我!今年 農曆年前 個人預期 那是台股最高點,賣了股 8-9 成閒置資金,換了近低點美元,定存領息,後續又在鴻海高點 預期跌破 100元,近期在台股萬點時也預期 台幣貶至 31,台股跌落 9500,2018 這些 ... 是 大家所眼見的事實!可以算的上?那麼 一點點 憑 自己預期未來嗎?目前個人不看好台股也是個預期,但也少量投資 合庫金 預期能 穩健領息,不辯不論 只想聽聽 灰大的意見 ... 先行謝謝


ans:你的策略就是退休者的策略了,你買了六成躉繳的美金儲蓄險,這躉繳的美金儲蓄險至少要放三年,三年內解約你的躉繳的美金儲蓄險獲利近乎於零,第一年解約損失會高達7%,你剩下四成資金買了美金,以優存來說,至少都是要放一年才會有2.7~3.3%,這部份如果你提前解約大概也是按持有的時間按原利率打八折,在這半年,你領了美金配出來的股息換成台幣買了合庫金,其實~~瑞凡,就算崩盤到8500點或7000點,甚至看到大盤淨值6000點,似乎你也沒有什麼策略可用,對你而言美金儲蓄險三年內一定是解不了的,美金勉強能解,但大盤下跌時,你看的是整體指數,因為解美金定存對你的成本過高,所以你會選擇一直看空,而不是適量的依個股做小量的怖局。

你的資金靈活度不夠,美金儲蓄險和美金的比例過高,你至少要留2~3成的台幣在身上,一些放活存,一些放定存,不然快速下跌就算碰到8500或7500點,對你來說還是一場空,個股很多都碰到十年線,二十年線了,當台積電不崩盤,很難看到6000點以下的。
Acer_kewei wrote:

灰大 人憑甚麼...(恕刪)

A大 儲蓄險 2019 開始領息,也是躲過 2015 台股大跌後才有的妥善規劃,這一切,心想會是 ( 永不解約 ) 美元定存40萬,明年4月到期,活儲22萬 ⬆️ 所以 ... 還有22萬可活用!當真需要時 40萬可全數解約,以投資這利息少了點!重點是 等 ... 現在台股還沒崩跌!

預測和預期的意思應該不一樣
cafm wrote:
灰大 人憑...(恕刪)
  • 30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