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9

SPY 選擇權之亂搞記實

南山人壽每股淨值剩6.05元 下滑4278億元減八成
葉憶如·Yahoo財經特派記者
2022年8月31日 週三 上午2:32

金融保險業第2季半年報今(31)日全數出爐,受到美升息影響,南山人壽淨值大減,今日自行申報數字出爐,上半年總資產為5兆616億元,扣掉負債的4兆9780億元,股東權益(淨值)從去年底的5115億元,下滑剩下836億元,衰退八成,每股淨值只剩6.05元。

日前南山人壽淨值大減,一度引發投資大股東潤成的潤泰全(2915)、潤泰新(9945)面臨淨值保衛戰,不得不修改將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才免於下市危機。今日南山人壽淨值公布,從去年底的5115億元,大幅下滑剩下836億元,減少4278億元,每股淨值從37元降到剩下6元多,衰退幅度高達八成之多。

上半年因美國猛烈升息,債券殖利率彈升,壽險業持有債券部位出現評價損失,連累淨值下滑,不少壽險公司半年報淨值大減。

南山人壽日前公布獲利自結數,7月稅後獲利新台幣41.19億元,前7月累計稅後獲利412.94億元,每股盈餘(EPS)為2.99元。受惠股債回升,南山人壽7月底淨值較6月底回升逾700億元。

受惠匯兌利益、穩定經常性收益加上進入國內股利旺季獲現金股利挹注等因素帶動,南山人壽7月稅後獲利41.19億元,不過因去年基期相對高,年減幅達38%,前7月累計稅後獲利412.94億元,年減幅12%。

(審核:呂俊儀)

算起來七月淨值回到11.11
七月份美國兩年期公債從2.839%漲到 2.891,大概漲了1.8% (債券價值下降不多)
美股大盤從3785.35 漲到4130.29大概漲了9.11%
這樣的總經下,南山一股賺了5.06

八月份美國兩年期公債從2.891%漲到今天的 3.512%,大概漲了21.48%(債券價值下降不少)
美股大盤從4130.29 跌到今天3955大概跌了5.38%
這樣的總經下,南山一股不知道要還回去多少?畢竟我想債券的部位應該是比較大的。
環保貓

拍照大,台股今年的跌幅可以算崩盤嗎?

2022-09-07 13:11
我就是愛拍照

小崩吧?

2022-09-07 14:48
投資理論的思考:談談二線品牌的逆襲

在我個人可以理解的範圍中,我還沒有想到有哪一個次品牌能在原戰場上逆襲,幹掉第一品牌的。
以最經典的 Coca Cola 對 Pepsi ,Pepsi 再怎麼好喝,在經典的可樂上,永遠也幹不掉Coca Cola 。

比較可以常見的是零售和服務業:
例如達美樂幹掉百勝客,Walmart 幹掉 KMart
但也有失敗的例如麥當勞對漢堡王

科技業倒是有一些特殊的例子:IBM,Xerox和Compaq。不過IBM的失敗倒不是被第二名打敗,而是所謂的 Paradigm shift,也就是被時代的變化而淘汰。Xerox 則是一半一半,主要是小型印表機的堀起加上Canon 的服務。而Compaq,雖然它也算曾經是第一品牌,不過這公司太年輕,護城河太淺,沒能扛過科技的變化,和IBM 一樣,算不上是被第二名逆襲的例子。其實電腦業中,被科技變化淘汰的太多,例如Iomega,Lotus123 等等,這些不算在今天要討論的範圍內。

第一名的品牌,靠著口碑和廣告,在消費者心中打下堅實的護城河。第二名的公司,在銷售不如第一名,資金不足的清況下,是很難翻身成功的。

以Pepsi 和 Coca Cola 來說,Pepsi 也知道,所以要在可樂上打敗Coke 是浪費資源的事。要打敗coke ,要在別的戰場,因此它們開始進入餐飲,零嘴和果汁市場。其中餐飲市場後來獨立出來成為 Yum! 旗下有KFC/PizzaHut/TacoBell 等等。現在Pepsi 的營業額是 Coca Cola 的兩倍左右。

講了這麼多,還是要拉回到正題,Intel vs AMD
AMD 在消費型CPU上,想幹掉Intel ,那沒有個10幾20年,我看是不可能的。Intel 和AMD 這兩家公司,產品線大概有六成以上是重疊的:消費型CPU,FPGA,資料中心CPU,網通產品。AMD 獨有而Intel 還沒有的只有顯示卡和遊戲機的CPU。遊戲機的CPU當然Intel 也能做,只是Intel 一直以來財大氣粗,做不了這種要去求人合作的生意而已。
而AMD 要想逆襲Intel ,絕不能硬攻消費型CPU。AMD 目前能做的,就是像Pepsi一樣,拓展PC相關的產品線。向IOT 的產品提供解決方案。IOT 算是最近科技業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 Paradigm Shift。也許AMD 可以靠少量多樣,慢慢建立新的護城河,但目前是看不出來有往這個方向發展的傾向,這邊的市場大多是被Arm 吃下來了。這裡AMD 也和Intel 對遊戲機的態度一樣,有點不屑的感覺。

Intel 現在的麻煩是它的晶圓廠生產不出最好的晶片。以明年要出的流星湖來說,整個CPU晶片中,有3/4 以上的晶圓面積都是台積電做的。如果Intel 一直落後TSMC 一個世代,那整個CPU 中能它自己生產的面積就會愈來愈小,那它現在建的晶圓廠裡面的空置產能將會成為它最大的負擔,每年的折舊早晚會把Intel 壓垮的。

