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鴻海買在97,要賣嗎??

12月的營收快公佈了,數字大概不會多好看,所以早已知道內情的外資就又開始賣
pqaf wrote:
鴻海最近不斷賣股,賣...(恕刪)
小弟曾經在鴻海服務十多年, 對鴻海有比外人更深入的了解.

鴻海看事情是從大的戰略思維及角度去決定方向與行動, 鴻海曾公開多次表示面板是集團重要的戰略物資, 不僅各種產品都會使用, 連未來的應用發展也是扮演重要角色, 所以一定會持續投資, 並勇於接受挑戰.

大戰略思維之下去投資面板廠(鴻海), 和產出面板再想辦法賣掉(一般面板廠)是很不同的想法差異.

鴻海戰略規劃發現大數據的未來, 大數據要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吃大量的電, 各種未來發展也都要用到大量的電, 蘋果推環保工廠, 在大陸用多少電就要環保產出多少電還給大陸, 所以蘋果也需要大量的電, 因此鴻海需要電廠, 而太陽能產電也是不錯選擇, 所以鴻海需要夏普的太陽能電池技術, 來滿足這個大戰略需求, 並不是買下夏普太陽能技術後, 產出太陽能模組來殺價競爭; 有了技術靠山, 不但電廠技術有著落, 也可以再強化和蘋果共同投資大陸電廠的深度合作.

一般面板廠儍儍的大量產出面板, 到處塞貨殺價競爭, 而鴻海的面板會優先滿足自己集團內的大戰略目標, 有多的面板才會賣給外面, 因此大家回去看之前夏普不賣面板給三星, 不就非常合情(不資助對手)合理(優先滿戰略目標), 剛買下夏普時自己需求還沒上來, 所以可以賣給別人, 現在夏普電視在大陸大賣(低價, 高品質), 很自然的就優先滿足自己, 所以媒體用鴻海攻擊三星的角度, 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從大戰略角度來看, 這本來就一定會發生, 合情合理, 一點也不意外.

美國及大陸的市場很大, 運送大面板進大陸及美國絶對不划算, 就近供應合情合理, 所以投資美國及大陸的面板廠, 絶對不是一時衝動的決定, 大戰略深思熟慮分析優缺利弊後, 才會真正行動投資, 甚至會進一步規劃面板銷路, 遠大於面板廠產能才會行動, 雖然經常高估需求的數字, 或是規劃出一些非常規的銷售方式(大降價求售), 但是很勇敢負責的全力承擔面板廠的全部產能是很正面的態度.

我發現大家看鴻海時, 因為看不到鴻海的大戰略計劃, 而會被這個投資的挑戰而嚇到却步(大面板資金投資), 而忽略了這個投資的機會(讓鴻海進一步完善集團佈局), 所以新聞一出, 我的心理狀態和股票操作行為剛好和大家相反, 而產生很大落差, 對錯短期內看不出, 但是長期發現我都勝出, 獲利出場.

再舉一例, 鴻海新亞太電信長年虧損, 但是它是鴻海佈局大數據, 雲端, 物連網的重要角色, 所以才能持續存在, 一旦練兵完成, 以這個電信技術基礎和大陸合作或和軟體銀行合作進軍美國, 都是很關鍵的角色.

大家要用戰略思維來看鴻海, 才能看到它的真正價值.
不知鴻海這麼多資金丟進美國,
匯損嚴重嗎?


想賺大錢 wrote:
12月的營收快公佈了...(恕刪)
想賺大錢 wrote:
你太早賣啦,捏怕死。放怕飛.....你現在大概吐血了吧...好在這2天有慢慢在漲,這兩天量有增加,只要沒爆超級大量就都還有往上的機會,希望能破百...

我價差交易停損出場,被你笑稱"你現在大概吐血了吧",希望樓主這次不要被斷頭吐血才好.
Kin Wu wrote:
小弟曾經在鴻海服務...(恕刪)
夏普原本一年電視出貨量只剩400萬台,鴻海為了搶市占,祭出骨折式殺價競爭手段.
2017年原本面板市場報價大漲4成,彩電售價也上漲2成,被鴻海這種焦土戰後,消費者對降價產生了制約性的期待,等降價忍住不買,市場報價崩盤,報價瀕臨成本區...鴻海夏普如願從幾大龍頭廠手上,搶下1400萬台出貨量,出貨量成績亮眼. 但實際上,這種暫時性虧錢賠本的促銷手段,對品牌的永續經營,非長久之計.

這種傷人七分,自損三分,傷己傷人的七傷拳戰術,不知鴻海的財力還能撐多久?

鴻海花大錢投資面板廠,但如果市場報價從此崩盤,一蹶不振,鴻海未來新廠也難獨善其身...

大陸京東方和華星光電,背後是有國家資金幾百億人民幣,不計成本,長期補貼扶持,大陸也動用關稅保護自家業者,鴻海在美國就只有減稅補貼,不知能否和大陸業者對抗?

在低價化的面板業裡,日本人事成本極高,競爭力大損,所以日本面板業逐漸退出市場.

美國人事成本也是極高,鴻海日後若想獲利,可能也要說服川普政府,祭出關稅手段,阻攔大陸業者進入美國市場,保護鴻海在美投資的面板廠....
P大您好,面板廠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人力使用比例很低,不用擔心美國廠的高人力成本,以前我也不懂,有機會了解夏普日本大阪十代線生產,才發現日本人的厲害。

至於成本,鴻海因為有全世界最大的採購量,所以物料購入成本低到很可怕,您認知的成本線,實際其實比市場行情更低,而且低很多,所以鴻海雖然低價賣電視,其實您可以觀察夏普的財務報告,面板已經轉盈了.

小弟不是硬要說鴻海好話,只是它的製造能力非常強,價格競爭力很可怕。
融資創新高 看來有人在用融資攤平

鴻海要再轉回多方走勢 是需要時間反覆打底的

目前看來大戶們有心將股價守在9字頭

等12月財報公布後 再看看有沒有亮點

pqaf wrote:
夏普原本一年電視出...(恕刪)


政治是為經濟服務的 可預期的是 未來美國會提高關稅障礙 好讓"美國製造"的誘因可以延續下去
幾波拉扯後,最後收紅,好難得。
想賺大錢 wrote:
12月的營收快公佈...(恕刪)
Costco 11月底的黑色星期五促銷, 打出夏普電視買3.8萬60吋 送1萬2的45吋,但是限量,消費者半夜3點就去門口排隊,一開門馬上就搶購一空... 這種買大送小的促銷活動,可能沒賺,所以才會限量吧.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