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電第二季底帳上還有300多億現金 較去年同期少約100億
c(cash)ps接近40元
土地廠房帳面成本100多億(土地不知有無資產重估)
宏達電70元淨值與樂陞的66元看來差不多
樂陞有一半是商譽 宏達電是真實的資產
以它的技術 做中高階手機代工還是綽綽有餘的
如果能壯士斷腕 手機部門縮編 專注代工 一年一款旗艦
虧損至少能少一半
現在走購併軟體公司方向是正確的 大多是新創公司 一家了不起5億
如果能找到大廠策略聯盟 互相持股 勝算會更高
不走沒風 走了就有風
不走等死 拼死找生路
宏達電轉型的勇氣還是值得肯定的
題外話
樂陞 應收帳逾期4億 佔總應收帳1/3
股價跌破庫藏股下限 如果沒買滿
後續會很精彩
東方不辣 wrote:
我想說說 HTC ...(恕刪)
嗨!我回來了。
這幾天中秋節,帶妻小到香港玩一下,我在香港用手機上網,可以看到各位留言,但不方便打長篇回文,所以有些想法到今天才能回覆。
因為只能看不能回,所以反而讓思緒沉澱,更加有些新的啟發。
我最想回的,就是東方不辣大大這篇發文,以下我絕對沒有酸您或炮您之類的意思,只是您的這段話讓我想了很多,這篇是給所有作多、作空、甚至是路人看的心得。
我們來聊一個話題:
宏達電是間好公司嗎?
這問題太廣了,所以我們用三個角度,來剖析這間公司。這三個角度分別是:
1. 使用者:就是買htc產品的人。
2. 長期投資者:也就是股東,這是我依據網路上截取下來對於「投資者」的定義:投資者付出的是資本,承擔的是商業風險,收取的是盈利,從經濟學的角度,投資者關心的是投資回報率,重視的是風險管理。
3. 短線投機者:定義如下:投機者只追求利潤,甘願冒任何風險,他們更不會考慮價值規律的存在。只要認為所買入的目標會在某種因素的作用下上漲(比如炒作),就會堅決買入,以期從中獲取利潤,而不管其未來的價格是否合理。或者照我之前的說法:從價格波動中試圖取得利潤。
一、以「使用者」的觀點而言:
宏達電曾經是個好公司,但目前在沉淪中。這不是我空口說白話,我依據的是mobile01上htc版的狀況,現在其手機最被人詬病的兩大問題就是:低規高價、及維修狀況不佳。當然有人會說01上有三星的人在黑他,但我看到的真的是其整體討論熱度及市占皆下降。
可是這無所謂,對於喜歡他這品牌的消費者來說,可以不用管別人怎麼講,但品牌愛用者,不等於投資他股票。所以我個人是完全不在這版上談論其產品好壞,甚至我在這上百篇發言中,只有一次提到我現在是用htc手機;我用什麼手機,跟我能否從資本市場上賺取其利潤,是兩回事。
當然,還有vive的愛好者,有人用了vive,覺得他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VR裝置,因此投資宏達電。這點,我覺得就是混淆了「使用者」和「投資者」兩者的觀點。下段我會再說明。
二、以「投資者」的觀點而言:
接續上面講的。書上說,巴菲特愛喝可口可樂,所以投資可口可樂賺大錢,這點我想所有人都知道。但這個論述,少了中間一大段,巴菲特愛喝可口可樂,所以去研究這公司的基本面和財報,發現可以投資,所以投資賺大錢。
那請問,現在的宏達電,那一點符合巴菲特投資法則?光沒獲利這點,ROE這麼差,大概就被打槍了。
更重要的是,現在宏達電花大錢去投資vive,對使用者是好事,因為其可以享受到最好的VR體驗,但對投資者來說就未必,因為到目前為止,股東還沒看到公司有獲利,萬一VR獲利不如預期,而手機事業又節節敗退,請問要如何對股東交待?
還有,請問這公司,對股東好嗎?
姑且不論股價從千元崩落下來,害股東損失慘重,光公司用VR這話題來炒作股價,就讓人覺得很差。
二月底三月初,那波飆漲就是靠vive的話題,炒上130。然後股價下跌,市場又發出了vive可能無法幫助太多營收的消息,就開始下跌。跌落到60元時,外資看壞,公司用股東的錢買股票(庫藏股),然後又開始上漲,頓時間vive又變成靈丹妙藥,我看這新聞的進展,才二、三個月的時間,風向可以從看多轉成看空,一會又再反轉看多,這樣搞,股東們會得精神分裂吧!當他股東好嗎?
再者,一個好的公司,是否應該讓其股東完全了解其經營前景呢?
