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k wrote:
前面寫很多看似有道理...(恕刪)
這裡的戰備高度
指的應該是金融上的
about 碳權交易 的架構和貨幣
(怕又被歐美扣大帽子,而鎖住喉嚨,像是另場資源大戰)
一場金融上的戰爭
馬提 wrote:
這個你可以去翻翻經濟史
中國國力本來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強的
18世紀的工業革命可以說是個分水嶺
從機器取代人力,也大幅改善生產效率
工業化讓很多國家富有
18世紀的歐洲
19世紀的美洲
還有19世紀末的日本
那麼中國這時是發生了什麼事?
工業革命約是乾隆期間
1791年乾隆接見英國使臣
但英國使臣拒絕三跪九叩,又要求開放通商引起清廷不滿
就把英國人趕出去
這是中國國力開始衰敗的起點
我認為這跟美國1929年關閉歐洲貿易引起大蕭條是類似的概念
日本在東漢光武帝授漢倭奴國王開始,久仰中華文化
唐朝時,日本大化革新奠定1千年穩定發展的基礎
18世紀末時日本一樣是受到歐美工業國的侵略
跟歐美列強簽下不平等條約
日本在受到污辱後出現了重要的轉機
也就是明治維新
這是日本第二次改革
以前日本人不屑洋鬼子
明治維新後改換態度跟西方人學習
短短20年就從貧窮變富有
中國雖然在二次世界大戰是戰勝國
但民生經濟很慘
甚至比戰敗國日本更慘
因為中國並沒有像日本之前工業化的基礎
結果這時又發生內亂
國民黨怎麼失掉大陸整片江山的?
因為貨幣浮濫發行出現超級通貨膨脹
德國也是因為出現了超級通膨使得希特勒後來掘起
例如在最嚴重的時候,八百億馬克幣只等於一美金
民眾財富瞬間蒸發才引起這麼大推翻政權的力量
後來當1949年蔣介石又把黃金儲備連夜搬運到台灣時
台灣靠這些黃金翻身
但中國是非常窮苦可憐的
而中國民眾後來又專注於搞政治活動
積極發揚共產主義裡的所有經濟主張時
才搞的國家那麼窮困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外匯儲備是負的50億美元
1978年是改變的開始
鄧小平宣佈中國改革開放
中國國力開始扭轉向上
中國學習日本規劃工業化的方向
30年,GDP成長30倍,並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外匯儲備
從貧窮國家瞬間變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鎖國或者封閉是一個國家最大的災難
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在接下來的700年都沒進步
日本在江戶時代
中國的清朝都是如此
如果台灣跟大陸關起貿易
不用想
你可以直接移民到其它國家去
台灣將會衰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另外前面提到通膨
我講一件事
美國這種印鈔票的方式一定會引起問題
貨幣一樣是一種商品
一樣有供需法則
3C產品為什麼永遠是越來越便宜?
除了科技進步的因素外
因為它可以無限制複製
鈔票浮濫的發行就會引起通貨膨脹
為什麼你感覺到所有物價都在不斷蠢蠢欲動的要上漲
這是美國引起的問題
物價上漲的問題
10年內很難解決
所以你該想辦法把貨幣轉換為其它資產
否則就會越來越窮
neternie wrote:
清末時有很多的洋辦, 當時紫禁城宮內都已經用電話跟電器用品了, 民間到處是土洋合資的民生工業, 這樣算鎖國嗎?
中國二戰後接著內戰, 內戰後政爭批洋鬥富, 造成百業凋零, 不是中國鎖國, 是被外國鎖國
現在中國富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難到中國現在不鎖國嗎?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LAN, 上網要被監控, 外資被限制得死死的, 很開放?
人各有所好, 各種見解更是見仁見智, 沒所謂的對錯, 有些東西更不是網上找資料就兜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