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在台北市,這樣的資產,可以算是中產階級家庭嗎?


kgy123 wrote:
台北市

不到10%是有錢人(住豪宅.開名車), 剩下的90%什麼都不是(住老破房.開老國產)

就像北京.上海一樣, 有錢人很多, 但有更多的人是在地上爬

這些在上爬的人想盡辦法想模仿有錢人的生活

打扮光鮮亮麗, 偶而吃個有名氣一點的餐廳:王品.鼎泰豐.什麼胖達人之類名星代言的店,
或是花幾萬塊買個小名牌小確幸一下...當然最省錢的是上網裝富

台北市,舉個例子就像: 好市多~有錢人的大賣場 ( 嘉義開幕還被擠爆, 有錢人真多啊)

每次我聽到這種說法都想笑

好市多有錢人多嗎? 當然多, 上次還看到一個少婦開m3(500萬)

但大部分的人呢?

看看停車場, 很抱歉, 一堆破銅爛鐵, 還有三代同堂擠一台tercel的(這個有錢的太夫人真是低調啊)

就像台北市的街頭

豪宅多名車多, 可惜老破房破國產更多, 甚至一堆人連車都養不起只能擠捷運. 甚至連腳踏車都用搶的

離開電腦到街上看看吧

一堆破舊的老房子 + 一堆窮酸的老破車

你會發現有錢的台北市跟媒體.網路嘴砲描述的不一樣
...(恕刪)


寫實
再怎麼有錢也比不上身體健康
我阿姨白手起家 那個年代重難輕女 她從小學就要帶弟弟
家裡沒錢只能給哥哥們讀書 小學畢業到板橋學裁縫 之後回家鄉幫人做衣服
賺錢給家裡 結婚後 被夫家苛薄 連煮飯地方也只能在後巷
後因丈夫工作北調 全家到台北 經過30年打拼 不只讓2個小孩去美國念書
台北買了6間都在大安區和信義區 美國也買2間 投資股票更是厲害(民國50幾年就做股票)
但是 卻被無情的癌症奪走大家敬愛的長輩
她短短64歲的一生從無到賺至少有3億的家產 完完全全靠自己的投資理財


現代年輕人以失去當年長輩們那種刻苦奮鬥的精神
台灣一代不如一代 從總體經濟成長一年不如一年就可知





FREE BIKER 67 wrote:
比起 TOP 15% 的富裕人士,還差上一截,但比起 65% 的普羅大眾,又好上不少

所以綜合來看,那就應該是資產總值落在 65%~85% 這個區間中間的族群吧~


美國資產總值75%~ 89.9%的族群,平均擁有53萬美元
第82.5%的美國家庭,擁有52萬美元
第95%的美國家庭,擁有172萬美元


Powerthrusty wrote:
再怎麼有錢也比不上身體健康
我阿姨白手起家 那個年代重難輕女 她從小學就要帶弟弟
家裡沒錢只能給哥哥們讀書 小學畢業到板橋學裁縫 之後回家鄉幫人做衣服
賺錢給家裡 結婚後 被夫家苛薄 連煮飯地方也只能在後巷
後因丈夫工作北調 全家到台北 經過30年打拼 不只讓2個小孩去美國念書
台北買了6間都在大安區和信義區 美國也買2間 投資股票更是厲害(民國50幾年就做股票)
但是 卻被無情的癌症奪走大家敬愛的長輩
她短短64歲的一生從無到賺至少有3億的家產 完完全全靠自己的投資理財


現代年輕人以失去當年長輩們那種刻苦奮鬥的精神
台灣一代不如一代 從總體經濟成長一年不如一年就可知

...(恕刪)

FREE BIKER 67 wrote:
假設,在台北市,擁有以下的資產,可以算是中產階級家庭嗎?
房產(自住、無房貸) : 2000萬
現金+股票+基金+保險 : 1800萬


如果這樣還算不上中產階級.. 台北真不是人住的了
酸的人很無聊,問這個問題的更無聊,是要證明甚麼嗎? 如果這是你家的情況,恭喜你,可以過不錯的物質生活,如果是別人家,跟您何干?
FREE BIKER 67 wrote:
假設,在台北市,擁有以下的資產,可以算
價值會變動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美國資產總值75%~ 89.9%的族群,平均擁有53萬美元
第82.5%的美國家庭,擁有52萬美元
第95%的美國家庭,擁有172萬美元


為什麼我看不懂?

中產階級的定義是財富列在20%至80%且有工作收入
同時隨家庭人口改變
依照台灣人口財富分布
若是單身有工作收入則淨資產有30萬至600萬就叫中產階級
若是一家3口有工作收入則淨資產要有90萬至1800萬才叫中產階級
至於版主家庭若不超過6人則3800萬可列入富裕階級

ihaterayfan wrote:
為什麼我看不懂?


會看不懂嗎?
就是說,如果你家有172萬美元,那你就贏了95%的美國家庭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