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多頭總司令"老雷 雷伯龍
1921年出生於台灣,西北大學政治系肄業,海軍官校畢業,公費赴美海軍研究所研習。他的軍隊教育背景對他投資理念的樹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永遠都是像一名指揮官一樣操縱大規模的投資戰爭,並且不論勝敗。 從1971年開始,雷伯龍進軍股市,縱橫股海30多年,他多次在市場信心低落、股市受政治危機影響的情況下進場買入,事後股市利空出盡開始大漲時,自然賺得盆滿缽滿。危機入市一直是雷伯龍秉承的投資策略,這雖然是可遇不可求的致富良機,但也是考驗人性膽識的殘酷遊戲。當外在環境震撼持股信心,賣盤傾巢出動的時候,若非具備超強的膽識與承受短期劇痛的能力,恐怕實難效仿。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這種篤定的自信,也讓雷伯龍同樣在讓人心驚膽戰的股災當中所持有的大量籌碼未能出手。1990年台灣股指從12000點直跌到2000點,雷伯龍傾盡全力不惜借貸,多次奮力托市,怎奈伯龍有意,股市無情,100億的資金全部化為烏有,雷伯龍也因此債台高築,官司纏身。妻子因此離婚去了美國,兒子本是哈佛的心理學博士,也因為父親的官司纏身遠赴美國,放棄了在台灣任教的機會。雷伯龍這位曾經在台灣股市最有影響力的炒手,如今卻早已經被台灣股市所淡忘,晚年生活令人唏噓。 回望其充滿成敗的投資一生,卻有許多值得借鑒與警醒之處。首先,成功者所付出的心血不容忽視,在台灣早期上市公司只有一兩百家的時候,雷伯龍能夠將每家的營收、盈餘等財務指標倒背如流,即使在晚期不做股票的時候,每天還是要看8份報紙。若非這樣的功力,要想單憑財大氣粗,恐怕也實難在股市馳騁。其次,危機入市,反向操作的犀利舉動值得眾人體會。另外,雷伯龍一直善於利用媒體和自己的影響力調控群眾氣勢。這一點,與國際著名金融人物索羅斯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雷伯龍的成功令人羨慕,但是其失敗的經歷更值得借鑒。盡管當年能夠在股市中叱吒風雲,一石激起千層浪,但也正是這樣只進不退的軍人做派讓他在逆市而動的時候吃盡苦頭。正所謂股市行情容易預測,投資情緒卻難把握。雷伯龍每次股市大跌,都被套牢大量股票,違約事件不斷,其“多頭總司令”的名號也是因其只進不退的個性而得。 雷伯龍在投資中以利用財務杠桿操作股票而聞名,但是長年利息和手續費的消耗,再加上空頭襲擊的賣壓影響,使這柄雙刃利劍最終刺中要害。個性操作是雷伯龍失敗的起因,而財務杠桿的不當操作更是加速了走向末路的行程。晚年的不思變通,一味留戀過去的成功經驗,都使得雷伯龍的投資道路越行越窄,最終無路可尋。
========
老外的 就不用參考了
因為不適用台股..
反而對
Royal Flush
有興趣..........................
你跟他那麼熟.....
叫他趕快PO嘛







第一,就是缺乏資產配置囉,大筆的資金,全部放在一種資產項下......
不但在同一種資產項下,還集中在少數標的
第二,就是缺乏資金控管........
缺乏資金控管的壞處
就是,贏了100次,只要輸1次就可以破產
身在股市,只要具備以上2點
就算是很神的人
在有生之年破產的機率都很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