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0706 wrote:
另一個很好的標的是台灣50,
非定存股,做一整個波段為主,
等大盤大跌後,月成交量低於1.2兆時(平均每日不到500億)
,次月再進場,
等大盤月成交量大於3.5兆時,次月慢慢出場吧!
這樣要很好的執行力才可,不然很容易被媒體牽著跑.
不過我目前也再等這樣波段出現。
周遭這樣的看法也不少.
金手指 wrote:
小弟最近也加入買定存...(恕刪)
av0706 wrote:
對了,另一個很好的標的是台灣50,
非定存股,做一整個波段為主,
等大盤大跌後,月成交量低於1.2兆時(平均每日不到500億)
,次月再進場,
等大盤月成交量大於3.5兆時,次月慢慢出場吧!...(恕刪)
),也不必研讀讓人霧莎莎的公司財務報表(但可注意一下經濟成長率
)。最棒的一點是,台灣50幾乎不會倒....台塑會大火、中鋼常有人拿錢去亂投資、而鴻海未來則掌握在大客戶手裡,至於一般基金則有亂搞的經理人與每年高額的經理費用,只有台灣50沒有以上這些問題。....唯一缺點是,起伏太小,波段時間長,容易讓人失去耐心,所以看人吧(投資本來就可以因為個性、年齡、目標、與能力的不同而選擇適當的方式。)
胖高 wrote:
看到好多熟悉的人浮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