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靠爸、靠時代、靠運氣成功者的嘴臉,誰沒看過?

接下來就是少數精英間的對抗,被掌握大部分資源的人所控制的精英,和不願被掌控或試圖奪取資源的精英,展開的戰爭
那些打造刀劍為耕犁者,將為沒做這事的人耕田
sweater1125 wrote:
但是資本主義不能讓人知道這些,不能讓人有感覺一出生其實95%的人階級已定
總要讓人有無限的希望,不然底層的人哪能甘願默默勞動,過完一生。...(恕刪)



台灣式的資本主義

可貴的地方就在於

除了積極阻斷階級流動、盡力防止窮人翻身、保障富人權利之外




還會有一堆人不停地告訴你:發現制度的謬誤是不行的,只有努力才可以成功




怪怪

就不能邊努力邊發覺並改革制度嗎?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kakula wrote:
看到各位大大的說明, 我發現台灣的三民主義早已死掉了.
未來將是跟西方國家一樣的假民主主義, 真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以後真的要萬萬歲了~


這社會上迷信努力拼出那30%的人太多了,不能說不努力~但是能補足那70%天運的人鳳毛麟角
所以大量有30的人
看到自己拼了大半生,最後跟一些混混的人好像下場差不多嘛
都嘛一樣不能翻身,混的人至少還享樂過了
這就是世界悲觀氣氛的來源,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真面目逐漸被看透的過程。

同時又看到一些先天有70的人,隨便努力個2-3 就衝上社會頂層
誰心裡會服氣

而如果是資本主義成長期的社會,還會好一點,因為有努力30的人
不能成功,還能當個成家立業的中產階級
但是成長型社會過了,貧富世襲化嚴重,努力30的很多直接落到新貧,連中產都不可得
這就是暴動的來源。

============================
未來社會機械化、自動化會更嚴重,工作職缺越來越少,省了薪資~富人也越富
被裁出來的人會湧向其他還需要人力的工作
造成那些工作薪水也壓更低,因為憎多粥少,資方可以放手砍薪,你也不敢辭職吧。
全球薪水低~消費一崩職缺又更少。

新產業救不了任何人,綠能產業未來15年只會在全球新創20萬個工作
跟世界十幾億失業大軍比,少到跟沒有一樣,其中不少還是裝太陽能板的低薪工職缺。

不必想什麼改革制度的事,占領華爾街那些人就是鬧這個
但是被人嗆一句「你說資本主義不好,那你想一套可以運作的新東西?」答不出話來
逐漸也消音了。


將來革命時,希望有幸跟大家同連啊XD
那些打造刀劍為耕犁者,將為沒做這事的人耕田
sweater1125 wrote:
不必想什麼改革制度的事,占領華爾街那些人就是鬧這個
...(恕刪)


美國的資本主義算不錯了

好歹還有實價課稅


台灣式的資本主義

才是真正吃人不吐骨頭


這很多都是法制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不然政府幹嘛趕在選前推奢侈稅以及實價登錄(雖然我覺得是騙人用的)


制度改革不見得是『要把資本主義變成共產主義怎樣的』這麼廣義

細微的社會政策跟租稅政策、相關法條的修訂,就已經是了


歐巴馬已經喊出了要富人至少繳稅30%

台灣這個馬呢?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toa621 wrote:
將來革命時,希望有幸...(恕刪)


現代資本主義的精髓 就是用福利 休假跟什麼追求卓越幕後英雄的洗腦教育來避免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
這樣就可以安享他們在上個世紀裡難以想象的財富
坐飛機可以表達這種同人不同命的悲慘現實
為什麼坐飛機到達高度後要拉布帘 因為坐經濟艙要是看到商務艙的服務會覺得自己是屎
看到頭等艙會覺得連屎都不如 多少反映這種情況
類似維基解密 透過網路跟高階運算造成資金流動的透明化才能帶來下一次的革命
heliboy wrote:
這才是正解

我曾經親耳聽到兩位現在是世界級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講, 當他們在創業時, 從來沒想到過會有一天變成這麼大.

