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水泥開營收,看起來還不錯~

版友們:a大,你前面那個字看錯了,我們是亞泥不是台泥~

a大: 亞泥比較愛撐啊,台泥這營收是"蝦蝦叫"的~~



台泥 107年10月營收117.53億、年增40.13%

【公告】台泥 2018年10月合併營收117.53億元 年增40.13%


10月的水泥報價在高檔,11月到9日了,報價在更高檔,真的遇到啥談判破斷,水泥基本面應該是一面保命符~


Acer_kewei wrote:
水泥開營收,看起來...(恕刪)

哈哈,雙泥連動性滿高的,看看亞泥下午、晚上會不會公布。如果今晚沒開,10日遇假日遞延,就是周一開囉!
遠東新今天有開董事會
照慣例亞泥第三季財報等一下就出來了
本資料由 (上市公司) 亞泥 公司提供
民國107年10月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營業收入淨額
本月 7,657,714
去年同期 5,840,273
增減金額 1,817,441
增減百分比 31.12
本年累計 68,573,326
去年累計 51,189,309
增減金額 17,384,017
增減百分比 33.96
備註
同上,所以先刪文。您的文章本文少於15個字, 將無法儲存文章。

Bob Dylan wrote:
同上,所以先刪文。...(恕刪)


深海大都說晚一點亞泥財報就出來了,當然看財報更有勁啊~

上個月亞泥的營收衝比較快,台泥衝較慢,所以10月營收台泥看起來比較厲害一點,月增及年增都比較猛一些,如果晚上財報就出來,那下星期一就有方向了~

【公告】亞泥 2018年10月合併營收76.58億元 年增31.12%




台泥 107年10月營收117.53億、年增40.13%


請教A大, 小弟投資3706神達控這家公司,這家公司這幾年都低於淨值, 原因在於過去獲力不甚好,但從神達電腦轉型成神達投控,公司有努力轉換產品型態, 從2013~2017年度EPS有持續成長, 每年的配息也是逐年成長, 但是股價從來沒高於淨值, 也就是不受市場給予高度眼光費, 尤其今年, 該公司宣稱因為改善產品組合, 所以營收會下滑, 但是獲力結構也有所改善, 從今年財報中, 除了Q1業外大進補外, 截至目前為止, 每季獲利是符合公司宣稱''改善產品結構'' & ''虧損事業單位也在Q2轉虧為盈'', 而董監持股數也有比鄰選時提高, 請問這樣要高於淨值, 還需要什麼條件?
台泥業績增加那麼多是不是跟資本額增加有關?我記得年中資本額約420億,現在約510億,所以業績成長比較多也是正常。
什麼時候開始,宏碁也學起華碩營收年減了,9/24日2000億美金課10%後,雖然清單內沒有筆電產品,但一定有一些地方有被牽連到,"中美貿易戰壓力鍋引爆,北美三大電腦品牌通通喊漲",10月初說要減價,10月的營收就下降,當初說過,大廠要漲價,消費者不一定會買單,會造成消費意願下降,不過有趣的一點是華碩10月維持差不多的年減,之前年減8.x%,十月才年減10.29%,所以看起來也有可能是宏碁在防守了,不要太樂觀的向上拉貨,對第四季旺季的銷售量比較悲觀一些。

或是因為下面cpu晶片缺貨~

############################################################################
英特爾晶片缺貨 宏碁、華碩10月營收雙降
2018/11/09 18:58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筆電品牌廠陸續公告 10 月營收,受到英特爾晶片缺貨影響,華碩 (2357-TW)10 月合併營收達 311 億元,月減 23%,年減 10%,品牌合併營收為 284 億元,月減 23%,年減 10%,宏碁 10 月營收為 199.58 億元,月減 12.9%,年減 11.9%。

華碩表示,營運仍受美中貿易戰、英特爾 (INTC-US) 晶片缺貨與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後續將審慎管理因應。

前兩天宏碁的財報出來後,獲利穩態在0.3元,淨值19元,股價23元,目前電子代工五哥全數都破淨值,華碩股價也接近淨值,佳世達股價差不多也僅多一年的眼光費左右,而宏碁淨值19元,股價23元,眼光費4年,如果獲利沒有向上突破,獲利成長的夢一旦破了後,那股價就會跟上大部份的大型權值股,目前華碩還是很硬的在淨值附近,所以宏碁就算成長的夢破了,大概了不起就是會在淨值附近來回,除非佳世達,華碩…等大型權值股持持續破底,不然目前大概就是以淨值加1年的眼光費為短線的目標,適大型權值股的變化再去調整股價目標價。
############################################################################

當宏碁第三季財報出來後,外資群連兩天大賣,第一天賣11105張,今天賣8,556張,兩天賣了快2萬張,像這種基本面外資群失望的,一般來說就是會賣到他們認為的價格他們才會停,之前中實戶和大戶把外資關進了廁所,大概也關了十個月了,外資群今年以來本來吃了227,732,這兩天倒了2萬張,所以目前還吃下了20萬張,如果外資群硬要把手上的部位減碼到一定的水準,中實戶和大戶又死不去接,也許可以暫時看到比淨值更低一些的股價。

