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liu5358 wrote:
+1 沒錯能賺1.8...(恕刪)
timliu5358 wrote:
+1 沒錯能賺1.8...(恕刪)
果然是看錯欄位了。修改一下。
________
法說會上說第一季應該是谷底,所以不見得能用平均來算吧?
我剛才再翻了一下法說會簡報。2014年的營業淨利+折舊攤銷是790.68億。如果營業淨利是221.65億,這代表去年折舊是569.03億。如果今年的折舊低於500億,再假設今年賺錢水準比照去年,有機會多出70億淨利。
《光電股》友達:今年營運逐季高,資本支出400億元
2015/01/29 14:55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友達 (2409) 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總經理彭(又又)浪表示,第一季由於相對淡季,會是今年營運谷底,後續將逐季向上。整體來看,今年面板產業還是健康的一年,友達將啟動后里8.5代廠及昆山6代廠的擴產計畫,今年資本支出將大幅擴增至400億元。
彭(又又)浪指出,2014年友達不但連續兩年獲利,也創下2008年以來最好的成績,本業連七季獲利。展望2015年,除了油價下跌刺激消費等因素外,大尺寸電視需求在高解析度及換機潮帶動,加上新興國家平面電視及智慧手機需求,面板產業仍會是供需健康的一年。
友達第一季由於相對淡季,加上工廠歲修及農曆春節影響,預估大尺寸出貨單位季減7~13%,平均出貨單價持平;中小尺寸也是淡季,出貨量季減4~9%,第一季產能利用率維持跟去年第四季93%水準。
友達也啟動擴產計畫,后里的8.5代廠預計每月增加2.5萬~3萬片產能,新產能預計2016年開出,因應擴產計畫,也將在台灣招募1500名員工。另外,昆山6代廠LTPS產能預計2016年開出,今年的資本支出將由去年170億元倍增至400億元,2016年也預估維持在這個水準。折舊攤銷今年預估接近500億元。
但Q4稅後卻只剩 65.7億,劣於Q3 的 73億
法人提問 為什麼 AUO第四季的稅額如此高? 以後是否為常態?
AUO 回答說: 因為這是合併報表的損益,裡面包含了全球50幾家的子公司,每家子公司根據他自己狀況,以最保守的方式,預先 估列可能的所得稅....未來每季的狀況不同,報表中的稅額提列數字也會差異很大,無法單純用Q4的情況來推估其他季度.pc#51
=========
(79.3-65.7)/79.3 = 17.1% 所得稅率.
這次的所得稅費用是保守性的預估提列,並非以後的常態.
若以法說中,公司方面樂觀審慎的看待今年AUO發展,我個人推估 2015每季若能維持Q4的獲利水準,今年稅後獲利可能還有 $2.4, 股價似乎還有上漲空間.
今年Q1仍會繼續小額獲利,絕不至於像去年Q1只做到損益兩平.
況且,今年折舊比去年少了70億,這70億可增加今年的營業毛利數字,相當於額外多了今年一整季的獲利.
等於今年有五季的獲利貢獻,0.62 x 5= $3.1...

但今年的反托拉斯罰款會吃掉部分獲利.
timliu5358 wrote:
+1 沒錯能賺1.83已經很不錯了! 很多上市公司整年賺不到1.5股價都在2-30一狗票呢! ...(恕刪)
散戶的心理以及對產業的理解很奇怪。舉例而言,acer主力的PC產業已趨成熟,而且對岸聯想遙遙領先,smart phone及wearable更不用說了,未來的成長性不知在哪?acer前幾年也是大虧特虧,今年總算轉虧為盈,但截至Q3的EPS也不過0.42,而且今年還不會配息!儘管如此,散戶對acer卻可捧場上20元,但是對已連續兩年復甦且獲利成長的面板產業卻是多所遲疑。不過大概也得如此友達籌碼才能相對乾淨。
宏碁轉盈 施振榮:儘快恢復配息
2015-01-29 19:25:05 中央社 台北29日電
宏碁去年營運回穩,可望終結連續3年虧損,正式轉虧為盈,榮譽董事長施振榮今天表示,去年賺的錢有限,今年還不會配息,希望儘快恢復配息,照顧股東權益。
宏碁前年底啟動變革,確立朝自建雲(BYOC)發展的願景,轉型成為「硬體+軟體+服務」的公司,並找來在科技業有豐富資歷的陳俊聖擔任全球總裁暨執行長,帶領宏碁轉型。
經過1年的調整,宏碁營運已穩定下來,去年可望終結連續3年虧損,正式轉虧為盈。
施振榮今天出席國藝會「耕耘」記者會,會前接受媒體採訪,有媒體詢及今年是否會配息?施振榮說,去年賺的錢有限,今年不會配發股利,希望儘快恢復配息,照顧股東權益,達到利益平衡。
對於宏碁負責江蕙加場演唱會售票,引發網友抱怨連連,施振榮說,宏碁的售票平台雖然做了10幾年,但對於如何處理秒殺的問題沒有經驗。
他說,這次售票有2個地方沒有做好,一個是沒有提醒消費者重填志願單,一個是網路服務提供者(ISP)的巷道卡住,好心但不夠貼心。但他仍對宏碁售票系統做到公平、公正給予高度肯定。
施振榮也對售票秒殺的方式提出質疑,他認為公平很重要,為了更公平,用樂透彩(抽籤)的模式不是很快嗎?售票的思維應該轉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