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近六年亞洲四小龍GDP年複合成長率與失業率之統計

han172189 wrote:
台灣可以跟韓國一搏? 你應該是外行人吧!
(我有不少同學待過這兩個產業!)
面板跟對岸合作的話,還有機會一搏!
DRAM就算了吧!


「我有不少同學待過這兩個產業」,可見你根本不是業界的。
不是業界的也沒關係,
但你對當時的時空背景和產業情勢的理解錯得離譜,
有沒有機會一博,不是我說了算。
新聞連結都貼給你了,沒看嗎?

更何況你已完全偏離主題,
典型的「沒內才還怪工具不好」。
照你的說法,
面板無法和對岸合作和DRAM產業的衰敗,
難道現在的政府不用負責嗎?

han172189 wrote:
廢話!不然合資要做什麼?
你有本事透過其他方式吃大陸市場,我一定支持!

世界各大汽車廠幾乎都在大陸合資設廠,你當這些車廠都是笨蛋?


你錯了,這不是廢話。
既然都知道對方的意圖,
你這麼聰明還是自願把技術奉送給中國?
到中國的外資當然不是笨蛋,
所以關鍵的技術是絕不可能流入中國的。
汽車產業可以這樣搞,
不代表其他產業可以。
合資企業不但只是為了利潤進入中國而合資,
也是為了分散投資風險和快速融入當地市場。
最後合資而得不償失的例子所在多有,
難道你認為那些曾與中國合資、
但最後被迫離開中國的廠商都是笨蛋?
「菜蟲吃菜、菜腳死」
與中方合資進軍中國市場並非不可行,
但若如閣下覺得唯有合資才能賺中國財的想法,
未免太過單純。
隨著中國的開放和投資環境的改善,
外商在中國的獨資企業數量早就超過合資企業,
原因不外乎(1) 企業全球化 (2) 利益最大化 (3) 外商掌握關鍵技術,
而台灣的半導體和面板產業原本就是以輸出關鍵零組件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面板是因為競爭力不夠了才會有和中國合資的議題出現,
所以你談面板合資進入中國市場、根本就沒有切中問題的核心。
面對中國的競爭,
這時候就不就是政府應該規畫出整體產業戰略的時候嗎?
當時政府做了什麼有助於產業發展的計畫?


沉默的企鹅 wrote:
都很喜歡把功過歸在政...(恕刪)
鄉下人家 wrote:
H大的說法是對的
1.「當時」的策略錯誤:指對面板業者放行太慢,造成面臨韓國與中國大陸的威脅加大

這是有問題的說法。
台灣的策略造成韓國與中國大陸的威脅加大?
面板產業面臨韓國與中國的威脅並不是對面板業者的放行太慢造成的,
而是韓國的製程技術和中國的量產能力造成的,
放行面板業者並無法改變上述現象。

鄉下人家 wrote:
1.1前段製程開放太慢:
政府2011才開放面板業赴大陸投資(指的是前段Array /Cell製程,非模組段)
但是2010年韓國三星LG以就可赴大陸設廠


鄉下人家 wrote:
1.2大陸扶植本土業者與限制發照數量
台灣太慢開放,造成大陸面板業者崛起,同時大量挖角台灣的相關人才
也導致台灣面板業著的出海口再遭壓縮

所以即使對的政策,有時也會有時效上的問題.

中國的面板產業有政府在背後扶植,
換句話說無涉於台灣的開放與否,
中國一樣會發展、一樣會挖角。
台灣的面板業賺不了錢、無力擴張,
才會造成人才外流。

產業開放的順序是依照台灣與中國技術能力的差距而定,
韓國早開放是因為他的製程領先,
請勿倒果為因。

鄉下人家 wrote:
2.台灣業者小品牌,出海口小:

明基友達集團與奇美集團是有自有品牌,但是品牌效應相對於三星與LG那真的是小太多了
自有品牌大擁有的出海口也大,表示面板出給同集團的品牌產品,例如手機,電視等產品,
就可以吃掉多的產能,比較不需要去煩惱產品要賣給何人,所以比較敢建廠
市占率也比較容易提升,友達與奇美這方面優勢確實輸多了.

是小品牌無誤,
非H大所言無品牌。

鄉下人家 wrote:
3.DRAM和面板不是不能玩,而是要看怎麼玩。
==>似乎G大知道要如何玩,請教該如何玩?

基本上我們討論的已經是歷史,
請自行查詢這兩個產業中的贏家是如何玩的,恕本人不再贅述。
狂傲浪人 wrote:
我還是一樣的立場沒有...(恕刪)

狂傲浪人 wrote:
有說跟沒有說一樣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中國廠商肯跟你合資好了
依然還是代工的命,跟現在有什麼差別?
別人的品牌不代表是你的品牌。

怎麼會沒有差別?

