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4414如興

對不起開悟大大,我剛剛又看了你的文章,我想我了解你國賠的意思...是指國(昌)賠...果然是高手...厲害厲害...

蟹蟹0123 wrote:
開悟大大你好,
看你...(恕刪)

蟹蟹0123 wrote:
Ant大,從21.8...(恕刪)


我看一下我庫藏2016年初 25-26到現在都快對折價!
只能把如興當基金買,每個月定量投資當存金,平均攤提成本!

如果現在八月起,每個月能5-10% 能量慢慢漲上去我是很樂見的,代表公司體質有改變!
如果一個月衝20-50%像被動元件那樣靠外來資金供上去就很擔心!
了解你說的,就像去量販店買東西,天天都有更低點的概念...哈...
不過我倒是不擔心如興會走上國巨的後塵,兩者把線圖打出來完全不同,國巨應該是漲了N倍,以現在的價位,如果如興因為漲了20-50%就導致公司派或主力大量拋售下跌,那也就真的無言...初期一定要有報復性反彈的吧!如果證實指證都是莫須有...

ant1228 wrote:



我看一下我庫藏...(恕刪)
雖然是三年前的新聞,可是至少還看到金管會有在做事,保護投資者的權益!這幾天看了一下如興借券的資料,覺得真的很精彩!也不免想公司睡著了嗎?金管會檢調睡著了嗎?還有某立委你是昏死了嗎?很精彩,我也來學開悟大師慢慢來說!兩次開記者會的當天,借券真的好玩...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4000033-260202

土洋禿鷹集團 金管會盯上

2015年08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針對土洋禿鷹集團「狙擊」國內公司股價,金管會主動出擊獵鷹,今天將針對特定對象啟動調查。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3)日透露,在上市櫃公司通報下,金管會已「盯上」國內某一家外資公司,其結合國內3~5家大型券商「統包借券」、放空特定中小型股,今日將約談券商釐清案情,必要時將結合檢調,清查是否涉及證交法155條炒作行為。

據了解,這家外商公司並非外資券商,而是在台規模不大的外資貿易商或代理商,平時並沒有什麼大額股票交易行為,但上周以來,卻透過國內3~5家大型券商,指名特定3家公司的借券,該公司全部都要,用來進行放空,被放空的公司查覺後,向金管會檢舉。

金管會預計今天就會約談替這家外資公司辦理借券的券商,先確定相關交易行為,釐清可疑的地方,同時若券商有協助尋找來源收券,也會了解券商是否有參與其中,協助放空,初步看來,此案會朝是否涉及證交法155條炒作行為來調查。

台股從4月盤中觸及萬點,到21日已跌到7,786點,跌幅逾22%,金管會8月10日就已針對股市禿鷹祭出兩大措施,即上市櫃公司針對非公司發布的訊息、及市場不實消息,可在盤中以重大訊息立即說明及澄清,避免自家股價被錯殺。第二則是會聯合券商、交易所、檢調等,會立即追蹤散布不實消息的來源。

曾銘宗表示,在打禿鷹二措施上路後,市場上幾乎已未見散布不實消息、意圖影響股價的情況,但這次是股價被狙擊的公司自己向金管會檢舉、尋求協助,因此金管會「有義務」要進行調查及釐清。

這次被檢舉的外資公司,並非外界想像的外資券商、或透過出具研究報告影響股價。曾銘宗表示,這家外資是一般公司,且在台規模極小,過去並沒有太大量進出股市,這次卻統包借券進行放空,且往來的都是國內大型券商,放空特定中小型股,案情有些奇特,因此金管會將先約談券商了解案情,必要時再移給檢調,進行深入的調查。

證期局初步判斷,與這家外資公司往來的券商,「明明知道客戶有些異常」,卻仍協助其統包借券放空,會先追查券商是否有相關責任。

(工商時報)
謝謝開悟大開示。

感恩蟹蟹大分析。

感謝各位大大分享。
這是從臺灣證券交易所下載的借券資料...
從6/1–7/26的借券交易部分...(3/1-5/31也很精彩,可以晚一點來看)
某委員在6/21 和 7/26分別開了2場記者會,這兩天借券分別是250張和3000張,成交的費率分別為14.35%和9%!而且已經在相對低檔的價位...很好奇,在台灣這種低利時代,誰這麼有信心借出這麼大量股票,還用這麼高利率...真的是覺得穩贏的嗎?那來的信心,真的很好奇...
這樣不知道算不算異常,公司,委員跟相關單位是不是該去查查呢...




蟹蟹0123 wrote:
雖然是三年前的新聞,...(恕刪)
慈悲的佛陀阿!
從今語意之所生,我今佛前皆懺悔!

很感恩Ann大大及蟹大老板的支持!
今天就來聊聊海外公司的治理!

