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8

慘 ! 阿川當選 , A股下屎了 ! 是A股嚇死了 !

lsd193anthon wrote:
你可能不知道目前USTR FOR CHINA LIST 3(200 BILLION)還未包含laptop.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
...(恕刪)


萊特海澤從25年前就不願意把電腦設備放入制裁名單中, 因為他認為硬體沒有什麼利潤, 軟體才是最大利潤, 因此他希望電腦硬體規模壯大, 但是先決條件是智慧財產權獲得令人滿意的保障.

中國如果不想筆電與手機被課徵25%, 那他必須立刻修改著作權法, 否則最後一批的報復隨時會啟動.

目前HP與Dell筆電新機種放在台灣生產已經是確定了, Apple MacBook 也有極高的可能性. 因為中美之間有太大的不確定性, 新產品不放在中國生產已經是共識了. 雖然這個產品還沒被加徵25%, 但是卻已經先逃了.

不過伺服器, 準系統, 主機板DIY套件已經全都25%了.



慢火奶茶 wrote:
補充一下 不是中俄不要用美元
其實歐盟也打算這樣做
也要好好利用這次"川普"給大家的機會
免得
歐洲成立金融機構…規避制裁與伊朗交易 彭博:美國會祭出懲罰

噗! 剛好今天過期電子雜誌買一送一,買了一些來看.

剛好有一篇與你的高見相關,作者又打臉你了.

Instex繞開美國,買伊朗石油?
你的夢該醒了.


對了,你可能會問我原文出處.
這是你熱愛的中國境內知名財經雜誌.


vspebrian wrote:
目前HP與Dell筆電新機種放在台灣生產已經是確定了, Apple MacBook 也有極高的可能性. 因為中美之間有太大的不確定性, 新產品不放在中國生產已經是共識了. 雖然這個產品還沒被加徵25%, 但是卻已經先逃了.

不過伺服器, 準系統, 主機板DIY套件已經全都25%了.


蘋果新款Mac Pro不再「美國製造」 產線移到中國由廣達代工組裝

2019.06.29 01:45PM

華爾街日報指出,蘋果已經將新款Mac Pro產線移轉到中國,將由台灣廣達位於上海的產線擴大生產。

在此之前,蘋果因應美國政府要求,將Mac Pro產線拉回美國境內生產,同時Mac Pro也成為蘋果唯一在美國境內設計、製造的產品。

而將Mac Pro產線從美國移轉到中國,意味蘋果衡量在中國製造此項產品,即便加上貨運費用與關稅,依然符合成本考量。事實上,以Mac Pro整體市佔比例來看,即便蘋果將此項產品產線移出美國,並不會明顯造成美國境內就業問題。

先前蘋果承諾將Mac Pro移回美國境內生產,並且強調此項產品從設計到製作均在美國境內完成,使得此項產品成為蘋果唯一一款全美國境內生產項目。

不過,蘋果方面則強調新款Mac Pro產品依然是在美國境內設計,同時也採用大量美國境內生產零件,強調最後組裝只是產品製造的其中一個流程,並且再次說明蘋果在產品投資同時推動美國境內超過200萬個工作機會,其中更涵蓋美國境內超過30州的製造商合作,而蘋果去年也針對美國境內約9000家供應商投資超過600億美元資金。

而就蘋果其他產品來看,包含iPhone、MacBook系列機種,其實也多半是在美國境內設計、採用部分美國境內生產零件,並且在中國境內委託代工組裝,最後再引進美國等市場銷售。只是對於部分看法,甚至佔在政治立場,以及當前中美貿易競爭情況來看,產品是否在美國境內組裝生產,顯然意義更重於成本考量。

但以蘋果立場而言,若是將旗下產品全數移回美國製造生產,必然會面臨諸多成本累加,同時也可能會面臨實際產能問題,因此在市場需求等考量之下,蘋果依然維持將iPhone在內重要產品委託美國境外合作夥伴製造生產。

,----------------------------------------------------------------------
MacBook在台生產有極高的可能性?你覺得APPLE為何現在會將新款Mac Pro搬到上海生產而不在台灣?


