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bu31 wrote:先跳開亞泥,題外話...(恕刪) 高手不敢當 您這是天大的玩笑在這個園地裡我只是個虛心學習的小角色 論經驗、能力和財力 都是上不了檯面的2377那樓也只是開來討論討論不過是希望藉由小弟的胡言亂語拋磚引玉 看看會不會有大神出來分析分析 給點見解話說2377我也沒進場搶 理由跟您一樣 離我判定的價值還有點距離而且搶反彈這種事情 沒有A大那種功力還是別做 一不小心就套了小心駛得萬年船 沒輸錢比沒賺錢重要
我也默默的入手了成本也不低,但我是覺得有存股的潛力才入手的。自己心裡有合理價,如果到了或許會賣出。目前持股七成但因為本金不高所以也沒有掀風做浪的本事更沒有辦法carry。投資有風險,大家還是要各自負責,投資前詳閱相關資料。
Acer_kewei wrote:哈哈~~也沒有這麼...(恕刪) 我昨晚有看A大說的107 Q2亞泥財報109頁,有標記子公司、孫公司,並有交叉持股的狀況,如果要細算「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利」的佔比,不知道是不是只看投資公司名稱-亞洲水泥公司項下(橘色框框)的期末持有比例、帳面金額欄位(綠色框框)即可,因為其他部分「本期認列之投資(損)益」都註記為「不適用」(藍色框框),目前推論是避免重複計算。如果只是概算,107 Q2「稅後淨利」佔「合併稅後淨利」43.3/53.66=80.69%,107 Q1佔比為78.55%,106 Q4佔比為72.39,106 Q3佔比為86.13%,4季平均為佔比為79.44%,約略為80%左右。即「合併稅後淨利」中有8成可計入亞泥的「稅後淨利」,不知道這樣概算是否正確?感恩。
Bob Dylan wrote:我昨晚有看A大說的107...(恕刪) 通常持股50%以上的為子公司,其財務報表會和母公司合併,也就是營業收入等都有子公司的數字,故最後的合併淨利會有一部分歸屬於非控制權益。通常持股20%未達50%的為關聯企業,其會計損益會以約當持股比例份額歸屬於投資公司,就是在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由於已依約當持股比例計算擁有的,故不用再算NCI份額。(補充,應該是說沒NCI的概念)(再補充,其他綜合損益也是以比例份額歸屬)孫公司併入子公司,子公司再併入母公司。以上供參考。
掉進水溝的包子 wrote:通常持股50%以上...(恕刪) 剛再看一次109頁,如你所言,目前歸納:以下先暫採計為稅前一、亞泥持股20-50%的公司為關聯企業及合資,按持股比例 列入損益表>業外損益>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全然屬於亞泥)。二、亞泥持股51-100%的公司為子公司,列入損益表>合併稅前淨利時,會區分為「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稅前)淨利」及「稅前淨利」。三、109頁的「不適用」,是因為孫公司已併入子公司,所以不重複計算。所以:亞泥的稅前淨利=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合併稅前淨利-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亞泥控制權益的比例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稅前)淨利=(合併稅前淨利-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1-亞泥控制權益的比例)是這樣的意思嗎?
我還是會花一點時間去跟貿易戰及全球目前的局勢,目前的氣氛就是有可能繼續打貿易戰,也有可能在12月談妥了中美雙方貿易的議題後,也許除了拿掉關稅還要再降關稅,這是非常極端的轉折,目前很多公司的股價出現相對的甜點,那是大家預期貿易戰會打到底,明年會再課2000億美金的25%,股價現在先提前反應,但如果12月初一個不小心真的談妥了,那勢必整個局就扭轉過來了,電子五哥跌到快往生會因為這個消息報復反彈,一些企業獲利很好股價卻不怎樣的,股價也會回升到合理的價格,面對一個月後有這種極端的情況,空手並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我常說,很多人在11000點時,說1萬收,9000收,8000收,其實最終跌下去他們也不會買,對他們來說單純就是一場空,交易一定是你在高點出掉後,低點買回,這樣才完成交易,如果一年前你在1萬1出掉,一年後你在1萬1買回,中間跌到9000點,其實你根本就沒有賺,還損失了一年的除權息點數。最好的策略是目前有一些跌下來的公司,目前出現不錯的股價,可以小量的怖局,一個成功的交易者絕對不是完美的在某個點出,在某個點進,我說過,只要你總交易的平均是賺的,你就是一個合格的交易者,目前貿易戰有一些合約是生效的,這是不爭的事情,所以在這些正式的合約還沒有做廢前,還是要維持大量的現金在手上,股市怖局最多就是2~3成,只要12月初談判破裂,要加課2570億美金,明年真的2000億美25%真的再生效時,再把所有的股價目標價向下調一波,當12月初談判破裂時,12月到1月中間還有一個空檔,這時要減碼還是來得及的,另一方面,最多2~3成的資金,不至於讓你受傷太重。以我為例,如果我真正投到3成的資金,也就是6百萬,不幸的真的談判破裂,損失20%我止損2成資金,那也才80萬元,剩下1成也沒啥好止損的,跌20%的亞泥大概都26.x元,我不止損就是未實現賠120萬,亞泥股價26.x元,再往下跌時,我還有7成的資金可以買進,水泥是景氣偱望股,也不用怕下去就上不來,了不起向下攤到20元,然後唱個十年,十年之後景氣就又回到高點了。有些人會說,專家說不能攤平啊, 只要你一開始買到的是大型權值股,有基本面,是景氣偱環坑,體質佳,股價已經在價值區了,不會存在不能攤平這件事的,不信?0050可不可以向下攤平?大家點點頭,0050一定是不會倒的啊,那0050是台灣五十成份股的組合,如果你的基本面能力好,可以看出這五十檔哪一檔更值得買,那你的選擇一定是更值得買的,向下攤平要注意一件事,不能太急、太快,還是要以基本面去攤,每季,每年的攤,要搞清楚股價跌是跌非理性,跌大環境不好,還是真的是公司獲利有問題的,如果是公司獲利有問題,那就不能向下攤平,在這個版兩年的版友們,基本面對你們來說應該是基本面101,非常基本且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如果要更保險一點,怕萬一不小心看錯了,那就分散投資在台灣五十成份股分五檔或十檔(視你的資金而定),一檔看錯那還能說失誤,五檔你基本面都看錯,那你就應該輸的,早點輸完脫離苦海也好(我對基本面能力不好的人比較不諒解,因為這是你花點功夫就能會的基本保護自已的能力,不應該學不會的)。2018.11.04《文茜世界財經週報》國家資本主義轉型 習近平力挺民企發展剛剛看那一篇1748分,除以5後得到349個人,當初宏碁有800壯士,目前僅剩349壯士,我認為今年以來我的大方向都是對的,不應該會有人出局,不論是宏碁,美金定存,就連1/10廣達雖然小賠,但別的股票股價跌到快斷氣了,隨便換一下可以換到更多的好股票,有可能剩下的450人是對亞泥沒有興趣,讓我了解一下,有持續在看文章的,且認為我文章對你有幫助的,這篇按5分,我來看一下半年過去了,我們的兵力如何。
Acer_kewei wrote:我還是會花一點時間...(恕刪) A大講得真好,很多投資人總期望自己能買到股價的最低點,可是往往最低點就在您眼前也不會買(因為心中總期待會有更低點), 事實上沒人知道股價最低點在那裏,那是股價漲上來後方才知道,最好的方式是股價跌到超值區時逐步布局,請記得是逐步不是all in, 也不是集中買在一個小區間,至少心中要有最壞的打算, 即使股價已很超值亦有可能再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