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d1210 wrote:
這是台灣普遍的現象...就是「吃米不知米價」,台灣人普遍對於成本跟數字沒概念,這背後的原因很複雜...
一來是缺乏科學的概念,普遍都是用感覺來認知事物,而不是透過客觀的數字來認識,所以很容易流於情緒化的理解,而非理性的認知。
再來就是資訊不透明,不管是商人基於商業機密、管理(統治)階層或是政府(政客)為了控制操控,普遍都不願意將資訊透明化,因為一旦資訊透明公開化後,很多權弄的空間都會見光死,所以台灣喜歡玩弄檯面下或是路邊消息,原因就是在於資訊不透明,現今的假新聞浮濫,某部分也是因為資訊不透明所致...
其實詐騙就是在操弄假資訊,真假參半,混淆人的理智而達犯罪目的!
基於以上兩個因素,造成台灣很多荒謬又混亂的現象~~
這帽子扣很大阿 哈哈哈
兩個原因是對的,但是理由不太對
與其說台灣人對數字沒概念,不如說傳統中式社會遠離數字化
多的是父母教學齡前小孩英文,有幾個會教數學?
父母自己就對數字懼而遠之,小孩又怎麼會想要親近
加上台灣教育體系把數字當做學問,而不是工具
數學很難這件事每天都會被有意無意的提醒
台灣的數學教材也真的很難,特別難在看不懂他到底想問啥
既然沒有客觀判斷事情的能力
那憑感覺,憑信念就是唯一解
所以台灣三步一宮,五步一廟,一個月要拜拜兩次,一年還要追加三節、做醮、神明誕辰、出巡
是為什麼工商社會那麼多年,都兩三代人了,傳統農業社會的信仰沒有減少反而更甚
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沒有改變
一個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的社會,當然不會想要去求知
因為你的思想模式已經把未知的存在可能性給封死了
這種習性也不光是台灣,每個宗教都走過這一段
17-18世紀基督教在歐洲也面臨過
最後啟蒙主義成為主流,宗教儀式退出大部分日常生活
人的日常行動變成以理性邏輯思考來做決定
要邏輯思考就需要準確的資訊,就需要精準的數字
直到這個階段,社會才會進入所謂現代化
台灣的發展其實就是COPY而已,戰後嬰兒潮一代並不知道他們面臨的時代有什麼轉變
所以他們還是帶著農業社會的思考邏輯加上一些生活上面的patch
是補丁而不是更新
所以慢慢的,這社會左邊也需要改右邊也需要改
這就是台灣的現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