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風力發電股的商機


jeel54321 wrote:
我做過潤泰全,因為.風電股有一大票人成本是零..(恕刪)

不是你懂而已好嗎?
你在講這個是沒意義的話  上市公司老闆當年的出資經過幾年的除權除息  他就是零成本了  這你的觀念,不就每一家都不要投資了
你要留言  麻煩把別人的討論都看完  你看完如果覺得不懂,就安靜地飄過吧
麻煩各位 沒有太意義的建言  請安靜地飄過
廣積糧大哥說的是指  不管任何人執政,都會繼續支持這個產業的發展,因為有利可圖,至少我在底下已經特地點出來了,了解了嗎?可以的話請自行刪除發言。
jeel54321 wrote:
實況轉播
6/6 晴...(恕刪)


呵呵......依照您轉Po文 那樓的邏輯

每晚漫漫長夜 太陽光電都沉睡了.... 所以?
春夏枯水時期 水力發電都沉睡了.....所以?
冬天淒風苦雨 家中冷氣都沉睡了.....所以?
夏天烈日當空 電暖氣爐都沉睡了.....所以?
每天下班回家 機車汽車都沉睡了.....所以?

手機也不是隨時用得到吧......

請注意 凡事都是需要看整體的!!


高築牆廣積糧 wrote:
呵呵......依...(恕刪)

不好意思,沒管好 跑出來了
專家請繼續,別把時間心意放在這些身上
我已經把他關好了,他暫時不會出來發表意見了。
也請各位有興趣的專家  一起發表看法  
維護各位發言的權利,是我的義務。










高築牆廣積糧 wrote:


1.台電過往紀錄...(恕刪)



大哥,小弟又來了,希望別嫌小弟煩,不過小弟一直對整個電網的部份有個疑問,
照說,我們目前的電網併聯後,會統計目前的耗電量使用狀況,
逼近臨界值時,加載部份發電模組,以達使用需求


但綠能發電的形式比較是被動式的,雖說主要是作為替代能源之用,
且調整時會動態調整,不至於產生發電量過多的情況發生,
但是否可能將部份的能源儲存,以作為尖峰時段使用呢?


小弟找到的資料有台達電的儲能櫃(MWh級能量儲存,最高達900 Vdc)、
抽蓄水力電廠(台灣擁有兩座總計達2.6GW之抽蓄水力儲能電廠(日月潭明湖、明潭)),

但前者容量仍太小,後者在增設上除耗時過長以外,仍需考慮水土保持及耗損問題,
而美日積極設置的儲能系統又受限於台灣法規的不完善,無法效而仿之,
不知您在這方面是否有所涉獵,若有,煩請不吝指教,謝謝

Teddy0912 wrote:
大哥,小弟又來了,希...(恕刪)



挖 ~~ 問題越來越專業了,相信很快就會問倒我了, 但理性討論是好事, 我不懂的我也會再去請教更專業的,總之希望教學相長,畢竟對產業趨勢越了解,對投資越有幫助, 不要像論壇裡其他主題樓常帶有政治顏色或是只以股價論事 那太Low了!

