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說台灣韓國出口產品有七成高度重疊
怎麼不說 那七成裡面有多少百分比輸往中國早就零關稅
知道台灣輸往中國產品已經有多少百分比已經零關稅了嗎
台灣如果會輸韓國那也不是什麼關稅的問題
台灣要開放走向世界 但是很多人都搞錯方向
以為所謂的開放就是別的國家關稅要變成零 讓你台灣產品好出口才是所謂的開放
這是哪們子的開放 踹破人家大門就說是開放
簽fta絕對不是經濟萬靈丹 關鍵是企業本身的兢爭力
FTA簽訂 只會讓產業環境競爭更激烈 實力夠強的 贏者全拿 弱的 被打趴在地上
喊著 中韓fta簽訂 台灣不跟大陸簽會馬上垮
台灣人 你還以為南韓是你的最大對手 都不知道已經是民國幾年以前的事情了
如果台灣會被打趴 最大的對手可能不是南韓 而是中國大陸
如果台灣產業界都準備好了 競爭力夠強 FTA簽訂 將會贏者全拿
如果台灣本身實力就很弱 什麼協議簽一堆 向全世界開放 下場就是被打趴在地上滿地找牙
不要人家的市場沒搶到 自己的國內市場就被人連根拔起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明月書流 wrote:
不要人家的市場沒搶到 自己的國內市場就被人連根拔起..(恕刪)
如果整車進口能讓和泰裕隆日產被人連根拔起, 或者是讓三大機車廠倒閉, 那我也是很願意
你看這些不要臉的國內汽機車廠, 是如何敲台灣人的盤子
jasonfire wrote:
現在的問題不就是政府沒有完善的評估,沒有公布周知,只告訴人民利大於弊
所以呢?覺得有問題的人自己有能力有個團隊來更好的評估?有更好的能力出去談判?評估可以完善?怎樣才叫完善?
以服貿來看,大陸服務業實力現在還絕大多數遠遠不如台灣,受害的不多,獲利的得看經營風險評估,不敢說一定成功,但成功的機率相對較大,有機會在超過10億人口的市場有一席之地,當然經營有風險,但起碼得到一個機會,算取得一個門票
jasonfire wrote:
只是FTA這顆藥是要吃就必須大家一起吃的,所以不是更要讓大家都了解FTA嗎
沒有一定的知識可以容易瞭解嗎?宣導是不夠,但那也不是可以簡單瞭解的,經濟學大學才有課程,還不是一般課程,商學院類的才有,這是一般人可以容易懂的?商學院看那些理工東西,理工的人覺得很簡單很基礎的,商學院的也是不懂阿
能懂、願意用客觀角度瞭解利弊的會去瞭解,剩下的很難
jasonfire wrote:
我們只是想更了解,我們所要簽的FTA,到底對我們的生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FTA真有這麼好,那還有誰會反對
現在不少反對的是連想去瞭解都不願意了,耳朵先關閉了怎聽呢?官員有些說法(必須說不是每一個官員都真的願意用真正專業解釋)其實是真正正確的
FTA一定會有得力產業和受害產業,相關的才會直接受到影響,其他的間接影響,至少目前在台灣看起來不明顯,以ECFA早收清單來說,清單中對台灣有利的的確是增加的(例如:工具機),當然受害的也影響了,但目前只有執行早收清單,後續的都沒有,有直接影響的行業當然一定有差,沒在裡面的沒感受到很正常
台灣民眾很喜歡用感覺的,那個非常不具備客觀性,油價跌不少,民眾起碼加油比較省錢總是事實吧,會說出來說得利了?想太多
paladin829 wrote:
金管會 經濟部工業局 或是其他主管機關 都無任何做為
怎樣認定
該如何作為呢?以政府的資源,該怎做呢?
說不作為很簡單,但想真正拿出可以執行的作為可沒多簡單,不然換你來你有好辦法了?
