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咩 wrote:
我不能永遠都在工作,我也會退休...
退休後的生活費,是現在必須靠自己好好的存下才有的!
如果,投資可以快點達到,那當然非常好!
可是...會不會投資失利?會不會賺不夠退休用?
那這時候該怎麼辦?人生不會重來...
但是,退休那一天一定會來!
你確定那一天來的時候,你絕對會有那一筆錢出現嗎?
那個數字又是多少?你真的可以確定嗎??
買任何東西,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不一定買了就是笨,不買就是聰明....
我們親戚家做生意就是靠存入保險買了好幾棟房子,
現在53歲每個月光收房租6萬,
買房子的本金,因為都市計畫早就翻3倍了...
加上儲蓄險還本每年10萬領到她女兒離開,
你說他笨嗎?
他只是剛好在那時候買到好利率的保單,
那時候7-8%銀行利率,她還是買了7%的保單,大家也說他笨!
現在有銀行利率7%嗎?
未來會不會升息?我不確定...
但是,10幾20年了,升息最多升幾%?
台灣經濟這樣看來真的可以升息嗎?
不是對台灣沒信心,是我要確保我未來的利率要比當時好...
如果未來真的升息到5-6%,儲蓄險解掉放銀行不就好了!
不過...升到5-6%,我想絕對不是6年,10年可以辦到的!
那這6年,10年我的錢要放哪最安全?
如果退休的人都是靠工作時"存"下的錢過活,那麼可能不少退休人士生活早陷入困境。
前面有說過了,人生最好的保障是穩定、足夠的被動收入,
而妳說的房租收入不正是所謂被動收入的其中一種嗎?
買股票公司發股息、公職退休的月退俸、子女每月固定孝養金、年金險當然也是,太多態樣的被動收入,
對於反對買儲蓄險的人,
妳可以想像成他們都把錢拿去繳房貸收租金、買股票領股息、補習考公職退休領月退(軍人可能例外XD)、
花錢教育孩子賺大錢以後孝養金更多、當然也可以買保險領年金,這些都是投資。
而舉凡投資必有風險,
房子可能租不出去或房價崩跌租金也跌、公司經營不善下市股票成壁紙、花了一堆錢沒考上公職、花大錢
送孩子出國唸書結果不回來也不給你錢XD、保險公司倒閉或年金跟不上物價,這些都是投資風險。
所謂觀念當然因人而異,
有人當月光族叫及時行樂,有人省喫儉用叫先苦後甘,
所以有人到老為錢惱,有人未老早享清福。
仔細想想買了利率如此低的保單,錢卡著6年、10年保障又低,未到期解約吃妳不嘴軟,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