創立蘋果的另一位Steve (Woz), 在他的傳記(科技頑童)中寫說, 當初他跟夾不死討論要創立蘋果時, 從來沒想過會變這麼大, 他們只是想, 就算失敗了, 至少他們曾經擁有過一家自己的公司.

我也覺得, 成功的人, 自己一定要努力30%, 剩下的70%就靠上天保祐了. 有一句諺語, "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 有興趣的大哥, 可以去google一下典故....(恕刪)

(原來提到國父 連震東 連戰 連勝文當例子會被當成有宗教跟政治立場刪文耶 不提不提了)

所以說很多人都是事後諸葛亮阿
反倒是一些少數比較老實的創業家還會誠實地說
"當初我們只是想說...不要倒就好了 誰知道現在變那麼大"

大部分就愛在那邊講
"想當年大家都不看好我...我不顧其他人的反對...終於有了今天"
"50年前的今天寒風刺骨 我只靠著身上的100塊...才有今天的百億商業帝國"
一堆啦
商業大佬創業家傳記我有沒有看過?
有阿
怎麼會沒有?
剛讀大學年輕不懂事時看的
出社會後慢慢體悟到很多事
才知道書本哪些都是屁(不好意思 這是我的個人淺見 認為看看書照著做就可以完全靠自己創造百億千億帝國的 麻煩你們快去看書照著做 不要理我講這些)

很多人家裡有訂商業週刊吧(我從來沒訂過)
每個禮拜定時接收一堆公司訊息老闆傳奇
然後呢?
你成功了嗎?
我有兩個朋友我都看過他們家裡都有商業周刊一百多本吧反正厚厚一疊
應該是每期都訂的忠實讀者耶
但事實呢
他們的資產連我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都沒有

對啦
他們有一天會成功的啦
那我就慢慢等著看阿
我絕非幸災樂禍我純粹就事論事而已
他們在學生時代都是我的好友耶
我沒必要看他們過不好吧

他們現在
一個是公家銀行的辦事人員 一個月四萬多 名下啥都沒有 正在背一間800萬房貸的中古屋
一個是自己接案子的小設計師 家裡窩在巷尾的五樓 了不起一個月四五萬吧 還不是每個月都有
都還沒結婚(過完今年虛歲算34了)
一堆人還在瞎扯蛋

一個每天只用三成時間和三成心力之人就能成功?

貴人會幫你?

老天會幫你?

小弟可以很明白告訴你

鬼都不會幫你

-------------------------------------------------------

含金湯匙出生者連1%的努力都不需要

富二代是天生的成功者無庸置疑

所以富二代不在討論範圍(小弟有酸葡萄心理不屑討論)

小弟也相信會看這棟樓的網友絕對不是富二代

所以這棟樓要討論的是富一代(類似像王董或郭董)到底是怎麼成功的?

而自己是否也能辦到?

-------------------------------------------------------

99%的努力是成功者最基本的必備條件

而關鍵的1%則是極少數人能夠獲得

這1%包括貴人相助(親戚 朋友 長官 伯樂等)

老天幫忙(公司快倒時突然大筆訂單湧進來)

其他還有生對時代 生對國家等等

這些都屬於關鍵的1%

雖然只是區區的1%

卻是無法學習模仿或複製

而能決定你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世界上大概每100人只有1人會努力程度達到99%

而每100位努力99%的人恐怕還不到1位擁有關鍵的1%

------------------------------------------------------

有酸葡萄心理沒關係

但是立論必須中肯客觀

否則於人於己並無好處

劍神路亞 wrote:
所以這棟樓要討論的是富一代(類似像王董或郭董)到底是怎麼成功的?
而自己是否也能辦到?


您不覺得咱討論80/20會比討論1%來的有趣多嗎?


白手起家的1%是億分之一的機會
而大多數的1%都是世襲、祖業而來的,不是嗎?

--

不知道臉書創辦人是不是屬於前面的那個1%呢?
哈佛大學的學費....嘖嘖。
人生就像玩大富翁遊戲,越晚加入遊戲就越沒有機會翻身,只能永遠踩在別人的土地上且付出自己微薄的金錢。
劍神路亞 wrote:
一堆人還在瞎扯蛋
一個每天只用三成時間和三成心力之人就能成功?