以下分享我所知的資訊

1.儲電系統國內外很多家已經在做了(例:特斯拉、台達電,及許多新創公司)只是仍未具大規模電力儲存的商業價值,台灣現在若要採用電力級儲電系統不是法規不可行,而是仍太貴了! (發展風電初期貴一點就被核電幫到處罵圖利、掏空....) 提醒: 儲電還分 電網用的電力級與一般家用或工廠用差很大
2.現在技術上最可能大量商業化的是鋰電池儲電系統,2018年電力級鋰電池儲能成本為US$268/MWh,每度電約新台幣8.04元。如果能夠每年降價5-10%,大約8-10年之後價格就可以被台灣接受了(別忘了台灣電價是世界級的低)
3.目前重要儲能技術類別與定義: 請參考 https://outlook.stpi.narl.org.tw/index/focusnews/detail/455
4.儲電系統對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扮演重要角色,但通常要當再生能源佔發電比例20%以上,才能感受到儲電的急迫性,從2+3點來看,台灣這時候做綠電,配合2025年左右的儲電成本可望大幅降低,時機似乎還不錯,相信屆時就會運用在台灣的電網。
5.西門子歌風颯(上緯 WPD 台電都可能採用其風機)宣布他們正在追求具有儲能功能的混合風能和太陽能項目, 其實也不只西門子,其他風機大廠也會去做儲能,換言之 就算台電不積極,到時候各風廠的開發商也會自己投資做(只要可以增加利潤),
6.特斯拉(Tesla)應該是在電力級儲電系統最積極之一的公司(Tesla在車用的厲害應不用多說),他的Powerpack鋰電池電池系統跟美式橄欖球場一樣大,已經在澳洲連結一座風力電廠運作中,儲電量可為3萬個家庭供電1小時!
7.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預估美國未來 10 年內會有估計約 6.4 GW~13.1GW電力級儲能可進入商用化需求階段,是塊大市場
8.未來台灣企業如果能買到便宜的鋰電池儲能櫃(Ps:這不是電力級),利用時間電價差,晚上充電,白天自用,然後賺節電補助,也是一個商機。
9.您提到的抽蓄發電廠,嚴格說併不是儲電,而是儲存發電的能量, 原理是在用電不吃緊的離峰時段利用多餘的電能將水從下池抽往上池,待尖峰用電時段再將水的位能釋放轉換成電能,但如果夜間的基載電源已經不敷使用,抽蓄發電只能依靠中載或尖載電源來儲存能量,則抽蓄發電在尖峰時段的成本優勢就會降低,因為抽水往上也是會耗費電力的! 台灣現在是電力吃緊,因此不得不重新啟用抽蓄來做尖峰發電,若有儲電系統就未必須要再用抽蓄發電了。
10.台灣掛牌公司中在發展儲電系統進度較快的我只知道台達電與興櫃的凱勝,不過中國這幾年資金太多,只要有點未來性的產業就不缺資金,因此也有一大串中國公司切入了儲電(但多不是電力級),這會是台廠最討厭的對手
11.依照經驗 , 要投資未來產業應該是投前三名的企業,但目前最大的電力級儲電公司卻是賣電動車的特斯拉,這在投資上就尷尬了… (前景無法判斷), 而且再過些日子技術夠成熟後,全球電力設備廠也都會自己切入,小公司最後應該是賣技術或被併購(陸企則是可以拼上市圈錢)!
12.其他相關資料 可參考 https://technews.tw/tag/%E5%84%B2%E8%83%BD/
各位高手的發言,十分有用,留個記錄,方便追蹤

高築牆廣積糧 wrote:
挖 ~~ 問題越...(恕刪)

看起來,這個還是需要智慧電網,才能把剩餘的電送往不足的電力地區,或者說在不夠的時候啟用儲存電能。不過,看起來,台電的計畫,還是需要經濟部以上層級的首肯;如果電費不漲價,台電永遠是以成本為最高考量,那很多事情都是空談

請教一下ˋ,我兒子高中時期就跟我提過,最好的儲能設備是利用太陽光把熱能儲存起來,然後在需要的時候再依照熱能發電原理,把電力送出去,占地不需要很廣,只要一個足球場就可以了,好像  以色列、美國都有
再者,我看不太懂 太陽能的規格,太陽能裡面經常看的到太陽能電池,到底這個電池是用鋰鉛電池把電存起來,還是根本就只是光電原理發電而已,沒有電池儲能功能?


底下的太陽能電池 台灣有哪個廠商有做呢?  昱晶? 
https://www.energytrend.com.tw/solar-price.html
問題有點雜  麻煩您了
高築牆廣積糧 wrote:




挖 ~~ ...(恕刪)



大哥您的資訊太受用了,不過這次的資訊內容比較多,
小弟得慢慢消化才行,在此不曉得是否可提出一個不情之請,
就是先前guest2000大大提出的波浪發電,
由於小弟找到的多半是KW級的發電系統,
而國內由台船與工研院也在基隆外海測試過20KW級的設備,
但仍未能找到更多具商業化的資訊與前景,
但以之前guest2000大大所提供的資訊,似乎商業化後可能更具經濟優勢,
且較不具場所限制,
不曉得您是否剛好也得知這方面的相關訊息呢?
真是不好意思,素未平生還麻煩您這麼多.....
三子父 wrote:
不好意思,沒管好 ...(恕刪)


可惜現在 01 已經不限制分身了!我要發言隨時可以弄個新帳號上來!

也建議本樓被黑掉的繼續踴躍發言,散戶要知道正反雙方的看法,才能保障自己權益。只允許單方面看好,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kaar wrote:
可惜現在 01 已...(恕刪)


更可惜的是01這種免費論壇,很容易被無知酸民鬧場,大家聽不到專業的發言了
要說幾遍你的頭殼才聽得懂 政府要推動,你不喜歡,就去選立委,就去選總統,我是個投資人,我只想知道哪裡可以賺錢,你的智商可以聽懂嗎?
你對風力發電的個股有疑慮 請提出來,不是這裡懷疑 那裏害怕,你怕就去定存,最簡單的方法
散戶要知道正反雙方的看法,才能保障自己權益。----你是有看到介紹哪一檔個股嗎?還保障自己的權益,你要不要去看個醫生?

底下這句話最好笑
只允許單方面看好,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是阿 下次你爸爸媽媽把房間門鎖上時候,建議你踢開,因為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要就去蓋一棟樓 要大家不要買風力發電的股票 也不要買台積電 大立光...選總統如果選不上 我帶你去山上當總統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