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說 wrote: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大概就是這種狀況吧!
東亞島弧地震帶上特別喜歡蓋高樓,及密集的核電廠.
明知工程品質不佳,及有天災發生較高的可能性.
仍然要說服自己
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漂亮的話大家都會說,提不出具體做法就等於是屁~
不是大家不跟你一起放屁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你也別太自命清高了~
李鴻源:為了選票,政府做的事情是民眾想要他們做的,而不是在做對的事情
Lisa_Hsu wrote:
2.去過國外就知道,好的自行車道是可讓人從頭騎到尾,很少受汽車干擾。台灣自行車道很多都只是觀光性質,與實用有很大距離。
台灣高架道路一律只准汽車用,一看就知階級比能源更重要。
貨車與大客車可以例外,一般汽車戶改用機車就行啦!
3.吸毒與酗酒者生下小孩先天就以不健康,更不用說後天教養問題。如果要問人權,應問小孩願不願意出生於不負責父母的家庭,小孩的人權也應尊重,而不是只有父母有人權。大家在處理流浪貓狗時,就能明白資源有限,強制節育的重要性,但談到人時,就很奇怪,明明印度人口過多,窮人活得沒比街頭癩皮狗好多少,假人道主義者卻能大談人權不臉紅。
4.買附近產地的產品,這在歐洲很流行,叫做食物里程,很多高級餐廳標榜這樣做。怎麼樣,一提到歐洲就不敢說落後了是不是?也沒要自耕自種,多買台灣產品,少買遠洋運送進口貨就行。冷藏冷凍確實非常耗能,而且遠途運送的食物不新鮮,多半比較難吃,賣的只是崇洋罷了。這些能源可以省,而且不影響生活品質。
要不規定超市冷藏櫃一律要有門,開架式冷藏櫃,一來效率不彰,二來廠商怕食物放久會腐壞,又增加的防腐劑過量的問題。
國外是國外,台灣是台灣,以台灣現有的工程品質和人民素養,什麼規定都是會轉彎的。的確台灣自行車道很多都只是觀光性質,缺乏全盤且整體性的規劃…簡單的說,就是為了選票而做的啦。但就算有好的自行車道規劃出來,到時也一定是一堆機車、行人爭道,這一點應該沒有人會懷疑。
高架道路的設計只讓汽車用,有不合理的地方嗎?其實現在還有重機可以使用,不是只有汽車…要不要也說說「進步的國外」,我不知道有那一國可以讓自行車上高架道路的耶?請指點一二,讓在下長長知識 :)
所謂的貨車和大客車可以例外,那先前所說的「道路設計改成適合腳踏車與機車」…我不懂這路要怎麼設計耶?
優生學本身不是錯,我先前所提的問題是「標準如何設立?」。吸毒父母生出的小孩也許會不健康,酗酒倒未必;沒有小孩會願意出生於不負責任的家庭當中,但也不該剝奪生命在未來成長的機會。人是會學習成長的,這是和貓狗不同的地方。照您的邏輯,只有完整的家庭和優秀的人才可以養育生命,希特勒若還在世,應該會重用您。
不知道您吃不吃魚?魚若是沒有冷凍運輸我不知道還能不能吃耶?買台灣的產品就不用運送嗎?要提到食物里程,不就是自己栽種養殖所用的里程數最少?貿易並不是崇洋,而是人類經濟發展上必定會有的活動,要是說到崇洋,在下可能還遠不及您…不然也不會提到「國外自行車道」、「歐洲很流行的食物里程」。
高級餐廳這樣做又如何?宣誓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只是讓顧客覺得:「Oh~Ya~我為了地球環保盡了一份心力!」…然後看到帳單上的金額比較不會痛罷了。高級餐廳裡就沒有遠途運送的食物嗎?有比較難吃嗎?
現實和理想之間是有差距的。只用腦補去建構理想的世界,那真的是…做夢或是移民北韓會比較快樂。
北韓應該是理想主義者的天堂,那裡的路是為了自行車設計的,只有少數人開車。猜想也沒人吸毒或酗酒,因為都一樣窮,所以大家都可以生小孩。因為幾乎沒有對外貿易,猜想食物里程都很少,都是國產品,而且不影響生活品質,因為沒有生活品質…食物里程最多的應該是外國救助的白米和小麥。綜合以上,北韓應為東亞地區最省能源的國家。
去北韓住的風險:老大不爽時會被送去當礦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