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大陸家電下鄉 真能刺激景氣嗎

其實應該 不少人懷疑過
1. 大陸 農村很有錢嗎 ??
2. 水電 都 不缺嗎

照說 應該 都市人會比較有錢才對
怎會 推 家電下鄉
為何不是提昇 都市消費能力 反而 讓 比較窮的 農村來買 ?
還是 大陸農民 本來就都很有錢 ??

現在新聞 暴出來
央視踢爆 家電下鄉肥企業 瘦了農民荷包


如果 家電下鄉只是短期熱潮 ..先前一堆急單 應該 不會再有
那會有多大影響
2009-03-16 15:03 發佈
當然
只要是國家推動的政策
國家就一定會拿錢出來
管他是否有錢沒錢
只要國家拿錢出來,景氣就會好,這是很這正常的

再怎麽窮,也一定要有生存的本事,家電這種東西也算是必需品,鄉下多少一定有有錢人
40年前的台灣鄉下大家也都很窮,可是還是有人買得起電視,買得起車子..
假設10戶人家只有1戶買一個家電就好
大陸農民有多少人?1億,2億,3億,4億
不要多,10個%的家庭買家電,你想想這個商機有多大?

很多時候刺激經濟本來就是要度過目前的困難而已
不然你以爲發消費卷就能讓台灣的經濟一直成長下去好幾年嗎?
個人看法是,家電下鄉絕對是一個剌激內需的猛招
他們審核補助的相關產品,都是很基本,又具衍生性的產品
EX: 冰箱是刺激浪費的最佳產品,有了冰箱,你就可以多買一點東西回來放
EX: 電視機是影音享受的第一線產物,你能接受彩電,那接下來你也會想要一台DVD


我想這次被爆出來的,應該是部份產品
因為我記得他們在家電下鄉的原則中,有指明價格合理的產品

執行面有問題已經不是第一天的事了,相信會殺雞儆猴的方式來安撫民心


個人結論是家電下鄉政策上絕對不是短線政策
他也是希望1+1 大於 2的概念下推出來的政策
不過樓主提的水電問題我還沒想過,中國缺電問題不知解決了沒
急單影響是不大,從中獲利最多的,應該是積極搶進的通路商
農民也許如您所說真的沒什麼錢
真的金主在後面,金主這次可能使玩真的
中國不是說三千萬名民工沒工作了,大家還會拿錢出來亂買嗎?
農村失業率高漲。
中國整體上的失業率早就超過了百分之三十五

http://ntdtv.com/xtr/b5/2009/03/14/a268769.html

鄉村的購買力遠低於城市,那產品到底賣給誰? 有人用"洗手機"做比喻做了分析:

大陸奇怪的「家電下鄉」熱賣潮

也就是說產品是賣掉了,但是未必真的賣到鄉村,也有報導提到洗衣機當米缸用的好笑現象。

小弟在大陸有親人,在城市及鄉村皆有,知到一些
要知道,以前鄉村資源,生活品質低人一等
全力支持城市發展,從無照顧農民福利
造成鄉村人力外流.

現其政府思維有點改變啦,知道要照顧農民福利
不能任由農民自生自滅,是當時革命根本阿
大陸政府有派許多官員至南韓學習,如何發展農村,照顧農民
所以現在鄉村的農民生活有好過多啦,外流人口有逐漸穩住
有類似參考南韓,台灣福利(像有老人年金等福利),由政府出錢
講給福利,以前對大陸農民簡直天方夜談

在此大陸政府照顧農民思維下,就會有很多下鄉政策出現
像大學生下鄉服務啦,企業下鄉啦,醫療下鄉服務農民等出現

其實大陸鄉下,貨物已很暢通,只是是否所需及有無能力購買而已
且不同地區差異很大
像家電下鄉,其實鄉下商店電器已非常豐富,只是政府是否有補助農民
價格是否有誘因,可吸引農民購買才是重點
能不能成功總要試試才知道

管它是不是真能刺激景氣
這一波電子股倒是讓我充實了荷包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我是大陸人,也在國外呆過幾年,對這個問題還算是有點相關知識,和理解!!

其實樓主問的問題比較不在點子上那,讓人有點不知道咋說。首先,其實現在中國大陸用的方法就是當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所用的,也就是所謂的 凱恩斯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政府投資,和公共消費。。美國當年通過修高速公路來提高政府投資,然後通過為銀行提供擔保來提高公共信心和消費。中國現在用的是 高速鐵路 來提高政府投資,然後通過向中國廣大的貧困的農民提供醫療和社會福利來提高農民的消費積極性。

樓主問的問題是爲什麽選農民,道理很簡單,中國存在嚴重的貧富差距,農村人口相對城鎮人口,貧困太多,而且沒有相應的醫療等保障。所以屬於想消費,但是不敢消費的族群。城鎮人口要消費的已經消費過了,所以消費意愿不強,就算你不給他們政府補貼,他們也消費,你補貼了,也不會多消費多少。所以,農村人口成了可挖掘的消費者。

這次大陸在金融海嘯中受傷不重,而且以往倍受批評的 官僚資本主義 反而起到好的監管作用,為整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流動性。 我個人覺得,如果這次中國大陸能在這次危機中好好處理,積極轉型,很有可能在這次危機中獲得最大利益。。這個就要看老共的造化了。
enjoydigital wrote:
農村人口成了可挖掘的消費者。

但是農產品的價格現在不如以往了。所以農民會更省才是。內需難度很高。
金融風暴導致農產品價格拉不上,天災人禍導致農產品波動很大。
過年前的柑橘在中國滯銷、去年香蕉滯銷、牛奶更不用說、東北小麥乾旱事件、玉米價格跌一半了
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中國產銷失衡的問題也很嚴重..

中國金融海嘯不是受傷不嚴重是內傷了。
最近不是統計某基金虧了2.5兆.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在去年全球股市崩盤之前
大舉投資海外股票,估計投資金額達1600 億美元,這些投資已縮水逾50%"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