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

{{{實踐財富價值}}} 年近半百 何得何能~

kcc16896 wrote:
沒想到連兄對模型也有收藏跟愛好!

相當驚人的收藏,謝謝分享!

早年知識,語言不通,科技與技術不如現在先進,組裝一套模型車,花的時間跟精力可真不少,電池續航力也不長,得到的卻是滿滿的成就感,知識跟經驗!

現在網路發達,要什麼,有什麼,玩個遙控車,連組裝都幫你做好!電競,手遊,網購,線上支付無不影響現今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年輕人跟下一代的教育!

連兄如何看待科技進步對下一代的影響?

另外請教連兄如何看待中美科技業(FB, Amazon vs 微信,微博,淘寶)分庭抗禮,以及其對未來全球的影響?



你好 關係企業是全國最大供應商 所以我收藏是合法化

不像絕大多數人 要收藏甚麼 要躲躲藏藏 怕被老婆逮 怕被家人罵

現在小孩只有學齡前還有玩具需求

一旦接觸手機餵養 立刻沉迷 陶醉

就像現在朋友家庭聚會 不是寒暄一下 就開始各滑手機

看手機哈哈大笑 面對面卻無言

FB是全球最大虛擬國度 許多革命靠其串聯 難怪被許多國家禁止

阿里巴巴要成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

當初就是靠掏寶 找到獲利模式

又依此模式創立金服 克服金流 打敗亞馬遜

中美兩國 幅員大 人口多 流量夠

自己關門自己玩 都可支撐

更何況 企圖心強 挾著資金 擴張世界 直接席捲全球

大陸在民生應用科技 已經超越美國

例如高鐵建構覆蓋率 基礎建設規模與速度 消費支付

感應 逼逼 嘟嘟 刷臉

消費者不像傳統付錢 沒有痛感 輕易透支消費

所謂543密碼 5G 工業4.0 電動車3系列周邊運用

以後AI搭配大數據和辨識系統

通缉犯一上街 就被天羅地網掃描 立刻通報最近員警 予以逮捕

車子全自動駕駛 車輛還可彼此溝通交換訊息 做適當處置

想要自駕 掃描眼膜 指紋 呵氣 有酒精反應 都發動不了 並立刻通報備查

許多人類基礎工作 都會被取代

當然國內也可繼續用法令保護 拒絕進步 繼續鎖國

外國天翻地覆翻轉 都可無關

看山 看水 看風景

以上說明~






歐洲國際發貨倉庫 這只是冰山一角

所有全球限量 絕版 獨一無二 已先把玩 看過太多 就只是生意玩玩 沒有專心~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獻醜下 前樓有提 VOO

VOO 是美國卷商 Vanguard 的ETF產品 追蹤標普500指數 年維持費0.04% 大多時購買無購買費用 是維持費用低的ETF 用指數存錢投資 已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資金回報率高

如要每六年資產加倍 用72除以6 需有年12%的複利率 如每五年加倍 72除以5 需年14.4%複利 普通人較難辦到
kevinhsu888 wrote:
連大您好,
幾個月前有幸閱讀此樓,感謝連大的分享生活觀及投資心態,獲益良多
斗膽請教些問題
如果明晨fed縮表確立,在國際間的高收債違約率是否會昇高,小弟的理解很多是垃圾債借新還舊
弟現在45歲預計50左右退出職場,因任職的電信產業高壓工作,且內部有年紀kpi要求不可能做到退休
且健康都受到影響,偶有同事出現重大健康事件及過勞死等。目前也在規劃被動收益希望能早日財務自由
多年來只有股票投資經驗未接觸基金,所以最近接觸基金發現可以研究的內容比股票少很多,但基金家數非常多
主要的內容皆為方向 如債券、股票、股債、貨幣、能源型式等等,投入幣別、區域、國家、管理公司、資金規模等差異
多年來的投資、存款及今年出清房產投資暫時可動用資金約1500萬,非借貸且幾年內都可不抽回它用。住家及車皆無貸款
因預期美國熱錢要退場,今年下半投資轉為保守,第一批資金以美金方式投資1/3進入印度債基 7%收益 月配
尚有2/3正在找是否有穩定高利標地或方向,弟的學長建議前進大陸作P2P高利10%以上
弟保守暫時未有動作,家中尚有二位女兒還在小學階段,平時也需接送
想請教連大,能否給小弟一些建議指導~ 感謝 祝平安健康


