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果一堆人說要跟“世界接軌”所以費用化是對的
但那時我就提出費用化只有做半套~~必須要針對公司營收定出一定獎勵規則
而這半套只會讓老闆賺更多而員工只能當蟻工
(現在政府才針對賺錢但調薪低的公佈跟規定獎勵辦法~~人才跟台灣競爭力早己流失)
因為費用化員工不再為產品“盡心盡力”
(不過這樣也好有更多時間跟家人相處)
而台廠優勢不再時將會讓更多人投靠外商
(因為一樣要領薪水當然要領更多~況且外商還有配股跟認股)
讓台廠產品開始往cost down以賺取更多訂單
台灣很多人才~~但人才也是要向現實低頭
PS:我的重點是要施行政策請想好可能發生的後果~~不要只推半套
費用化是對的方向~~但要防止貪老闆
配給員工的股票是從配給股東的股票裡面分出來的
如果只配給員工股票而配給股東現金股息
那一年的股東會也別想開下去了
只能說現在就業才搭上電子業的列車已經慢了一步
台灣電子業成長最快的那個年代
也是老闆,股東最敢給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不過對岸的中國現在有點像20年前台灣電子業的成長模式
排除政治只論經濟,中國是不錯的選擇
要賭大一點就去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相信東南亞眾國也想循中國模式先低端製造後電子產業
老是等人吃乾抹淨了才來怨嘆只剩湯喝,那永遠只能喝湯了
華碩由四個宏基工程師創辦,聯電也是工程師創辦,廣達也是……
台灣太多太多由工程師創辦的電子公司了
要叫田橋阿舍辦間電子廠,有間做筆電的滿有名阿
他女婿出來選總統時拉好多根漲停板咧~~他家的筆電在市場上只見過兩眼
carloszhang wrote: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政...
別再把台灣近年經濟的不振,怪到分紅費用化上了
(恕刪)
文中的連結2015年MIULA 觀點剛好就是鐵證:
這麼多年過去了, 事實證明聯電就是最大受害者之一, 高階人才盡數流失至中國或外商, 公司失去競爭力, 最終獲利低下, 股東也深受其害. 是以過去的員工分紅費用化雖然是慷股東之慨贊助研發人員薪水, 但是股東最終會因為員工努力研發使公司的全球競爭力高, 獲得股價及股利的正向回饋. 但實行員工分紅費用化後這個正向循環就被打破了, 最終大部分科技公司的股東除了費用化頭幾年以外再也沒有得到甚麼好處了, 股東、公司、員工三輸! 員工分紅費用化乃是(主要是外資)股東們殺雞取卵扼殺台灣科技業的兇手之一, 雖然我想外資股東本來就不在乎台灣科技公司將來好不好, 從最近中美科技戰來反思當初甚至有可能是外國政府避免台灣在多項資訊科技領先的手段之一.
ohcool wrote:
這麼多年過去了, 事實證明聯電就是最大受害者之一, 高階人才盡數流失至中國或外商, 公司失去競爭力, 最終獲利低下, 股東也深受其害. 是以過去的員工分紅費用化雖然是慷股東之慨贊助研發人員薪水, 但是股東最終會因為員工努力研發使公司的全球競爭力高, 獲得股價及股利的正向回饋. 但實行員工分紅費用化後這個正向循環就被打破了, 最終大部分科技公司的股東除了費用化頭幾年以外再也沒有得到甚麼好處了, 股東、公司、員工三輸! 員工分紅費用化乃是(主要是外資)股東們殺雞取卵扼殺台灣科技業的兇手之一, 雖然我想外資股東本來就不在乎台灣科技公司將來好不好, 從最近中美科技戰來反思當初甚至有可能是外國政府避免台灣在多項資訊科技領先的手段之一.
所以你的意思是外資都是搞不清楚怎麼經營公司創造獲利的笨蛋囉?
外資股東惡搞了自己的投資, 害自己投資的公司員工越來越懶越不上進囉?
用票面價值配股這麼高明的手法世界各先進國家都不知道要採用
只有台灣科技業員工才懂這種舉世無雙的天才經營方法啊
那我建議台灣科技業新貴們應該自己集資創一個大方分紅配股的新創公司
管他費不費用化, 反正全公司員工領到配股一定士氣大振, 全員沒日沒夜幫公司拼命發大財回饋股東
應該瞬間就能打趴Google, Apple, Facebook 這些無知白人老粗公司



華裔台灣人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外資都是搞不清楚怎麼經營公司創造獲利的笨蛋囉?
外資股東惡搞了自己的投資, 害自己投資的公司員工越來越懶越不上進囉?
用票面價值配股這麼高明的手法世界各先進國家都不知道要採用
只有台灣科技業員工才懂這種舉世無雙的天才經營方法啊
那我建議台灣科技業新貴們應該自己集資創一個大方分紅配股的新創公司
管他費不費用化, 反正全公司員工領到配股一定士氣大振, 全員沒日沒夜幫公司拼命發大財回饋股東
應該瞬間就能打趴Google, Apple, Facebook 這些無知白人老粗公司讚讚讚...(恕刪)
2007年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2011年才修法有配套措施。
"員工限制型股票"就是以前的員工分紅,差別在法有明文規定而已!
經營公司的是董事而非股東,只有少數有遠見的經營者避開了當年的衝擊!
限制型股票最早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93年底提出。當時台積電已至美國公開發行,張忠謀看到美國企業界盛行的限制型股票,便回頭向台灣政府建言,認為應修法將「員工限制型股票」納入員工獎酬制度中,讓我國獎酬制度更加多元化,但卻無疾而終。
https://ai100.chihlee.edu.tw/files/16-1018-8118.php?Lang=zh-t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