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九個月,看來此版有復活的需要。美國週二國會將討論「半導體補助方案」,目前,法案訂定的限制是,如果企業獲得補助在美建廠,10年內禁止擴大在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製造業務,但可以繼續在投資於「傳統」晶片製造,關於「傳統」一詞的定義則未確定。2020/6至2024年建置,補助40%;2025年上限30%;2026年上限20%;2027年廢止。台積電在中國大陸佔1%, 三星30%,Intel26%。壁壘分明的時代。****「經濟」數據顯示,台積上海營收去年占比僅約1%,上海與南京廠去年獲利約200億元在去年獲利超過5100億元而言,占比約3%。若以客戶總部所在區域區分,2021年中國大陸區域營收占比約一成,較2020年17%下降。北美營收則增至65%。至於英特爾、三星除了近期在美國擴產或投資收購,近年也在中國大陸則分別擴充封測、NAND flash記憶體等,Gartner等分析數據顯示,三星集團去年半導體約逾730億美元,業界推估約30%來自中國大陸廠營收貢獻。另外,據英特爾財報2021中國大陸營收成長至211億美元以上仍居最大貢獻並在該年度營收占比約26%。
台灣早半年成立台大,清大,陽明交大吉成大,四大半導體學院。 韓國規劃規模更大,10年內從業人員被增。半導體是產業前圖,無庸懷疑。****「自由」韓國教育部長朴順愛週二(19日)表示,韓國計劃在未來10年內培養15萬名半導體人才,藉此幫助韓國保持在晶片製造上的競爭優勢,以及解決國內晶片製造商面臨的人手短缺困境。《韓聯社》報導,朴順愛和韓國財政部、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門,一起宣布了一系列半導體勞動力培育計劃。在該計劃的推行下,韓國政府將放寬大學錄取配額以及其他規定,目標是要在2032年時,把韓國半導體人才,從17.7萬人增加到約30.4萬人。舉例來說,在確保教師能負擔的狀況下,韓國政府將允許大學新開設或擴大半導體相關課程。此外,對於半導體領域的教師要求也放寬,並指定20所大學和研究所為半導體專門機構。韓國教育部估計,在這些措施之下,韓國職業高中、大學和研究所等半導體相關教育,每年招生人數將增加5700人。
weber2654 wrote:台積電在中國大陸佔1%, 三星30%,Intel26%。 這應該不能這樣區分.......台積電只有上游晶圓廠, 三星在大陸有 DRAM廠, Intel 有封測廠......營收差別很大其實我覺得重點在"但可以繼續在投資於「傳統」晶片製造,關於「傳統」一詞的定義則未確定"這句話上.......如果「傳統」指的是 DUV, 先進指的是EUV........那這件事就有點好玩.......1. 對於台積電大陸, 原則上根本沒差, 十年內台積電原本就不會在大陸量產N5以下晶片........DUV 極致可以做到N7, 台積電未來十年在大陸慢慢玩28奈米, 然後一些客戶進步到14奈米, 原則上就夠大陸本土 IC 使用了, 先進製程跟現在一樣投台灣就好2. Intel......會有點影響, 畢竟現在Intel只靠DUV生產, 未來EUV無法進入大陸生產3. 三星.....我認為最慘的會是三星, 因為三星有龐大的DRAM製造在大陸, 未來1z製程要用到 EUV, EUV無法進入大陸, 難道三星未來十年只能用 DUV 來製造 DRAM?這樣DDR6 做得出來嗎?
