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現金殖利率9.9%沒人要買?

phy12345 wrote:
我持有股票的目的,是獲利,不是為了當某某公司的股東,我想99.99的投資者都一樣。...(恕刪)

比較現實的說法是

不管你願不願意, 即使你買進一股持有一天...一樣是當了該公司一天的的股東

這一天裡你和其他股東一樣享有公司法所賦予的表決權與分配請求權等權利

買股心態上當然可以純粹以交易為目的持有,但不管持有哪一家公司,目的為何

你的身分就是股東無誤

股東會前,你的名字也同樣會被公司造冊登記

J1977 wrote:
不過股價淨值比個人以為仍不能很適宜地代表營建股的投資價值
確實是這樣,不過除非長期追蹤某家公司,要不然光要從財報去瞭解各筆資產的位置、開發情況跟銷售情況是很難的,所以我手上營建股是我將近10年長期持有的了,營運規模不是太大,而且專注在台北市開發,這樣對台北市熟悉的我比較好分析,至於類似像興富發這種全台蓋透透的,我就沒能力消化了,像樓主PO的這個順天,在台中地區推案的,也不是我的菜。

其實只要公司持有不動產資產的,都很難正確評估價值,像樓主提到的那檔華電,稍微分析了一下,竟然也算是一檔資產股,這2年賣了2筆宜蘭的土地,獲利3億左右,貢獻1元EPS,除非資產重估,要不然這個也是財報看不出來的,去年減資完,現在淨值將近25元了,而其隱含的價值卻可能超過淨值,現在這種價格差不多5折價而已,而且我猜今年可能發股利,因為減資彌補虧損可能就是為了能夠發股利,現在帳上未分配盈餘已經轉正,所以配息的可能性很大,我打算禮拜一進場交關一下,不過這種成交量...買多少算多少了。
美Fed緩升息、全球擴大負利率時代來臨,熱錢四處流竄尋找好的投資標的,台股擁有高殖利率優勢吸引國際熱錢持續湧入,包括宏益、普安、華夏、康舒、佳世達、華碩等等12檔,擁有殖利率逾5%、法人本周強勢買超等雙強利多,投資人未來在股息、股價兩頭賺,是戰勝負利率的
=====================
選擇性寫?
9%的不報?
擁有殖利率逾5%
???????
我隨便選台中銀
現金殖利率都超過5%

懶人國 wrote:
美Fed緩升息、全...(恕刪)

所以說台灣的股票真的很便宜,報酬率又高,現在不買,要什麼時候買呢?
個人存股淺見
1.公司必需穩定規模夠大不易倒閉(最好還是避開波動風險大的產業)
2.殖利率至少5%以上
3.股價還是需買在相對合理價,看本益比+殖利率來判斷,對於不管股價高低都會定期買來存這點無法苟同
4.基本上不停損,股價向下會持續買入,除非公司明顯未來趨勢不看好,財務明顯走下坡
5.如果當前損益獲利超過這檔股票殖利率5%以上會考慮停利選擇其他標的
有價差一定買,比如100元買,一定漲到150元,我一定買
ejan1969 wrote:
而且我猜今年可能發股利,因為減資彌補虧損可能就是為了能夠發股利,現在帳上未分配盈餘已經轉正,所以配息的可能性很大,我打算禮拜一進場交關一下,不過這種成交量...買多少算多少了。...(恕刪)

我倒是站在勸退的立場

有時並不是公司好不好的問題 (爛到下市變壁紙的力晶也是一個轉身又賺錢了)

而是風險高低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市場是一個充斥相對理性,缺乏絕對理性的集合體

一個好公司,好幾年都是爛價格也很稀鬆平常

1603再好,現行股價也是站在十年來的高檔

減資即使是利多,幅度二成也不足以長期支撐股價高檔不墜

有意長期持有,個人以為還是有機會等修正再行介入

如果只是猜公司派減資的目的是拉股價,或是可能配個一年息明年配不配不知道

那就失去投資的意義

反而更像投機賭一個波段了

我想華電這一檔股票的最大問題是成交量太小,股價波動也不夠。長期投資下來,當你手上張數太多時,短期內變現的價差會有點大。

股票雖然是公司價值的體現,但是,公開發行的上市股票,必然比,未公開交易的公司的股票,享有較高的本益,是不爭的事實,這說明了流動性本身對股票的價值。

華電的變現性不佳,題材貧乏,所以股價長期在淨值以下。加上賺來的錢也沒有用來發展本業,光投資股票和房地產,長期以來,公司的獲利變成董事長手上的炒房/炒股基金,透明度又更不足,難怪不受投資人青睞。
9.9 感覺風險好高 ,
我都買4.5以上的
beachgoo wrote:
要穩定的吧。我70元...(恕刪)

不要講潤泰了,我十元買,40 賣,想要買回來都下不了手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