川習較勁 伺服器網通有利基
2019-05-12╱經濟日報╱李鎮宇

台股產業方面,單以這2,000億美元課稅清單中來看,主要為四項電子產品,包括伺服器、網通、電源供應器、PCB等,其中伺服器廠商多有回台設廠準備,網通則選擇越南或回台,電源供應器考慮在台灣、泰國、印度、墨西哥等地,僅PCB目前未有搬遷可能,未來新增產能考慮搬遷,下游組裝台廠有第三地擴廠因應,但要大量搬遷仍有其困難。

一旦剩餘3,000多億美元面臨課重稅的話,恐怕就會衝擊台灣蘋概股。

在此之前,25%關稅對電子產品是嚴重的高稅率,但台灣相關廠商有遷廠應對;過去中國廠商低價侵攻,一直是台灣伺服器、網通最大競爭對手,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與媒體在5G、伺服器等通訊產品打壓「中國製」,從客戶端接受度觀察,歐美客戶似乎已願多花點錢買台灣廠商產品,這恐怕是美中貿易大戰下,台廠相對受惠的情況;然而衝擊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美方後續會不會針對其他3,000億美元商品進行課稅,恐怕還是市場目前最擔心的事。





collapsecp wrote:
JOB HO wrote:
強烈建議大陸趕快將美國未開徵關稅的3000e相關產品開徵國內的出口稅
不懂這種作法,是說賣不出去的東西加價賣嗎?(恕刪)


以筆電來說,世界可能有90%以上均為大陸出口

而現今各大筆電廠,難道不知道日後會如何嗎??不可能吧,各大廠才不會管川習現在說的,反正拼命將產線外移,離開大陸,準沒錯

個人認為,現在川普不將3000E加稅,主要是一時半刻沒有廠家可以替代(產線外移可能要1~2年才有成果),立刻加稅可能造成美國的通膨高昇,而川普明年還要選舉也,美國的通膨高昇將會斷送川普的第二任總統夢.....

既然產線外移勢不可擋,且川普不希望有通膨高昇,在你產線外移前將產品開徵國內的出口美國稅,大陸賺到了稅收,也送給川普最不希望的通膨高昇,這樣多好啊

這次G20美國不是說要開給大陸購買清單,我相信川普是要求大陸大量購買美國農業州的農產品,以拉抬他在農業州的低迷選情,但是如果我是習大大,這應該如何做很明顯瞭吧,就是不買啊

再說,如果下任美國總統川普連任了,他再也沒有連任壓力,他會如何對付大陸,如果我是川普,一定是給大陸重重的一擊,讓大陸很長很長一段時間爬不起來,現在川普不想給大陸重重的一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是不是時機啊
林百里:筆電產線是否移出中國須審慎評估

2019-05-14 16:12中央社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今天在第1季業績發表記者會表示,雖然因應美國對中國銷美產品加徵25%關稅,伺服器適合返台生產,但大量生產的筆電是否遷離中國仍須審慎評估。
林百里解釋,伺服器在台灣生產很有競爭力因為產業供應鏈就在台灣,廣達在台灣選擇做高價產品,若在台灣做低價產品,成本反而更高,像消費性產品就不適合在台灣做畢竟需要大量人力生產的商品在台灣製造其實招工不易

他強調,若筆電代工廠自中國大陸遷出,必須整個產業供應鏈都一起行動,供應鏈對產量大的產品很重要,雖然東南亞也是考慮的筆電生產基地,但現實上不可能要求每樣零組件供應商都轉到東南亞生產。

不過,他呼籲美國政府,代工毛利已經殺到很低,筆電代工更是如此,盼美國能多為廠商考慮。

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直言,只有美國對中國課高關稅,並不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對中國課高關稅,筆電銷美占整體產品的30%左右,所以只要將一部分產品生產線自中國移出即可但筆電要從中國移走是整個產業鏈都要配合移出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必須深思