政府單位不是萬能的,市場該有的自我機制才是主要的,政府可以給些協助或引導,但沒多大能耐的
政府該做的是引導、法規之類的作為,剩下的得靠市場、企業、……自己來創造競爭力
大陸有自己的問題,那是人家要處理的,兩邊問題不同,台灣先解決自己的比較實際
paladin829 wrote:
中國有一些BOSS來台灣演講 都是強調年輕人的重要 (馬雲也是其中之一)
大陸和美國有夠大的市場當年輕人追夢,有創投(風投)在背後出錢協助創業,那是人家具備那樣的條件,台灣沒那個條件,狀況不一樣,依據自己的狀況做好該做的比較實際
sdxx666123 wrote:
台灣這幾年老愛喊公平正義,這是老共30年前搞權老路子,這只會越搞越窮
分配問題是需要處理的,包含美國都在調整,要有錢人多付出一點,美國政府這兩年的海外狂追稅難道追窮人的?適度的公平正義還是需要的,保障基本生活才不會亂,對有錢人才有保障,過大的社會對立對有錢人也不利
明月書流 wrote:
知道台灣輸往中國產品已經有多少百分比已經零關稅了嗎
台灣如果會輸韓國那也不是什麼關稅的問題
知道主要影響的是哪些嗎?以台灣之前媒體報導的襪子產業來說,不是關稅問題嗎?不是輸給韓國嗎?
blockquote>明月書流 wrote:
簽fta絕對不是經濟萬靈丹 關鍵是企業本身的兢爭力
FTA簽訂 只會讓產業環境競爭更激烈 實力夠強的 贏者全拿 弱的 被打趴在地上
喊著 中韓fta簽訂 台灣不跟大陸簽會馬上垮
FTA對大型企業影響不大,本來大型企業就可以也有能力全球佈局,台灣不行就到有FTA的地方去就好了,但中、小企業資源和能力就沒辦法了,差那個幾%就沒訂單了,而中、小企業才是台灣就業的主力,這些企業有多少比例有資源和能力創造新的競爭力?企業垮了那失業的人誰處理?
中韓已經談好了,韓國國會只要通過就開始執行,台灣就算追上去簽也是起跑點一樣而已,有沒有差看看中韓執行後受到衝擊的台灣中、小企業就知道了,沒訂單不能生存老闆最多退休,當老闆應該夠錢過退休生活了,員工得自己想辦法
台灣國內市場被陸資大幅拿走,起碼用早收清單來看沒大規模明顯現象,但跟韓國競爭的企業,快要面對衝擊倒是真的,反正台灣人自己選的,後果自己承擔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所以呢?覺得有問題的人自己有能力有個團隊來更好的評估?有更好的能力出去談判?評估可以完善?怎樣才叫完善?
評估本來就是政府要做的,不然我要你這個政府做啥
政府手握全部的資源,卻不做事...還叫覺得有問題的人自己來做評估
這樣的政府可以換人做了啦
評估如何叫做完善,這不是有一套評估標準嗎?
初期開放百分比,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中期後期開放越多,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如果衝擊過大,就要評估是否開放或協助產業轉型
如果政府這樣都不懂......那還真的人民要自求多福了
economic wrote:以服貿來看,大陸服務業實力現在還絕大多數遠遠不如台灣,受害的不多,獲利的得看經營風險評估,不敢說一定成功,但成功的機率相對較大,有機會在超過10億人口的市場有一席之地,當然經營有風險,但起碼得到一個機會,算取得一個門票
你確定大陸的服務業遠遠不如台灣?科科科,不要自欺欺人了,我一個朋友去大陸做生意
他說現在大陸人學得快,其實實力已經跟台灣已經不相上下,甚至超越台灣
他以前去是打著台灣來的商品,所以還有點優勢
之後如果開放,你以為還會有優勢嗎,都快被學走了歐
更何況現在頂新食品的問題,你以為還會像之前那麼搶手嗎
economic wrote:沒有一定的知識可以容易瞭解嗎?宣導是不夠,但那也不是可以簡單瞭解的,經濟學大學才有課程,還不是一般課程,商學院類的才有,這是一般人可以容易懂的?商學院看那些理工東西,理工的人覺得很簡單很基礎的,商學院的也是不懂阿
對對對,因為講了你們也不懂,所以都不用講,簽就對了?你們也不能反對
疑~這不是獨裁專制主義常幹的事嗎?
我們不是民主社會嗎?你以為大家都這麼笨?
而且我不懂為什麼要懂經濟學,才能懂這些東西
如果你在這個產業夠久,你就會懂針對你的產業有什麼影響
當然你也就可以提出意見
只有你願不願意去了解,沒有什麼是不能了解的
dohan8850 wrote:
如何證明FTA 對經...(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