這公司,自一、二年前,王雪紅重掌經營權後,就不再發佈營業預期及展望。然後每次法說就爆營收利空,但為了給人希望,又把明天講得很好。
或許他沒這麼做,股價早就跌到30-50元以下,但我說了,現在是以「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報喜不報憂,對股東是好事嗎?如果沒有這麼說,或許很多人在之前就停止投資出場了,不致於之後會損失慘重。
上面講的大家都知道了,那我現在來提一個概念--「放空型巴菲特」投資人。
網上隨便抄一段所謂的「巴菲特選股理念」:
1. 選擇安全的企業 ( 比較不可能倒的大公司或傳產 )
2. 避開自己不了解的產業
3. 找出產業中「龍頭股」
4. 再搭配「價值投資法」,當股價滑落到遠低於真實價值時,集中持股,作長線投資「買進」
如果我把上面這段重要關鍵替換一下,便成了:
1. 選擇危險的企業(財報及營收不佳),
2. 避開自己不了解的產業(但手機大家都在用所以算了解吧!)
3. 找出產業中「日落西山股」
4. 再搭配「價值投資法」,當股價飆漲到遠高於真實價值時,集中持股,作長線投資「放空」
請問,現在的宏達電,是否符合「放空型巴菲特」的概念?
所以,在這篇討論串中,有的網友是以定期定額的概念,在放空宏達電,我這裡講的,應該就是其放空原則,就是看其會逐漸走下坡。
不過,給「放空型巴菲特」投資人的建議是,如果其營業前景沒變,但股價過渡飆漲,應該要很高興才對,因為這樣可以空更高的價位,獲利更多。
但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害怕,所以真正「放空型巴菲特」的投資人很少數,屬於超級藝高人膽大,小弟在此公開說明,我不是,我是下面要說的第三種人--投機者。
三、以「投機者」的觀點而言:
因為宏達電的股價會大漲大跌,所以對投機者而言,這是一間很棒的公司。投機者要的就是波動,波動越大,他越有機會能從中去獲取利益。有誰會去當沖什麼「中華電」、「華票」等投資型股票?投機者愛玩的就是這種投機股。
當然,你從中有獲利,就會更愛;但若從中虧損,那就會由愛轉恨,所以宏達電就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股票。
這幾天,有個討論串也蠻熱門的,就是「為何很多人很愛做空股票;不明白」,當中有段寫到「20塊股票可以漲到80塊,你抱得住,你可以賺四倍。80塊股票,給你空到剩1塊下市,你只賺一倍。」
這句話完全沒錯,只是這是以「投資者的觀點而言」。對投機者而言,他要的是從波動中獲取利潤,所以當趨勢走多便作多,趨勢轉空便作空。
比如說現在台股9000點,在操作大台的人,會因為「台股上漲可以漲到一萬、二萬、三萬點,賺10%、100%甚至200%;但跌時最多賺9000點,賺100%,所以就去作多嗎?」
操作台指的人,看的不過就是從9000點跌落到8500點,他可以賺或賠500點;若漲到9200點,他會賺或賠200點,他看得是當中的差價獲利,而不是算那漲跌幾%。更重要的是他用槓桿操作,賺賠不是用簡單幾個百分比在算的。
那我問一個問題:在這「投資與理財」版上,大部分的人抱持的心態是「投資者」還是「投機者」?
如果你不是買進要跟他成長到天荒地老、或放空直至他下市再見的人,大部分的心態還是投機客,就是想賺那幾元或幾十元的差價。
所以真正的投機客,在看宏達電,心中應該要先無多空想法。他是去尋找影響價格波動的因素,跟隨波動軌跡,去獲取利潤。
那這股票的波動因素是什麼?這討論串開頭第一篇就說了:籌碼。
看消息面操作的,是找錯其波動因素。
而看基本面操作的,應該是「投資人」,不過,我廣義的投資,包括放空。
這篇討論串到現在三個多月了,各位看到了一個完美的投機客誕生了嗎?
我沒有厚臉皮到指自己,我說的是大摩。
二月到三月,作多,賺70幾到130這段。
三月中後股價下跌,開始賣光。
到五月下旬股價在60元低點又作多大買,到90幾元賣光再賺一波。
當跌落到80幾元時趨勢轉空,便放空要再賺。
這才是真正的投機客。
而我不是,因為我很難突破要作多宏達電這個心理障礙。
寫到這邊,已經快三千字了,但話還沒完,果然很久沒說話很悶。
下面是結論,也是真正重點。
各位若認同我說的這三種不同觀點,那就會發現在這版上,很多關於投資/投機宏達電的爭論,都是來自於用錯誤的觀點來作不合理的期待。
像是因為覺得vive很棒就作多,那是以使用者的角度,來期盼投資者或投機者的獲利。
又如之前從60漲到100時,空方損失慘重,認為應該不值這股價,但又很恨空不下去。這就是以「投資者」的角度來期待「投機者」的獲利。
就像上面說的,你真的是投資者(我指的是「放空型巴菲特」),看財報看營收的,那你應該要很高興,還要加碼大力空才對啊!
我寫這麼多,不是叫大家都來放空,而是讓大家了解何謂「投資」與「投機」。
這段時間來,受我所拜的這位精神導師--大摩的影響,或許有一天,我也會跟著他作多。
因為我知道,我是個投機客。
我覺得,今天寫得這篇觀念,勝過我之前所有的籌碼分析。重要到我把它放到首頁第一篇中,希望各位也能有所啟發。
也歡迎各位指教。
對了,晚點再附籌碼分析,如果還有力氣的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