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美光 喊出無償技轉

日本爾必達(Elpida)、美國美光(Micron)爭奪台灣DRAM整併主導權白熱化。隨市場傳出爾必達出線機會較大後,美光在台最高主管、執行副總勒松言(Michael Sadler)昨(27)日表示,美光將開出「最優惠的條件」,無償技轉超過2,500項專利,並增加投資額,一定要爭取到整併主導權。

美光目前擁有超過1.7萬個技術專利,都是自主研發;相較爾必達只有1,500個專利,且很多都是母公司日立授予,美光在技術能力上明顯勝過爾必達一籌。單是這次給新公司的超過2,500個專利,就遠比爾必達擁有的專利還多。

轉錄於2009/02/28 經濟日報
===========================================================

根據這篇新聞, 看樣子, 美光拼了...

不過...
專利可以玩的遊戲太多了...
技轉的專利搞不好全部都是廢物...

有用的專利, 一篇就夠... 沒用的專利, 寫一堆申請一堆也沒用..
新聞記者光是用專利數目來比較兩家公司根本是不夠的.
要實際去了解每篇專利涵蓋的技術範圍才有意義.

搞不好爾必達1500篇專利, 裡面的技術比美光2500篇的還要有用,
更加有價值.

但是至少這是個好的開始.
希望那群廠商裏面有人可以去好好了解到底哪家提供的專利權,
更對台灣有利.. 不過那幾家DRAM廠有可以執行分析專利的團隊嗎??
關於這點我採質疑的態度...
2009-02-28 18:5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美光 技轉
一個是爾必達社長...
一個是美光在台最高主管、執行副總

這在態度上.....就輸很多
只看專利篇數,那是在騙外行人。很多專利跟屁一樣,再多也沒用。重點在價值。有用的專利,幾篇就夠了。
爾必達缺錢,美光不缺錢,我想..不難知道哪方會拿出真正好東西
如果兩家廠商各自找到公司合作呢?

爾必達=>力晶、茂德、瑞晶

美光=>南科、華亞科

這樣結果是好是壞,因為爾必達好像也是準備跟台廠那三家合作而已,

那其他廠商找美光合作應該也ok吧...
吽吽牛 wrote:
只看專利篇數,那是在...(恕刪)


+1 這也就是我文中提的... 光看專利數, 那是騙小孩的把戲 ^_^
而這位新聞記者不知道有沒有這點常識? 這就不做評論囉.

不過我更擔心的是, 台灣的Dram長期只專注於代工,
真的有培育技術相關人才嗎?? 能夠仔細分析專利的人才有嗎??
這都是要長期培育的!!
needlucky wrote:
不過我更擔心的是, 台灣的Dram長期只專注於代工,
真的有培育技術相關人才嗎?? 能夠仔細分析專利的人才有嗎??
這都是要長期培育的!!
...(恕刪)


台灣上市公司有幾家有研發能力的

絕大半都是去買技術的

然後想辦法壓低成本

遇到景氣不好後

這下子終於糗了
1. 小奶萬歲 2. 以上都是玩笑話
sapdavid wrote:
台灣上市公司有幾家有研發能力的

絕大半都是去買技術的

然後想辦法壓低成本

遇到景氣不好後

這下子終於糗了


+1 , 台灣有研發能力的公司的確不多...
不過這幾家將會是我接來下鎖定買進的公司..

至於那些只想買技術, 然後狂作cost down的公司,
他們沒資格喊台灣沒競爭力, 也沒資格喊台灣沒人才,
因為原本有能力成為人才的都被折舊光, 時間都被浪費掉...

很慶幸我現在所在的小公司願意專注於研發.
並且專注於基礎研究. 也有部分量產產品.
(老闆也是研發出身有關吧, 也很關心台灣能不能技術扎根)
needlucky wrote:
+1 這也就是我文中提的... 光看專利數, 那是騙小孩的把戲 ^_^
而這位新聞記者不知道有沒有這點常識? 這就不做評論囉.


小弟剛好只是公司裡基層RD人員,很多專利申請都只是讓自己的KPI好看一點,說穿了,根本是個屁。
沒辦法,有的公司只要數量不求質量,我們領人家薪水也只能照辦。

現在連學術單位也都在衝paper的量,管他點數幾點,反正先發再說。
跟我當初第一時間看到報紙有同樣的想法

專利比人家釋出的多又如何......如果釋出的都不是重要的專利,那跟屁有啥兩樣

希望政府還是好好評估....把錢花在刀口上吧

也好好的掐住這些企業的脖子,要他們好好的把技術全部吐出來再來談@0@
現在是東西沒人要
管你是研發生產還是經銷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