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_kewei wrote:什麼是合併淨利? ...(恕刪) 想請教A大外資在10月買了不少亞泥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大盤在大跌過程中資金為了尋找暫時的避風港且外資也必須有基本持股所以從眼光費過高的股票或是受貿易戰影響較大的電子股轉來這裡?想聽看看A大的看法謝謝
digchang wrote:想請教A大外資在10...(恕刪) http://www.yuanta.com.tw/pages/content/StockInfo.aspx?Node=b1e7cc90-439a-40be-bebf-e9b425767b9a其實可以在這網站看到外資持股從年初的652,917一路買到11/05的879,420,所以我想外資應該是持續看好亞泥,另外A大之前有提到10月份是因為大盤不好再加上投信持續出清股票才導致外資壓低價錢吃貨
Acer_kewei wrote:我剛剛看那篇的數字...(恕刪) 因為很少留言,所有不知道a大說要留亞泥有興趣去哪按這兩天我也各入了20張亞泥來幫忙抬轎子了。,我會擋在前面跟空軍外豬對殺...(成本算蠻高的,我的接刀術比R大更亂,都向上承接)Q___Q短或中期,應該可以的!!!謝謝A大每次給我們眾多知識,和心理強化。
App1211 wrote:因為很少留言,所有...(恕刪) 哈哈~~也沒有這麼可憐啦,現在接亞泥不會比外資群這一年來買2x萬張的成本高,目前外資群在坑投信,我們就跟著先坑投信,後面整體局勢好了後,再殺外資群前兩天說我會把鴻海出清,直到今天已經清,本來預期鴻海股價能接近淨值,然後可以賺約10萬,看到蘋果盤後跌6.x%及不公怖銷售數字時,我就認為差不多該閃了少賺2仟1,今年操作鴻海共賺了97915元,看似不多,我操作鴻海大概僅拿了10張的資金,當沖會放大到20張,以70~150萬的資金,平均就是投了100萬,真正持有的時候,總計應該不會超過20個交易日,前兩天也說我廣達要減一半,我也執行了,小賠了一些,在股價49.x賣的,為什麼會去賣廣達?其實真的就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初買廣達時,電子五哥和碩,鴻海股價都還在淨值以上很多,所以比較一下殖利率,持有的現金所以就選了廣達,現在電子五哥中除了廣達外全部都破淨值了,僅剩廣達股價距離淨值32.85元還有16.x元,廣達在電子五哥中算是強的。記得2014年底後,我出了宏碁後,買進了台泥及廣達,在這兩檔股票裡面中短套了一陣子,後面也是小賠賣出,賣出後廣達,台泥後,很多公司的股價出現在甜點,在廣達、台泥躲了一陣子後,然後從2015年7~8月開始買13,12,11,10元的宏碁,雖然那時廣達、台泥是小賠的,但相對來說就是少賠,認賠後相同的錢可以買較多的股票,那時沒有像現在資產這麼分散及全面,現在有美金定存,Richart活存,一般定存,美元保單能躲,在股市中股價是相對的,以前100萬可以買20張廣達或22張亞泥,現在賣掉20張廣達,我可以買進30張的亞泥,似乎也是不錯的一個決策。以下是外資群今年的成本,年線33元,扣除1.2元的配息,至少成本就是要31.8這還不包含外資群要繳的股息所得稅20%及手續費,交易稅,外資群今年2x萬張的成本不會比32元低的。以下是今年操作鴻海賺的及今天先買進10張的亞泥,11/6日是美國期中選舉,11月中是企業財報開出來,我認為企業財報出來後,若是獲利表現在中標附近,就能較大力的買進,基本面好的公司,股價持久力比較夠,鴻海我一個人操作的主因就是基本面有疑慮,這種持久力不夠的公司,我獨來獨往比較適合,亞泥第三季的財報應該是不錯,目前11/6日,中國水泥報價也都還在高檔,第四季財報也不會差到哪,這種有基本面的公司比較適合慢慢怖局。我剛剛看是1616分,除以5總共是323,超過我說的1000分,上面10張今天先買,接下來從鴻海及廣達撤出來的資金會在財報出來時再買。ps:大家不用擔心投信,投信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當初很多中實戶及大戶在宏碁3x元時把股票給投信,投信接了宏碁後在22~28元之間止損,和小散戶沒兩樣,這一次投信38~40元之間買亞泥,要在30~36止損,又是一筆腦殘的操作,未來想要買基金的朋友們,請你再三思,要付管理費的投資,結果請這種三腳貓的經理人幫你操盤,不如把錢丟水溝,我還能聽到~洞~~~嗯~的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