你好

FED這次對利率和縮表採取截然不同策略

加息看經濟數據 何時加 加多少是摸着石頭過河

對於年底前縮表 卻提供了 時間表和路線圖

縮表具體做法是 從每月到期的國債和 抵押證券本金中 抽走合共100億美元不再投資

然後每季再增加100億美元 直至每月上限增至500億美元

若要縮到預期 需4至5年時間

所以 縮表明確清晰 避免市場誤解

這樣做是急於將貨幣政策正常化 要去槓桿 抑止泡沫 將非常規QE慢慢扭轉過來

提出明確縮表路線圖 則因縮表是史無前例 為免市場誤解

有必要提出一份清晰退市計劃

讓市場知道未來縮表是循序漸進和可預期的 盡量避免不必要震盪

所以是 鷹中帶鴿

FED決策依據是失業與通膨倆者之間關係

當失業高 通膨就低 失業低 通膨就高

5月美失業率看到4.3

6月來到4.4

但也低於自然失業率4.6

但通膨不升反降

改變了飛利浦曲線所主張關係的逆轉

讓原來的依據 產生了不解

所以葉倫 只能用這種方式

強調升息方向不變 但觀察時間拉長

所以解讀完了官方心態

再來就是看市場心態與看法

金融商品會跌 只有兩種因素 實質影響 跟信心不足

債會不會跌 牽扯到國家與投資標的

新興國家買的是政府公債 其他州別國家買的是公司債

而會操作的 利用利率交換合約 以支付長期固定利率

收取浮動利率方式 達到放空效果

並藉由遠期外匯合約賣出弱勢貨幣 買進強勢貨幣

分享各種經濟體貨幣政策不同所締造的落差機會

再來分析你

要50退休 只剩5年 未來的55年還要夾雜兩位小孩至少還有10年以上的照顧

所以我之前已說 除了要存量 還要有流量

前文也有類似案例 我也提到

要買壽險 意外險 癌症險 一年一期便宜保費的 先保風險缺口

所以你剩下1千萬 P2P打消念頭

只要200萬定期定額分別買5檔價值型雞蛋水餃股就可

另外挪出200萬也是定期定額買USD高收債既可

200萬陸續買USD 存定存待扣

200萬買躉繳儲蓄險 等這些扣完拿出來用

最後200萬 拆成4筆 存全國最高定存就可

以備不時之需

等這些扣完 你每年每月分配下來 至少有點規模了

就可再用這些配息 股利 不斷轉入

去開啟另一個循環 達到加倍複利效果

另外夫人與你年齡差距? 何時要退? 月收及月支狀況

彼此也要有共識 能否互相支援 計畫才能和樂遵行

以上說明 歡迎續問~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chang94598 wrote:
獻醜下 前樓有提 VOOVOO...(恕刪)


嗯~6年可能是有點太理想了

拉個十年看看好了

反正就是每季連配息一起在投入

目前還年輕,還可以放下去
chang94598 wrote:
Pizzeria da Michele 是意大利那布勒斯有名的比薩餅店 好像1870年開業 餅的特徵是有點濕 只賣二種餅 Margherita 與 Marinara 我自己較喜好乾點的 不過濕點也是不一樣

Neapolitan比薩餅的特色包括餅薄 (生麵餅烤前0.4公分) 食材簡單 餡少 木柴火源 石烤爐 用大約90秒高溫烤出 麵糰遇高溫 極速蓬漲 表面微焦 底有豹紋 脆軟香 才算合格

樓主如年底去紐約 聽說 Pizzeria Starita 在紐約開了分店 不知您有無興趣嚐此類簡單的食物


你好 謝謝你的建議 走遍全球 只能說最會烹調食物的還是華人
























小菜 干絲 烘蛋 蝦仁 山蘇 水蓮

蔥爆牛肉 九層塔酥炸軟絲 豆腐裹鹹鴨蛋黃炒皮蛋 蒼蠅頭 三杯雞 紅燒牛腩

煎煮炒炸燉悶燒芡燙熬涮煸爆回.......