梁次震強調,設筆電工廠要有產業聚落搭配才行,中國華東、重慶形成筆電產業聚落,若是筆電工廠自中國遷出,上游零組件廠一個在菲律賓、一個在印尼,在沒有產業聚落配合的情況下,光加計運費,或是繳給當地政府的費用,實際成本就比現在中國生產更高。

對於媒體提問,若是在東南亞形成筆電產業聚落,廣達是否願意和其他廠商一起在當地設廠,梁次震說,當然可以考慮,但中國大陸筆電代工廠是否遷出,可能要好幾季的時間才能評估完成

;-----------------------------------------------------------------------------------

北美占全球筆電三分之一市場 關稅將衝擊筆電代工廠

2019-05-14 17:32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

美國於5月10日將中國2,000億出口商品的關稅由10%調高至25%,美中貿易戰情勢再次升高。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指出,就目前已經被課徵25%關稅的2,500億美元商品來說,包括電視、監視器、筆記型電腦等顯示器產品目前都尚未涵蓋其中,因此目前對面板與顯示產業的衝擊仍十分有限。

但貿易戰氣氛轉趨緊張,中國隨即在台北時間5月13日對美國進口之600億項目進行課徵5%至25%不等的關稅報復。而美國公布第四波關稅清單,將3,25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納入25%關稅範圍,其中產值比重超過10%的筆記型電腦是必須密切關注的品項。

筆電的重大意義來自於三個層面,重稅除了傷及美中兩造外,台灣也將被迫捲入其中。首先,由於輸美的筆電接近九成在中國組裝,其中又以四川重慶為生產重鎮,在缺乏其他同等規模與供應鏈高度整合的製造基地調達下,一旦懲罰性關稅開始施行,對中國出口貿易將是沉重的一擊。

其次,北美筆電市場與美國本土品牌間存在高度的依存關係。根據TrendForce 2018年全球筆電品牌出貨的研究統計顯示,美國筆電品牌HP、Dell與Apple在北美筆電市場合計市占率高達66%,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北美市場的出貨量也分別占這三大品牌整體出貨的40~50%不等的比重,是營運養分最主要的來源。

若筆電遭課重稅,美國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將因為關稅墊高成本而下滑,對營運與獲利皆造成衝擊,若關稅最終轉嫁到終端售價上,占全球筆電出貨達三分之一的北美市場,銷售力道則有被澆熄的疑慮,屆時美國筆電品牌與全球筆電市場恐怕將雙雙落難。

最後,由於台灣廠商在筆電代工長期以來累積的競爭力與集中度,上述三大美國品牌對於台廠的依賴程度皆超過九成,若懲罰性關稅問題無法避免,廣達、仁寶、緯創等廠商可能成為另一個受災核心。部分動作比較積極的筆電代工廠從2018年起就擴大越南、台灣等中國以外工廠的生產能力,試圖將關稅問題的潛在影響減至最低。

生產地的移轉雖然能規避關稅問題,但筆電供應鏈長期位於中國,相關上游零組件運輸到中國境外新工廠,將衍生額外的費用與時間成本,因此即使排除關稅問題,整體成本勢必仍會增加。

JOB HO wrote:
以筆電來說,世界可...(恕刪)


川普已經說了, 上次的協商若不成, 等他連任後, 下次協商條件會更差.... 他打算那時候再把3750億美元拿出來當武器....
vspebrian wrote:
川普已經說了, 上...(恕刪)


這我相信,畢竟他30年前他就說過誰佔美國便宜就要整死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PfucBQHz4k


目前的條件List 4課下去,美國繳稅第一大戶APPLE會不開心,很多美國廠商連帶倒楣這樣搞很難連任.


要給美國製造通膨,現在就是好時機,美國不加稅我來加出口美國稅,等產線外移了,就來不及了。
vspebrian wrote:
川普已經說了, 上次...(恕刪)


那就在能力範圍內,也合法的行為下,看看能不能搞死川先生啊
習大大放川普巨嬰一馬是不對的~

要狠狠的打 一次擊毀!


  • 5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