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fkcity wrote:我終於比較理解跟明白巴菲特為何要抱股抱那麼久了!跟大家的存股票有很大的出入!...(恕刪) 我很想暸解,巴菲特的抱股和一般人的存股有何不同?只要都是抱(存)好股,而且是低價買進,長時間擁有,都可達成目標,兩者之間有何不同的地方嗎?我孤陋寡聞,希望直接可以從各位大大的不同見解,得到一點點啟發囉!
shih3246 wrote:我很想暸解,巴菲特的抱股和一般人的存股有何不同?只要都是抱(存)好股,而且是低價買進,長時間擁有,都可達成目標,兩者之間有何不同的地方嗎?我孤陋寡聞,希望直接可以從各位大大的不同見解,得到一點點啟發囉! 巴菲特的抱股都是單筆投資一次買幾十億甚至百億美元的股份(也許會分幾次買)然後長期持有當然看準價位夠迷人才出手一般人的存股是定期定額或逢低分批買進這是兩者最大差別
劍神路亞 wrote:巴菲特的抱股都是單筆投資一次買幾十億甚至百億美元的股份(也許會分幾次買)然後長期持有當然看準價位夠迷人才出手一般人的存股是定期定額或逢低分批買進這是兩者最大差別...(恕刪) 感謝大大的解析,如果只是這樣的差別而已?就好像是富人和窮人的差別,應該說是大戶和散戶的差別...如果大戶像巴菲特這麼有錢就單筆投資,抱個10年都不賣,沒錢的小散戶也可以定期定額的買進;還是能殊途同歸,達到同樣的結果,最後變成。。。。。"小小的巴菲特"喔!
shih3246 wrote:我很想暸解,巴菲特的抱股和一般人的存股有何不同?只要都是抱(存)好股,而且是低價買進,長時間擁有,都可達成目標,兩者之間有何不同的地方嗎? 我以為巴菲特最大不同是,他經常有第一手的資訊,而且他常在搞收購和某種程度的介入經營,跟存股本質有很大不同。以前幾次金融風暴,需要錢的大公司,常常是直接打電話給巴菲特,拜託他出資救公司的。所以其實大部分的散戶都不是在學他的方法,也完全學不來。
darkknight2450 wrote:我以為巴菲特最大不...(恕刪) 同意 darkknight大大的說法確實巴菲特的第一手資料比我們超前太多了但有個小小的地方要做修正別忘了...年僅25歲的巴菲特在1925年只有出資100美元時隔六年 便達到720萬美元
rdss wrote:同意 darkknight大大的說法確實巴菲特的第一手資料比我們超前太多了但有個小小的地方要做修正別忘了...年僅25歲的巴菲特在1925年只有出資100美元時隔六年 便達到720萬美元 感謝rdss大的認同。ps.幫rdss大修正一下,巴菲特是1930年生的,所以你這裡的年份打錯了。補充一下,我前文是想表示,巴菲特之所以成為首富等級,我以為是因為他是個經營者,而不是以存股方式來的,存股方式可能讓某些有能力和有運氣的人賺到上億,但離巴菲特的等級還很遠。我記得以前不是知看過哪本書,裡面有講過巴菲特年輕時有一筆投資做的很漂亮,不過跟存股一點關係也沒有(這裡我當然不否認他很會長抱股票,只是想順便表達他其實相對的短線也很會做)。大致好像是說,他買了某公司的股票,是因為那間公司的股票可以換成原物料賣出,而賣出的原物料價值遠比他買入的股票高,所以他因此大賺了一筆。這個小故事,我印象很模糊了,內容應該有誤,但思考方式大致是這樣。歡迎記得的人補充。ps.這個小故事,我的印象果然還是有誤,可能是他在雪球中提到的可可豆一事,他的做法比我印象的更深又進一步。他其實早期就很懂做套利了,中晚期則是家大業大了,很懂得做人和談條件。當時1998年ltcm他沒有救,好像他的出價太差ltcm不接受。2008年他出錢救高盛(但高盛那時好像也沒那麼慘),他買的是談好條件的高盛特別股,後來讓他賺歪了。至於像我們這種小散戶買的到高盛特別股嗎?當然不可能。其實巴菲特真的很厲害是無庸置疑的,但還是想在此順便提醒大家,你我都難以模仿他的方式,何況他也沒有真正的公佈自己完整的做法。
tourcura wrote:只要你還想賺錢,財務怎麼會自由呢‧人生的終點是,再多的錢‧一毛錢也帶不走‧...(恕刪) 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錯!想"財務自由"就是不想當金錢的奴隸,不想為五斗米折腰,年紀大了,就不適合再靠勞力賺錢,而是想辦法讓錢為我們工作,如此簡單而已。那些大企業家(為工作而生活)就另當別論,因為他們可以享受工作中的成就感!darkknight2450 wrote:我以為巴菲特最大不...(恕刪) 感謝兩位大大的不吝分享~感覺上...千線,萬線,不如一線(內線)在身,增加一些知識了。rdss wrote:同意 darkknight...(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