Intel 目前的營業額大概是750億美元。AMD 今年預估營業額是260億美元。Intel 看來至少還有十年的時間來整頓它的晶圓廠。AMD 要想超越 Intel ,目前看來雖然還是不切實際的夢想,但和五年前的幻想,已經算是有點進步了。
十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Intel 以前靠著先進製程,主宰邏輯晶片數十載,台積電先花了二十幾年成為追兵,到了林本堅的193奈米發明之後,後面又花了十幾年才在7奈米幹掉 Intel
Intel 目前想在2025年就追過台積電,以目前台積電的進度來看,應該是不太可能的事。
p33mcv

最近科技股跌的好恐怖喔。我本來以為費半跌個25%就應該見底了。結果還一直一直跌下去。我手上的那指正二本來漲了一些回去,結果昨天一天就跌了11%。

2022-09-14 20:39
johanneschuang

MTK去年也靠TSMC,領先QCOM一陣子,領頭羊的策略失誤影響還是很大的

2022-09-16 12:50
AMD 今年六月的法說會中,談到長期的營收成長為20%。
以今年260億美元來看,到2025年底,營收應該可以達到450億美元,
對比Intel 的 750億,大約是六成。
當然,大家都知道,蘇媽的這個數字一般都相對保守的,所以在我看來,500億應該是低標,而600億是高標。
要達到600億,年複合成長率要高達32%以上,在考慮到FPGA/家機部門低成長率後,AMD 光靠PC/資料中心和GPU的成長率來補,要想達成32%以上,這難度可不算小。

營收到了600億,基本上已經可以和Intel 平起平坐了。

AMD最近股價有一點弱,拍照大還要繼續不離不棄嗎?美國的通膨怎麼會打不下來?美國石油和天然氣都可以自足,是食品進口成本增加了嗎?
Cavendish Lab wrote:
AMD最近股價有一點...(恕刪)

除非找到更好的公司,不然還是會繼續持有下去。
通膨要降下來沒那麼快,要耐心等待。
johanneschuang

美國的油價已經有感下降了。房租應該也是,只是政府的統計數字還看不出來

2022-09-17 13:05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Intel 目前想在2025年就追過台積電,以目前台積電的進度來看,應該是不太可能的事。

根據某Intel 內部的說法流星湖要到明年Q4 或2024 Q1 才會出來。
而以最近Hot Chip 34 中出現的官方文件來看,流星湖中,Intel 只做了 Intel 4 的計算單元:
這樣算起來,以台積電現在正在量產N4 來看(N3也幾乎要開始量產了),Intel 大概慢了一年半左右。
台積電在2025 應該是要量產N2了。
當然目前Intel 是想在2024年年底前做出20A,但我看幾率是蠻低的,至少我猜,到時候量產的良率/成本會很可怕。
以流星湖來看,如果Intel 可以做出Intel 4的計算單元,為什麼它們要花錢找台積電做N5 和 N6 的GPU/IO/SOC 呢? 顯然應該是產能不足。產能不足有三種可能:EUV 不夠,或者良率太低,或者兩者皆有。
照理來說Intel 的EUV 應該是夠的。所以如果良率不太差的話,應該是夠的。
總之目前看來,Intel 要在2025年年底前,不要說反超,就算是追上台積電,在我看來,機會都是渺茫的。
美國這波通膨最大的因素是房價和房租高漲。聽說現在美國的房屋供不應求,造成房價易漲難跌,房租也跟著上漲。拍照大現在人在美國,對美國房地產的觀察確實是這樣嗎?媒體說美國30年房貸利率已經漲到6%,這樣還打不倒購房買氣嗎?
Cavendish Lab wrote:
媒體說美國30年房貸利率已經漲到6%,這樣還打不倒購房買氣嗎?

現在我們家這邊的房價已經不漲了,加州北邊有些之前漲比較兇的地區也跌了一些了。但是通膨這麼高,房價短期內也很難下來太多。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目前看來85 有撐,但是如果是中長線,以今年賺$5預估,鐵底應該是55,但是正常來說,在股市不像2008那樣破底的情況下,我猜就算再繼續跌,應該不會跌超過75太多


AMD鐵底55準備要跌破了.....

半導體類股後勢看來還會大機率續跌,底在哪真太難估了
本周10/13台積法說會,此時就是回顧7/14法說會當下,
台積這兩位經理人,發言與看法真偽的時候了。
趁此機會,思考看看,自張忠謀後,誰還值得相信?



九份老街 wrote:
johanneschuang wrote:
魏哲家預期,明年產能利用率將維持健康水準,在差異化與先進製程、特殊製程技術需求強勁下,公司業績波動幅度將較穩定且更具彈性。
看完這篇,個人看法如下,若有不同看法也請提出!
半導體跟其他產業相同,高階經理人簡報,提出的是數據,不是形容詞.
魏哲家所謂的產能利用率維持健康水準? 何謂健康水準?
80%? 90% ? 95%? 100%? 沒報數據,代表未來惡化時可卸責,船過水無痕.
另外,何謂業績波動幅度將較穩定且更具彈性?
若T訂單已確定排到明年中,結果還以這種"一片形容詞"的報告方式,
這些說法無法被量化,個人覺得蠻無言的!
0050ETF

Morris將棒子交給劉、魏前曾說,要等到兩人到九成的生意人成分才能交棒,也不知現在劉、魏九成的生意人成分對領導公司是不是好事?因法說會總都說得很樂觀

2022-10-11 22:59
九份老街

GG過去30年發展,主要是靠著低調代工服務。結果近年來劍走偏鋒,配角變成主角,以護國神山自居。當美國老大都要跪求一家外國企業,就要當心自己要被宰了, 30年前日本的半導體與記憶體,現在全都倒光了!

2022-10-11 23:09
  • 4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