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7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月經文前面問過很多次,講過很多次了,寫太多次,會被嫌內容重複,以後別再問了,)

2015年下半年報價大跌的原因

1,中國發展需求放緩, 沙烏地阿拉伯為了打擊美國頁岩油搶市,發動價格戰,國際原油從$1xx,在2014年中,油價開始下跌,2016/1月跌到只剩$26. 國際原物料也大跌,中南美洲,俄羅斯一堆原物料出口國經濟出問題,歐元也大跌.很多國家消費力緊縮. 只剩中國,東南亞和美國消費仍然強勁.

2.中國面板業剛崛起,急得要卡位站穩市場地位,國家給予大量金援補貼,中國業者初生之犢,不畏虎,字典裡不知什麼叫著虧本賠錢.以為有中國內需市場和國家補助當靠山,就能一本萬利,大膽殺價搶市.

3. 研調誇大中國產能的規模,表示從2015年~ 2018年全球產能嚴重過剩,嚇壞面板業者和整機彩電業者.盆董也是研調報告的信徒.並且看到三星砍單,馬上帶頭大喊秋冬來了,低價出清庫存.

4. 國際各彩電業者 相信全球經濟悲觀的氣氛和研調誇大的報告,以為面板報價即將崩盤持續多年,彩電業者從2015/7月開始積極降低庫存,避免跌價損失,砍單不買料,面板業者急得出清庫存,被迫降價求售,價格呈現跳水式崩盤.

5. 彩電業者撿到便宜的面板大力降價促銷,養大消費者的胃口,電視越買越大台.

6. 報價失控跌破現金成本價,連有中國內需市場和國家補助當靠山的大陸業者,也開始嚴重虧損. 大陸業者終於嘗過人生第一次面板崩盤的滋味,痛定思痛,從2015/12,破例開始減產,拉抬報價. 韓國業者和群創也開始減產. 只有友達仍傻傻地全力滿載加班運轉,賠本滿足客戶需求.

7. 市場並沒有研調所言那麼悲觀,大尺寸化造成面積需求增長快速,2016/1月彩電業者,開始發現庫存水位嚴重不足,急得向面板廠要求補貨. 三星甚至花大錢,讓面板從海運改成 運費高昂的空運,才來得及捕貨.

8. 彩電業者開始排隊跪求面板廠給貨,過去帶頭殺價的京東方,變成京東方帶頭喊漲,短短幾個月一口氣把主流的32"報價從虧損的$48,拉高到$75成本之上.彩電業者庫存不足,也只能任其宰割.

9. 全球面板產能嚴重不足,並非研調所稱嚴重供過於求,40",43" 價格飆漲,從$80半年內飆到$140以上.

10,面板報價呈現跳水式崩盤,只持續了短短6個月,就開始反彈走揚15個月,40"價格甚至超越前波高點,跌破原先看空的研調和盆董的眼鏡.

==============

2017年Q2為什麼報價還沒跌?

1. 消費者眼睛被寵壞了,開始追求大尺寸,超高畫質,造成面板廠 切割出貨量快速下降,良率也變差 京東方新產能大增,出貨量反而減少15%~30%

2. 油價,鋼價,全球原物料回漲走穩,原物料出口大國,俄羅斯,印尼,巴西拉丁美洲,消費力恢復. 全球電視產能仍處於不足狀態

3. 研調早在2016年Q4,又開始喊狼來了,報價要轉弱了,但這次沒人要相信,不敢再亂砍單,清庫存,反而急著搶貨備庫存,

4. 韓國業者有了更賺錢的OLED事業,技術和成本遙遙領先大陸業者,且韓國本地薪資成本和物價高昂,決定逐步減產關閉韓國境內LCD舊廠,擺脫大陸糾纏.

5. 大陸新廠量產的速度,未來3年,仍趕不上市場大尺寸需求和韓國關廠的速度.

6. 手機面板報價高,利潤好.但面積小,需求只佔 全球面板產能的7%, 就算 大陸韓國這兩年在手機 LTPS和 OLED產能瘋狂擴產,對整體LCD產能波動影響不大
且井水不犯河水,手機和電視面板是不同的技術和產線, 就算現在供過於求,價格崩盤.也不致於影響電視面板.
友達手機面板業務只佔營收4%,影響不大,只是昆山新廠,剛出生就淪落到手機面板殺戮戰場,比較頭痛.

7.大陸業者已經快超越韓國,成為全球LCD龍頭,韓國逐步退出LCD市場,中國漸漸取得市場主導權和議價權,技術和品質也大有提升,不須像過去靠瘋狂殺價追趕韓廠.
大陸政府開始減少補貼,大陸業者得要自力耕生,嚴格調控產能,極力守住市場價格,本業才能獲利. 大陸銀行仍有幾兆的借款,等著大陸業者還款.


pqaf wrote:
(月經文前面問過很...(恕刪)


原來還有這樣的歷史

a11611g wrote:
其實目前會買友達的...(恕刪)


目前來說..全球面板需求成長是大於產能成長的
所以價錢就算跌..也是小跌..不至於崩盤
然後友達跟群創都在往大尺寸發展了..整體出貨變少..但是面積增加
目前產能滿載..出貨變少是因為有些轉去庫存..友達有疑問的是庫存有的是有問題的
今年整體來說算好