宏碁這場戰,投信大概幾個月內就被決解掉了,外資群撐了比較久,從被關進廁所到今天都十個月了,股價來來回回也演了很久,苦等不到中實戶及大戶回來接手,目前遇到獲利成長破碎及營收忽然減少11.1%,在裡面的外資群就只能自相殘殺了,宏碁從今天2月到現在一直都是外資群在控盤,獲利還沒有明確不成長前,一直都有夢,一直能演戲,外資群也都各自乖乖的待在廁所中,今天基本面成長破碎及營收月減11%,大概會讓外資稍微自相殘殺一下。

我和大家說,你平常和投信對決,你一定會輸,你平常和外資群們對決,你也一定會輸,但目前投信先死了,外資群在裡面自相殘殺,等外資群都殺到快斷氣後,你再進去和剩下虛弱的外資群對決,保證外資群沒三兩下就跪地求饒了


【公告】宏碁 2018年10月合併營收199.58億元 年增-11.12%






華碩 107年10月營收310.95億、年減10.29%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569-260410

宏碁VR小金雞宏星 將終止興櫃 2018年11月09日 22:21

宏碁旗下VR事業宏星技術(6681)於今(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將終止股票興櫃市場買賣。宏星指出,為因應虛擬實境產業現況及公司未來發展、整體業務規劃及經營策略調整,決議將依相關規定申請辦理終止興櫃市場之買賣,並預計於12月下旬提呈股東臨時會決議。

鎖定高階商用VR領域的StarVR宏星技術,係宏碁集團近1年來執行新群龍計畫以來首家申請IPO的子公司,並於今年4月下旬登錄興櫃,成為國內首檔純VR概念股。


宏星於2016年下半年成立後,受惠當年第四季其開發之StarVR高階頭戴式顯示器產品即開始出貨,首年度營運就小幅獲利。去年度其全年營收已達近1.3億元、年增逾756%,惟在大幅增加管銷及研發經費下,營業費用爆增逾5倍,營業利益率從前年的正數轉負、獲利亦由盈轉虧,稅後EPS從前一年度的小賺0.33元、轉為每股虧損1.10元。

今年以來因適逢專案與新舊產品交替之過渡期,截至10月為止,宏星累計營收年減近9成,僅剩1,172.1萬元,上半年度稅後每股虧損2.45元。

宏星前期的主要出貨客戶包括VR電影體驗中心、遊戲樂園及網咖等LBE(location-based Entertainment)等高階娛樂市場合作夥伴,營收來源則除了賣斷式的VR HMD(頭戴式顯示器裝置)銷售外,還有如租賃式、門票拆分及後續設備維護、軟體應用和部分內容提供等其它分潤營收。

過去1年多來,宏星持續擴展高階企業應用市場後,今年才開始陸續端出成果,包括攜手與BMW、特斯拉、福斯、福特、GM、VOVO、奧迪及寶獅雪鐵龍集團等國際車廠合作之法商TechViz、介接逾200款專業工程軟體,也與日本建築設備租賃龍頭AKTIO,合作聯手打造VR職業安全訓練解決方案。

宏星上一季並發表次世代的StarVR One頭戴式顯示器,同時跨入航太領域、宣布與中國首大中航工業集團旗下專業VR應用服務商中航遠景科技策略聯盟。

宏星今表示,VR產業的生態鏈建構不論時程或應用普及率,皆不如原先預期得快,消費者及市場都還需要時間適應,就現階段而言,公司需要更有彈性的運作方式,但與櫃公司在法規及程序上都相對受限,致公司決策執行的速度減緩。但宏星強調,既有的客戶及業務,與未來新業務之開發都持續按照計畫進行,未來亦不排除引進策略性合作夥伴或資金,不過目前尚未有相關規劃。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234894

宏碁集團化遇挫 宏星擬終止興櫃買賣並停止公開發行 2018/11/09 19:14

宏碁 (2353-TW) 旗下宏星科技 (6681-TW) 今(9)召開董事會,決議終止興櫃買賣,並將提報股東臨時會,停止股票公開發行,由於宏碁計畫將旗下創新與具獲利能力子公司分割掛牌上市,正式啟動集團化布局,隨著宏星宣布終止興櫃,也未宏碁的布局進程,拋下震撼彈。

宏星指出,因應虛擬實境產業現況及未來發展、整體業務規劃及經營策略調整,決議依相關規定申請,辦理終止興櫃市場買賣,並將提報股東臨時會,決議停止股票公開發行。

宏星將正式向櫃買中心申請同意終止股票興櫃市場買賣,後續將依照規定辦理相關事宜;董事會也決議,將在今年 12 月 27 日召開股東臨時會。

宏星是宏碁與瑞典遊戲開發商 Starbreeze 合資成立的公司,負責協助 VR 相關穿戴裝置產品生產與研發,瞄準包含電影院與 VR 相關遊戲市場商機,今年 4 月登興櫃交易,當時外界普遍將其視為,是宏碁旗下小金雞。

事實上,宏碁也啟動將旗下子公司分割掛牌,其中宏星是第一家登興櫃的公司,指標意味濃厚,不過法人認為,宏碁恐再次錯估形勢,過於看好 VR 市場的發展,隨著商業模式仍未成熟,加上分潤模式複雜,宏星若仍以傳統銷售作為營運獲利主力,恐難持續在市場上立足。

宏星日前更決議撤銷現金增資案,外界當時就有不少疑惑,也引起不少揣測。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