1.什麼是"工繳"?説起這工繳二個字,相信在海外有工廠的公司,一定非常不陌生!我想台灣所有的公司一定是非常愛國的,這個國真的是中華民國!為什麼呢?因為台灣公司寧可在海外工廠所在地不繳稅或少繳稅,而把稅繳回台灣,這個表現就是愛國!
那如何在海外工廠所在地不繳稅或少繳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海外工廠做虧損或只賺一點錢!而這理論就是大水庫理論,也就是由台灣公司接單,海外工廠生產,那"工繳"就是給海外工廠的費用,想要海外工廠賺錢,"工繳"就給高,反之,要海外工廠做虧損,就給少少的"工繳",海外工廠的盈虧,完全由"工繳"多寡而定!
講這麼多,重點就是:如興怎會讓併進來的大陸工廠賺錢?而去大陸當繳稅大戶?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我對大家景仰的某大委員,他被離職員工用看起來不像是正確的資料,發表一些看法,我怕以後真相大白,會傷到大家對某大委員的信任度!真的請在這的鐵粉,稍稍暗示一下!

2.上市櫃公司海外工廠的興建,一定會符合正規的招標程序,如果施工完成,材料沒有用那麼多,而且是採用用多少算多少錢的方式,那麼材料少用,一定是經過審慎評估過。
試想,如果材料用越多,錢賺越多,包商那有可能不賺,除非這包商頭腦有問題!所以材料少用,絕對不是偷工減料,因為不需要幫業主省錢,一定是經過包商反應,並且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之下,經業主同意才變更設計!
説到這,我很怕大家稱讚英明神武的大委員,又被人擺一道?
真是令人擔憂!

3.如果知道大陸銀行貸款利率的人,一定都很清楚,能貸到8%的企業,算是很優質的公司,差一點的都要年息10%以上。而台灣優質企業2%左右的都有,一般普通3-5%!
試問你的子公司在大陸借8%、9%,而台灣才借4%左右,那你會跟大陸銀行?還是台灣銀行借?我想,大家一定不説二話,找利息低的借!
那子公司在大陸,又不能跟台灣銀行借,所以一定是台灣母公司跟台灣銀行借低利貸款,再依法由董事會通過用母子公司借貸,借給大陸子公司去還高利貸款,或當營運資金!
這種方式,是公司成本考量,那來淘空台灣資產錢進大陸?反而是公司沒這麼做,很可能被小股東告背信,因為公司不省錢,而去專門借利率高的,這一定是經營層有問題!
重點又來了,大陸子公司還給台灣母公司錢,還錢是不用公告的,只有財報上看的到母子公司借貸餘額!所以不是董事會一直公告母公司一直借大陸子公司錢,就是累積金額這麼多,財報真的要看詳細!
説到這,我又擔心那英明神武的大委員,又被一些訊息誤導了!
我真不希望,有一天,大委員的形象在我們大家的心中受損!

今天就講到這!如果説錯了,就請大家指導我一下!其他的,改天再說了!

慈悲的佛陀阿!
我將勤修
戒、定、慧
早日成佛利眾

阿彌陀佛
民不與官鬥!
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
大家確定目前是法治國家?
國際認證的貪汙犯都可以每天趴趴走了……
選舉要到了,為了爭取曝光,手段很兇殘的………
以上所言是南韓,沒影射台灣唷,呵~
看到開悟大的話,真的覺得深有所感,我不像開悟大懂這麼多,尤其對於如興跟玖地.
我只能針對我看到的合理與不合理提出我的看法.

如果如某委員說的,玖地的孫瑒是官二代,他的母親是人大.那我只能說,孫總還真是落漆,竟然還搞到要來掏空台灣的公司來補大陸的洞.在大陸,官二代,要搞錢應該很容易吧!怎麼搞到台灣來,自己還投了20幾億買如興股票.

我之前也遇過大陸官二代,不過他們大概都是想找台企合作,去大陸搞點機會獲特許的生意做做,因為很多大陸人還是對台灣企業有比較大的信心.但要搞錢也是在大陸搞,比較少聽到要在台灣搞錢的.

再來,開悟大講的利差,其實也是我一直想說的.如果照某委員的說法,那台灣很多人都在掏空台灣,都該抓去槍斃了.之前很多同事因為大陸房貸利率太高,所以跟台灣銀行借錢後,去大陸付房貸,這是不是也在掏空呢!

人真的要有知識,沒有也要有常識,再不然也要看看電視.不要老是用意識形態,或是用一些刻板印象來煽動人心.叫你聲國X老師,是希望至少你還能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不是造謠生事騙大眾.

到目前還沒有聽到你針對誤用財報評價,冤望淨資產少了18億的說法提出道歉...真是讓人失望...

開悟 wrote:
慈悲的佛陀阿!從今...(恕刪)
感謝開悟大與蟹大花時間無私分享所知所聞,
還有各位大大的交流討論。

商業周刊 7/26 出版 1062 期,這次專訪陳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也許有人不認同,但
小弟是認為蠻有說服力的。
  • 1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