看來是難成事了。「經濟」英特爾(Intel)業績遠不如預期,不僅上季意外出現虧損,還調降全年業績展望,反映個人電腦(PC)買氣衰減,產品出貨也延遲。英特爾盤後股價應聲崩跌多達12%。英特爾周四表示,第2季營收下降22%至153億美元,遠不如市場原估的180億美元,且創下逾十年來最大衰減,淨損4.54億美元,而上年同期淨利57.5億美元。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表示 ,資料中心用新晶片推出延遲,而供應鏈持續出狀況加劇PC的疲弱之勢。他在新聞稿中說,「本季業績低於我們為公司和股東設定的標準。我們感到失望。」基辛格在法說會中解釋,英特爾業績不如預期主要受到經濟的拖累,而未能按進度推出更好的產品也有影響。不過他接受訪問時強調:「我十年來未見如此水準的庫存,我深信這已是底部。」英特爾的PC晶片事業營收下降25%至77億美元,資料中心用晶片業額營收下降16%,至46億美元。英特爾也表示 ,本季營收料在150億到160億美元左右,不如華爾街預估180億美元以上。全年而言,營收料在650億美元至680億美元之間,不如原估的760億美元。基辛格解釋 ,英特爾目前訂單低如終端市場消費狀況,這表示訂單不久勢必會隨去化庫存後反彈。
weber2654 wrote:看來是難成事了。「經(恕刪) 事實證明這個基辛格只是個嘴砲王 又要美國政府補助,又要去中國設廠,這種完全不合邏輯的幹話都講得出來 如果延續前任總裁和台積電強力合作的政策,或許現在也不會這麼慘 何時下台?
KingDavid520 wrote:事實證明這個基辛格只(恕刪) 美國CEO的報酬常隨市值增減而調整,不知今年薪資如何?『Pat Gelsinger 2021 年薪資 1.786 億美元中,股票獎勵占近 79%,尤其一次性員工股票獎勵金額就高達 1.1 億美元。』研發出身的經營能力可能較欠缺。***(自由)超微半導體(AMD)週五(29日)股價上漲逾3%,使其市值達到1530億美元,已超過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後者股價在財報未達預期後暴跌近9%。根據《CNBC》報導,英特爾週五股價跌8.56%,此前一天該公司的財報未能達到獲利預期,營收也出現下滑,使其市值降至1480億美元,已落後AMD。這種轉變主要是象徵性的,標誌著PC和伺服器晶片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台積電獲利驚艷,前三季已到27.79元,比益比近十。待法說會後,來看看未來展望。『預期2022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將介於199~207億美元,季減1.6%至季增2.4%、年增26.5~31.6%。在假設新台幣兌美元平均匯率31.5元狀況下,毛利率預期介於59.5~61.5%、營益率介於49~51%。以上述財測及新台幣匯率假設推算,台積電受惠新台幣貶值助攻,第四季合併營收估落於6268.5~6520.5億元,約季增2.2~6.4%、年增達43~48.8%,連10季改寫新高,毛利率及營益率則可望持穩高檔,力拚較第三季60.43%、50.61%再向上創高。』*****【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2330)今(13)日召開線上法說,公布2022年第三季毛利率、營益率分創60.4%、50.6%新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808.66億元,季增達18.5%、年增達79.7%,每股盈餘(EPS)達10.83元,連5季改寫歷史新高。累計台積電前三季自結合併營收1.63兆元、年增達42.56%,營業利益7962.38億元、年增達70.42%,毛利率58.54%、營益率48.6%,優於去年同期51.23%、40.6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7206.26億元、年增達67.47%,每股盈餘27.79元,全數提前改寫年度新高。台積電2022年第三季自結合併營收6131.42億元,季增達14.8%、年增達47.9%,連9季改寫新高,表現優於財測預期的季增10.1~14.5%。若以美元計算,第三季營收為202.3億美元,季增達11.4%、年增達35.9%,符合財測預期的198~206億元。台積電第三季營業利益3103.24億元,季增達18.4%、年增達81.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808.66億元,季增達18.5%、年增達79.7%,每股盈餘達10.83元,全數改寫新高。毛利率60.4%、營益率50.6%亦雙創新高,優於財測預期的57.5~59.5%及47~49%。台積電表示,5奈米、7奈米製程出貨分占第三季晶元銷售金額的28%及26%,使整體先進製程營升達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54%。應用方面,以智慧手機及高速運算(HPC)分占41%、39%為主,營收成長則以物聯網季增達33%、智慧手機季增25%最強。
weber2654 wrote:台積電獲利驚艷,前三季已到27.79元,比益比近十。 我比較想知道.....台積電有規劃提高現金股利嗎?2022Q1~Q3 EPS=27.79.......雖然Q4營收約等於Q3, 把 EPS當成跟Q2一樣9.14好了......預估全年EPS=36.93台積電合理至少應該拿50%約18元出來當股利吧?每一季股利至少要4.5元............總是發2.75元, 太不夠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