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有生以來第一次聽聞,「金融業稅負偏低,社會觀感不好」


willk wrote:
請問你去銀行櫃檯辦業務..你是客戶為何要站著

銀行員都是坐著...當然VIP除外

就知道..小市民在面對銀行時,永遠都是弱勢

這就代表..銀行可以輕易轉嫁給小客戶



去銀行櫃檯辦業務 客戶站著是因為銀行櫃台太高,

櫃台高是怕人搶, 怕人看到一堆現金 起歹念.

我經常去銀行辦事, 臨櫃時也是站著, 但我從來不覺得我比銀行弱勢


但 站著辦業務 跟 "銀行會加倍奉還到客戶身上" 不相干吧.

天 天 開 心 !
銀行多繳點稅並無不妥

銀行講什麼進消項根本是一個笑話

台積電鴻海聯發科這種在世界戰場上拼鬥的才有資格

銀行是國家給予特權的特許保護壟斷行業

更不用說銀行借錢要收的利息也是國家恩准的利率

不然幹嘛依照中央銀行公佈利率做調整

就是因為有中央銀行的背書

否則銀行能收到這些利息嗎

再說去年銀行業賺人民的錢賺的肥滋滋的但實際上...

台灣連一家全球100大銀行都沒有

競爭力如此...多繳稅還利於民是天經地義的事!

真的要要求政府減稅等獲利結構主體為外國人再說
大家都把金融業想的太美好了 這年代利差不超過1%放貸出去還要扛風險 這幾年金融業都被迫靠金融商品賺錢 banking的本質反而變得很扭曲 更不用說那些上市貴企業大戶 無擔保 額度都幾千萬usd 利率1.1%左右
大家都說金融業發得好 還不是靠每個人超時工作沒加班費換來的 現在八點多上班晚上八點多離開公司是常態 有些法金部門甚至晚上十點多燈還亮著 底薪又不算高 年終平均發四個月 年薪以才六七十左右 富X說12月也只是炒作而已
如果整天坐著死工作的人在羨慕別人薪水高的時候 那怎麼不去挑戰業務職工作??
ghostlin.tw wrote:
"1999年以前,金...(恕刪)
銀行是國家給予特權的特許保護壟斷行業

這個沒有問題


更不用說銀行借錢要收的利息也是國家恩准的 利率
不然幹嘛依照中央銀行公佈利率做調整
就是因為有中央銀行的背書
否則銀行能收到這些利息嗎


這個就扯太遠了喔,銀行要收你多少利息,完全是市場競爭下的決定,跟央行一點關係也沒有,就算是所謂的法訂上限,那也是立法院訂的,跟央行無關。

央行只能用存款準備率,和一些公開操作來控制市場利率,但央行的操作也都是根據市場上的資金狀況來決定的,不可能說想調多少就調多少。

像現在新台幣泛濫,央行也不可能把利率調的太高,不然銀行都把錢拿去買央行的定存單,廠商都借不到錢了

央行也是銀行,只是工具和業務比較多了一點
台灣所有的銀行金融業都是財團在經營的,差別就大財團跟小財團而已,賺那麼多多繳點稅就該該叫,市井小民怎麼辦?觀感當然不好. 反對增稅的是站在誰的立場?我真想知道.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這個就扯太遠了喔,銀行要收你多少利息,完全是市場競爭下的決定,跟央行一點關係也沒有,就算是所謂的法訂上限,那也是立法院訂的,跟央行無關。

央行只能用存款準備率,和一些公開操作來控制市場利率,但央行的操作也都是根據市場上的資金狀況來決定的,不可能說想調多少就調多少。

像現在新台幣泛濫,央行也不可能把利率調的太高,不然銀行都把錢拿去買央行的定存單,廠商都借不到錢了

央行也是銀行,只是工具和業務比較多了一點


沒錯~放款利率是市場機制但跟中央銀行絕對有關
一般來講放款利率分為固定和加碼兩個部分
固定就是中央銀行對一般銀行放款的種種下限規定
這個東西一般都是公文直接發給各銀行單位
當然銀行可以去挑戰但就不要被金檢到!

加碼利率就是銀行自己本身還要再多賺的
這個部分通常優質大客戶都是直接砍到見骨
因為說真的辦辦放款這種無技術業務
要賺錢就是要靠專業且精準的風險評估
信債良好的客戶銀行都是跪著求著辦
不然轉單也就是轉眼間畢竟聯徵資料銀行都可查

現在銀行辦放款風險已經超級無敵低
因為需要高專業評估的高風險客戶不敢借(高加碼利率)
只需要一般評估的(打打報告)低風險客戶沒得借(低加碼利率)
然後台灣的銀行又開發不出世界級的金融商品

單靠放款業務又和中國這種恐龍級內需沒得比
講難聽點!競爭力在那?還是得靠國人支持嘛!
說什麼香港星加坡沒有課5%營業稅簡直好笑透頂

星加坡有個星展銀行、香港有個匯豐銀行

台灣有什麼東西?有沒有一個能打的站出來看看!
台灣是選舉為王,快到選舉一些政策都會推出,國民自動分為2邊

真有那麼好政策去年就要推出

今年推出目的就是等立法院通過選舉早就結束

政策的成敗就不重要

有那麼好美國為什麼不做?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