各種技巧手法溫度 搭配組合 勾引出極致味美~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都是我的最愛吃的菜尤其是蒼蠅頭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你好 謝謝你的建議 ...(恕刪)

dsdd1234 wrote:
有了連大的指示

我在心裡反覆思考

發現佈局南非幣,其實是相當高的風險(雖然目前是相對低點2元,要是在以前5元時買的,我資金是腰斬啊!)

又連大說要佈局穩健成長的國家

所以就買下了100萬台幣,美金計價穩定年化9%配息

和50萬的澳幣計價基金,穩定在年化8%左右配息

然後利用南非400萬月配息,美金月配息,澳幣月配息

三種配息,在扣銀行還款後,每三個月一筆投入美股,代號VOO的股票裡

然後把每季的配息在買下零股,穩定的利滾利成長他,希望5~6年後能成長一倍~

不知道這種做法,可行嗎

謝謝連大的指點


你好 投資任何項目 換回來的幣別 都要對應到自己的生活或未來所需

當幣別腰斬再腰斬 要回來就不是漲100%能補回來的

所以剩下的錢 你都已經用單筆方式買了?

沒用定期定額 不定期不定額增加抵抗力與防禦力?

息再轉股 增加股本股利 當然可行

問題是要選對標的 作對方向 降低成本

否則有可能白忙一場

可去選擇破壞性產業價值公司

或景氣循環類股

開始投入 試單

心得經驗就是你的

再輪續調整比重就可

以上說明~












夢想的想像力 行動的實踐力

能力與態度就可邁入下個舒適圈的門檻 祝成功~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chang94598 wrote:
獻醜下 前樓有提 VOOVOO...(恕刪)


你好 謝謝你的分享

另外再補充5點讓所有要買高收債基注意

配息率不等於投資報酬率

只看高配息 莫忘高波動

沒有固定配息這件事 通常都是操盤人截長補短

盡量維持穩定 以免投資人不穩

公佈的配息率 不等於投資人的配息率

因每人介入時間 淨值 價位 匯率 成本不同

反推 配息率也會高低不同

買新興國家都有政治經濟匯率高風險

適合波段 不適合長投

所以已經買的 或既然買的 如何保持不敗?

心法以前就有教授

這筆錢本金不要了

除非溢價超過整年利息可贖回

任務就是領息

創造現金流 來支應任何所需

缺錢就拿來花

不缺錢 就再投入其他降低成本與風險

再不濟 再爛 頂多十幾年就領回本

人生就繼續花下去

等到兩腿一伸

配偶繼續領

孩子繼續領

誰能領多久 領多少 花多少

都是個人福份 造化

我已領了20幾年了

佔我資產配置至少10%

拿來花 拿來轉換 拿來續存

早已回本不知凡幾

以上實務經驗 再次分享~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你好 謝謝你的分享...(恕刪)


是的,連大

我有做最壞打算了

就是這幾年用自己的薪水和配息加速還款

7年內把銀行欠款還清

除非,南非幣值大漲1元,我會售出換去平穩的美金計價月配息基金

如果淨值一直往下我就放著,之後就能領多久就領多久。。。

我想在往後的40年間,因該有機會回來~

資金沒有全部進場

可以在攤平一次~

就是這幾年要省點用

七年後因該會輕鬆一點
連大您好

看到您的文章,果真是人生終極目標實現的最佳代言

周遭有親戚開貿易小公司,一年淨利約1000多萬

但這幾年身價卻暴增3.4倍

重要原因是2007年將獲利的部分資金投資台北市房地產

短短資產幾年從幾千萬翻到1億多

感覺獲利比本業還多

有人說一生大部分會遇到3次房產低點

何謂房市低點

是用租金比算嗎,還是用過去房價回估

加上有現金閒錢,複製這種模式,是否可行

請指導迷津
  • 5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