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la01 wrote:只會剝削勞工的向下沉...(恕刪) 有時在想若只會以CostDown來降低成本而減少開支(不論是人、機、物、料)能有多少競爭力可跟人一較長短能力出眾不是出走就是另某高就沒好的設計及團隊只做代工就是無止盡悲哀
homwen wrote:我想知道的是台灣進口...(恕刪) 就像賽跑,簽了只是跟別人一樣,公平而已;不簽就是兩腳綁沙袋跑,事倍功半,當然你可以說企業主好處自己吞,壞處員工扛;不過人總是自私的,挖別人的肉總是比從自己身上割容易。不滿你可以跳出來當老闆或另謀高就,辦不到就乖乖聽話,這就是現實,除非你能選出很霸氣的立委和總統幫你立法行政。另外東南亞和中東,中亞其實一直有國貿團,沒報導不代表不存在,大陸只是比較吸眼球罷了。現進國家不是賣不進去,而是前置作業成本很高,中小企業不見得能負擔。FTA只是一種手段,不思進取一樣會倒,售價上FTA並不會讓我們面對大陸產品有成本優勢。
edowra wrote:小弟不才是受薪階層在...(恕刪)老外做事比起降低成本更會考慮提高附加價值,設計完了之後外包給外圍廠商施做。 1.前後兩句不覺得矛盾嗎?2.外商砍價的手法是沒有台灣狠啦,不過也不是吃素的。
thron wrote:1.前後兩句不覺得矛...(恕刪) 不解那兩句,請賜教。我想沒一個企業主是吃素的,只是想法大有不同。如施振棠所言,付不起基本工資的企業是該淘汱,而不是浪費人民的納稅錢去救這些阿斗。又讓他可以狠狠的削了為他創造基本產值的員工生活所依…如果政府讓他無腦的又成功了。那是不是以後大家比照辦理呢?那麼整個社會的價值在那裏?
edowra wrote:不解那兩句,請賜教。...(恕刪) 會外包,代表自己生產的成本較高,這不就是節省成本的方式。當然,外包的考量有人力彈性和資金效率的考量與風險的規避,但最終目的不是壓低成本?我不否認外國人在附加價值上做的比較出色,但這些系統化節省成本的理論可是他們發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