目前來說外資空太大了..短時間可能還會跌吧
只能怪說台灣的玩法是越爛越噴
群創跟友達賺太多了..所以只能往下走



愛木 wrote:
上漲線型已被破壞,...有些人要人家跟股票談戀愛、要人家不要賣,也許才另有所圖....
下面還剩11.3塊有撐,跌破後下看10塊,我已在今日小賠出場。...(恕刪)


聽到愛木樣說...我從此不在這個樓發言~

如果一位流浪漢懷疑我給他200元是貪圖他的美貌...我寧可存在銀行沒有利息.
pqaf wrote:
借劵需要提供140%擔保品,雙虎的205萬張借劵,花了347億的擔保品,手骨真粗...已賣掉138萬張,大概拿回170億本錢....(恕刪)


請教P大,
所以規則是,借券時要140%的擔保品,
但真的借券賣出時的錢,會返回空方的帳戶?

所以所以真的賣出後,實際付出的擔保品的支出反而只剩40%而己囉?
如果我的理解是對吧,那這條還真的非常不合理,憑什麼比融券的保證金還少呢?最起碼這2種券空的擔保額度要相同吧....

要不就降低融券的保證金,要不就立刻拉高借券又賣出的最終保證金才對吧...這樣我們被坑殺也才甘願

不知道台灣政府還管這個嗎?還是要證監會來管了...
Linkman wrote:
聽到愛木樣說...我...(恕刪)

Linkman大
別這樣
希望你繼續發言
我很欣賞你耶
禮拜二殺這麼慘
你還用融資加碼
真的超狂
代表你對友達真的很有信心
我老婆問我:為什麼你又在跪著看手機了?

我個人的看法
買股票就跟談戀愛一樣
只要他是好公司
就是要一直
報警處理
抱緊處理
抱緊處理才有機會賺到大錢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

所以就跟V大講得一樣
信心真的很重要
我個人是非常有信心啦
就算現在一直被甩耳光
巴到我不要不要的
某位學長有說過
每個禮拜一到禮拜五的08:30~13:30
都要被友達的股價霸凌(從08:30試搓合就開始霸凌了)
週末休息兩天後
又要繼續被霸凌五天
週而復始,萬象更新

我的信心不減反增
反而愈來愈興奮

看到P大又把這幾年面板報價的故事整理出來
我老婆問我:你每天都在跪,到底是在跪什麼?
馬上把文章截圖珍藏到自己的手機裡面
外豬花不少錢養公司門神,每個月幾萬元就能拿到一手資料,
去年這時間外豬瘋狂天天大買,之後面板報價持續漲不停
從今年開始大賣,再幾個月大家就知道為什麼要大賣原因
面板這種大型股,每次大漲都需要外資的買盤,基本面都是各位主觀的看法,手中持有的也許不用殺低,加碼單應再等等,散戶有多少錢跟外資對作,尤其不要用融資。


天天禮拜六 wrote:
請教P大,所以規則...(恕刪)

借券要準備140%擔保品

散戶「融券賣出」無法拿回賣出的金額,必須100%放在劵商做擔保金 ,所以基本上放空股票就是準備90%保證金
另外仍有融券手續費萬分之八

所以融劵原始維持率高達190%,距離最低維持率130% 有段距離,不容易被追繳保證金
融劵在股東會前,除息前,要強迫回補

----------------------------------

法人或散戶「借券賣出」雖然需要準備140%擔保品 但賣出股票所得回的股款 是自行運用
所以扣完後大約真正拿出去的的保證金 大約40%

所以借劵原始維持率只有140%,距離最低維持率120% 很近,很容易有被追繳擔保品 或 被迫了結借券部位的風險
另外,借券人所提供之有價證券擔保品需每日進行洗價,如有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導致擔保品比率降至擔保維持率以下時,借券人將有被追繳的風險


借劵方式有分競價和議借方式.

競價方式: 出借人 有權 隨時要求 借劵人提前還劵(Recall),若借券人無現卷可還時,需至市場再借入或買回以供還券這也是個市場價格或流動性風險.

議借方式: 看雙方議借時的約定 或劵商的規則訂定, 有的可隨時要求提前還劵,有的須經借劵人同意

Linkman wrote:
聽到愛木樣說......(恕刪)


股市本來就是會有不同的看法才會有成交,Linkman兄有想法還是希望能多發表。

相較於幾年前面板報價跳水式崩跌,如今時空環境不同,再發生的機率甚低,外資見獵心喜以為歷史將再重演先賣先贏,甚至營造恐慌氛圍,趁友達四月營收月減10%打壓。其實2月早有港商麥格理建議作空友達,但隔了三個月才有機會下手,試問,下半年的旺季即將到來,如果報價只是微跌,甚至不跌,那到時回補的力道會有多大?面板廠目前暴利的狀態當然不可能是常態,但要說面板廠的冬天又要來了,是不是也太牽強?即便友達今年樂觀的看待可以賺4元,明年減半為2元好了,對照目前的股價,不值嗎?
  • 38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