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1988 wrote:英特爾現在這...(恕刪) 一拿下就是負債的大錢坑啊!稀釋獲利傷股價,而且不同文化想推動拉拔效果一定很慢(想想明基西門子的慘痛前例)。除非裡面有甚麼東西是台積缺的才有那個價值,更重要的是,台積還不能立刻把英特爾資產做變賣處分,正常的老闆都不會做這種投資吧。
美國經過大選就有可能改變前一任的政策,用數十年長期投入資本的規劃來建廠,風險就變得很高。如果商業合作沒有想要一起繁榮,只是想玩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風險就會更高。台積電對外國投資應該考慮重在交易或投資快速回收,延長推進先進技術時程。最不濟就授權現有的技術或賣關鍵零組件、配方給當地的廠商,建廠的龐大費用誰愛花錢誰去蓋。等到滿世界都蓋好蓋滿2、3奈米廠,你再推出1奈米工廠待價而沽。
fannfu wrote:一群不知哪來的路人甲乙丙丁侃侃而談,帶風向,搞對立,搞疑美。不管美國政策怎樣,對台積電甚至員工都是正向的,不管美國政策怎樣,第一島鏈是不可能放棄的,不管美國政策怎樣,都比自大,蠻橫,無理,心理扭曲,獨裁的共產國家好,不管美國政策怎樣,想要維持民主自由,就是得抱美國的大腿,才能抗衡中俄伊朝。就是這麼簡單,路過的台灣人自己好好想清楚 台灣就算沒有台積電,對美國來說一樣是很重要 !從法律上去看台灣關係法就是美國的"國內法"你想想哪個國家把另一個國家列入國內法?國內法是連美國總統都要遵守!明居正老師這段講的超級清楚可以解答各位疑惑
awak wrote:你想的太簡單了美國怎...(恕刪) 當年美國能搞掛日本的關鍵是「技轉」。那時候美國半倒體(IBM 德儀)已經ㄧ堆南韓與「中國」留學生(以張忠謀為首江浙地區的外省人)。南韓跟外省掛早就準備跟日本拚輸贏。現在你美國準備技轉到哪?中國?越南?印度?撇開智商跟文化水平不談,這三個窮逼國走偷雞摸狗路線,並沒有南韓跟外省人這麽拚命也沒那麼大的志向。它們流行當碼農coding上媒體吹牛炒股輕鬆騙錢。吃苦研發?不要鬧了。
7745d wrote:台積電對外國投資應該考慮重在交易或投資快速回收..(恕刪) 應該不會收回投資美國要求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人事和財務都要跟台灣分割所以台積電在美國的工廠會逐漸獨立成美積電入股Intel 也屬於美積電跟台積電沒關係新竹研發總部移到美國應該只是時間問題綠營栽贓老共會做的事沒有發生結果是美國做了
美股廖添丁 wrote:INTEL裡面ㄧ堆右手很粗的落魄ABC 阿三 阿六。經過都嫌臭。早就沒救了。2025-02-19 23:17 #940引言我要留言smallbeetw阿六早就被趕回家了, 現在滿滿阿三... wow 兩位大哥聽你們這麼說 我都以為我來到了脫口秀現場了🤡🤡🤡===時事咖來蹭理財區 不講理財/買賣/決策 那就LDS就好了 🫶🫶🫶你知道 只能將出身當成論點 是有什麼問題嗎?🤓🤓🤓🤮🤮🤮===搞不清你們是真的一般01鄉民 ☕☕☕還是對岸的特務 跑來高級黑 😎😎😎是說反正你們把台灣搞low就好了嗎 👺👺👺ok good job 🫡🫡🫡可以去領錢了 🤣🤣🤣
Ok1988 wrote:英特爾現在這...(恕刪) 白人優越感以及 intel 一直以來的高高在上的態度, intel 的員工會聽台積電黃種人的指揮? 兩家公司的生產方式與流程全然不同, 整併也是很大的問題, 再來兩家公司一旦合併, 台積電就不再是立場超然的純代工公司, 要如何獲得 ic design 公司的信任? 此外還有很多的缺點, 網路上已有很多知名分析師與業內人士的分析文章, 你可以做點功課再來發表意見
Harvey norman wrote:你想想哪個國家把另一個國家列入國內法? 美國並沒有把"台灣"視為一個國家喔!但他"曾經"有跟"中華民國"建交過......也許過一陣子也會有巴勒斯坦/加薩 關係法 及 加泰隆尼亞 關係法吧! 前提是有影子敵人出現的話~