貴人會幫你?

老天會幫你?

小弟可以很明白告訴你

鬼都不會幫你

-------------------------------------------------------

含金湯匙出生者連1%的努力都不需要

富二代是天生的成功者無庸置疑

所以富二代不在討論範圍(小弟有酸葡萄心理不屑討論)

小弟也相信會看這棟樓的網友絕對不是富二代
所以這棟樓要討論的是富一代(類似像王董或郭董)到底是怎麼成功的?

而自己是否也能辦到?

-------------------------------------------------------

99%的努力是成功者最基本的必備條件

而關鍵的1%則是極少數人能夠獲得

這1%包括貴人相助(親戚 朋友 長官 伯樂等)

老天幫忙(公司快倒時突然大筆訂單湧進來)

其他還有生對時代 生對國家等等

這些都屬於關鍵的1%

雖然只是區區的1%

卻是無法學習模仿或複製

而能決定你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世界上大概每100人只有1人會努力程度達到99%

而每100位努力99%的人恐怕還不到1位擁有關鍵的1%

------------------------------------------------------

有酸葡萄心理沒關係
但是立論必須中肯客觀

否則於人於己並無好處

...(恕刪)

一堆人還在瞎扯蛋
用詞請有水準一點
跟你意見不同的網友就是在瞎扯蛋嗎?

小弟也相信會看這棟樓的網友絕對不是富二代
誰說的?
你猜的嗎?
呵呵

其實要討論這些
首先要先定義何謂成功?
個人淺見
成功最粗淺的定義
"經濟自足(主) 不必為物質生活擔心 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進而達成自我實現"

但每個人的標準跟價值觀還有滿足程度都不同
不好意思
以下我粗淺地用貨幣價值來衡量經濟自足

有些人要幾千億她才會自足
(富豪的境界是追求自我實現 跟錢沒多大關係的 呵呵)

有些人要幾百億他才會自足
(很多大中小企業都是這樣阿 明明一年賺幾億幾十億了 為何還要一直拼?為了社會責任?這麼偉大喔?)

有些人只要幾億他就自足了
(我很多親戚都三四十歲就退休了 因為她們知足常樂 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做事上班只是做興趣的)

有些人只要幾千萬她就自足了
(別不相信 上次遇到一個網友說新台幣1000萬對他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了)

有些人他口袋空空但他很快樂(路邊的流浪漢)
算不算成功?
他或許可以認為他很成功
但就一般世俗的眼光來看
不算

所以為何報紙一翻開電視一打開
報導的都是甚麼?
甚麼甚麼包一個幾十萬上百萬
甚麼甚麼車一台幾百萬上千萬
甚麼甚麼房價一坪上百萬店面一坪上千萬
哪個哪個女明星又嫁給有錢人身價幾百億
哪個哪個大中小企業有名店家攤販團購網購月入幾百萬幾千萬幾億
...
巴拉巴拉都是錢呀錢呀錢呀(要不就是社會案件政治鬥爭...)
不想看到這些東西?
可以
你電視轉去大愛台佛光台或動物星球跟探索頻道就好了
你不要看蘋果日報你看人間福報就好了(我就是人間福報的終生訂戶)
但不看
並不代表沒有
現代的社會它就是這樣在運作中
就是把金錢資產的多寡當做衡量成功的價值嘛

有酸葡萄心理沒關係
沒有人在酸葡萄吧
有些人只是點出事實而已
酸葡萄是在於口氣語調的差別
而不是在於陳述事實的一般論述
舉例
有18歲年輕人買千萬跑車PO開箱文

陳述事實
"家裡應該有開公司工廠或是本來就很有錢"

酸葡萄
"哼 還不是靠家裡有錢有甚麼了不起"

看出來了吧
這就是一般論述跟酸葡萄的差別



最後問一下
你講的1%跟99%
關鍵跟努力程度
講的不錯

你成功了嗎?
呵呵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