不會少買一些韓國面板,多採購一些台灣面板嗎?

也更有機會爭取面板輸陸免關稅!

goodness wrote:
DRAM的市佔從全球的20%掉到剩6%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你又要說20%是爛攤子?
DRAM和面板產業都有景氣循環,你怎不說它們也有大賺的時候?
你乾脆說韓國也是盲目擴張好了…
重點是「當時」的策略錯誤,
這不是你用失敗主義一言可以帶過的。

DRAM是病入膏肓的產業,根本就是沒救了!
為什麼從20%掉到6%,證明產業沒有競爭力,一碰到不景氣,率先被淘汰!
不懂!沒有sense,就不要亂講了!

goodness wrote:
面板沒品牌?台灣有明基友達集團和奇美集團。
沒內需市場?台灣本來就是出口導向的國家。
技術輸人這種東西不需事後諸葛,
DRAM和面板不是不能玩,
而是要看怎麼玩。

奇美和友達的品牌,一年銷量才多少?跟韓國能比嗎?

說沒品牌(不如韓國),沒內需市場(大陸用關稅保護),是指台灣面板業的劣勢!
這時候就要靈活,要做改變!

goodness wrote:
「我有不少同學待過這兩個產業」,可見你根本不是業界的。
不是業界的也沒關係,
但你對當時的時空背景和產業情勢的理解錯得離譜,
有沒有機會一博,不是我說了算。
新聞連結都貼給你了,沒看嗎?

我不少同學在這兩個產業,是暗示我讀相關科系的,也暗示我可以從同學那裡聽到很多!

你那些連結代表什麼?
台灣DRAM和面板本來有競爭力?
產業的問題在哪裡,我都寫出來了,這些問題不是今天才有,還看不懂嗎?

至於尹啟銘那篇,有點了解DRAM產業的人,是不會貼這種文章的!
goodness wrote:
你錯了,這不是廢話。
既然都知道對方的意圖,你這麼聰明還是自願把技術奉送給中國?
到中國的外資當然不是笨蛋,所以關鍵的技術是絕不可能流入中國的。
汽車產業可以這樣搞,不代表其他產業可以。

什麼關鍵技術啊? 現在大陸一堆面板廠是蓋辛酸的?

另外,不要把友達、奇美的老闆當做笨蛋,不知道要保護自身的技術!
han172189 wrote:
歐債危機的影響解除了嗎?
美國QE完全退場了嗎?
金融風暴過了6年,美國現在的失業率,還高於網路泡沫時期,消費會有多好?

台灣現在股市也不錯,請問經濟恢復了嗎?

明明就是經濟還沒完全恢復,不知道你想要凹什麼?


台灣股市有破歷史新高嗎?
美國股市不但創歷史新高,
家庭財富也是破歷史新高,
歐美就算沒有完全恢復也是在恢復中。
絕非你所言沒有恢復。

就是因為美國恢復成長動能才會有QE的逐漸退場,
去看金融風暴前二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和現時相比就知道了。
根據大摩最新的報告,
他們認為美國的失業率6個百分點已貼近完全就業的水準。

再說台灣是淺碟經濟,
金融風暴對台灣最大的影響是來自於出口,
並沒有資產去摃桿化的問題,
從這一點來看狂大說的並沒有錯,
而且從歷次的金融危機來看也是加此。
han172189 wrote:
什麼關鍵技術啊? 現...
另外,不要把友達、奇美的老闆當做笨蛋,不知道要保護自身的技術!(恕刪)


你真的是外行人…
那倒也不打緊,不知道是什麼關鍵技術不會自己查嗎?

中國的面板廠是虧錢在拼市佔的、你不知道嗎?
他們目前還只能做較低階、低毛利的東西賣自己人,
換句話說、真的是做心酸的。

han172189 wrote:
當時面板唯一的機會是兩岸合做,台灣提供技術,對岸提供資金和市場,跟韓國還有機會一拼!(恕刪)

聽起來不知道該保護技術的人好像是你耶…

真的搞不懂,就跟你沒有四小龍了,什麼還要一直講四小龍。
台灣人什麼時候才會醒一醒

goodness wrote:
台灣股市有破歷史新高...(恕刪)


其他觀點不參與討論,
但光"台灣股市有破歷史新高嗎?"這句,
就代表你楊世光的節目看太少,
缺乏一些總體經濟的基本知識.

臺灣的股市指數算法與國外不同,
不用還原權值,所以指數會比國外低,
如果用美國的計算方法,
臺灣現在股票指數早就破一萬好幾千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