文章分享.......魏哲家昨晚參加台大EMBA百川講座,以「如果沒有台積電」為題演講。他現場妙語如珠,幽默的演講內容,現場笑聲不斷,讓參與者明白,為什麼台積電最新的製程不可能搬到其他國家,以及全世界如果沒有台積電,那麼,民眾不僅蘋果手機不能換新,就連電冰箱、電視、汽車等產品,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台積電,全世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指出,「沒有台積電,世界經濟會停滯不動,如果沒有台積電.當然我的對手會很高興,但是高興不了多久,因為沒有台積電,2026年以後,所有的自動駕駛、會全部不見。」自從台積電2021年正式赴美設廠之後,市場中不少人都在擔憂,台積電會不會將最新技術帶到美國,使得台灣不再具有優勢。在回答市場的疑慮之前,魏哲家先談到,「如果要重複做一個台積電出來,大概要多久時間?也不長,你用2.5年時間,就可以蓋一個生產線。」不過,這個2.5年,是有前提的,「要有土地、水、電、人才都夠,你沒有技術,那另外講。」2.5年只是蓋一個產線的時間,但每一次新技術出來,台積電至少要蓋三個廠。魏哲家以3奈米為例,「蓋3奈米廠要符合所有客戶需求,大概5年就可以了。如果你想把台積電三奈米整個搬到任何一個國家,假設你的土地沒問題、水電沒問題、人才沒問題。那也就用5年的時間,就可以。」而美國廠蓋到現在,進度並不符合台積電原先預期。魏哲家笑著說,「我們在亞利桑那州,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受盡各種訓練。」他說得幽默,全場哄堂大笑,但卻點出三點外人都想像不到的難題。「第一,我們以為說美國這麼大,蓋個房子有什麼了不起,錯,蓋一個房子很了不起,我在亞利桑那州要蓋一個生產線,第一,他們沒有聽過生產線是什麼東西,我說,我隔壁不是有IDM(意指IDM大廠英特爾)嗎?他說,那是十年前啊,現在人都跑光了,所以不會蓋。」魏哲家說,第一個難題,跟當地的基礎建設有關,就是他們不會蓋廠,最後有一半的建築工人都是從德州找來的。第二,從來沒有想過在一個地方,會碰到當地政府各種法律條規不一樣。「台積電是一個很受政府照顧的公司,我們走在前面,蓋各種生產線,政府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們跟台灣政府一起商量法規怎麼訂。」但是,到美國之後,美國政府雖然也不知道怎麼訂法規,但是,美國政府跟台積電說,「請你先出錢,我們用你的錢來聘請專家,來制定規則。最後,每一次開會,就有市政府的官員、用我們的錢聘請的專家、還有台積電,然後,由台積電發言、共同制定規則,制定出來才繼續往前,總共制定出來的規則也才一萬八千多個,花了3500萬美金。」魏哲家笑說,「我不是抱怨,我只是說我的經驗。」接著,他又提到了美國本地的化學品問題,美國做不出來台積電需要的等級,如果要做出來,價格會是台積電原本購買價格的五倍,「我們最後怎麼解決,我們從台灣運硫酸到L.A.港口,從港口用卡車載到亞利桑那州,就算這樣子都比在美國做便宜。」但明明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就設廠在台積電旁邊,那麼,英特爾怎麼面對化學品材料問題?魏哲家說,「他們看這樣划算啊,所以他們也從台灣開始買。你聽到這個很難相信,問他們,那你以前怎麼過活,他們說,以前過得很辛苦,現在有你們。」第二個難題,則與工會有關,魏哲家表示,「當初成立工會是很崇高理想,是幫工人爭取比較好的福利,但之後,工會就變得很奇怪。」顯見台積電在當地也遇到了勞資難題。第三個難題,則與當地政府行政速度有關,「台積電進步這麼快,是因為兩年半就可以蓋一個生產線出來,但這兩年半,我們技術一直在進步,技術每改進一次,整個生產線設計就要改變,包含產線底下接的水、電、化學品線路都要改變,每次改變都是跟著廠商一起努力,馬上就做了。但在美國不行,任何改變,停下來,先把圖畫好,申請、批准之後再繼續做。」以這樣的速度來看,魏哲家直言,「最新技術跑道美國去,你認為可能嗎?單單每個事情都要申請,申請完再進來,至少要花掉台灣兩倍時間。」很顯然地,台積電最新技術只會根留台灣,很難移到其他國家去。 Mavs41Forever wrote:意圖 - 川...(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