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公布 台灣成全球第五富、10%人握6成財富

大家最喜歡看的財富報告又來囉~

沒房子+沒玩股票的真的這幾年又輸好大一段了.

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公布 台灣成全球第五富、10%人握6成財富 TVBS

安聯人壽3日舉辦經濟趨勢論壇,其中還公布《2025安聯全球財富報告》,統計台灣人2024年人均資產淨值達16萬7530歐元(約新台幣597萬),名列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中的第五名,同時也是亞洲第二名,遠高於日本。針對貧富差距,全球財富分配仍未見改善,在台灣,最富有10%人口掌握約61%總財富。

安聯人壽公布,截至2024年底,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高達16萬7530歐元(約新台幣597萬),排在美國、瑞士、新加坡與丹麥之後,同時為亞洲第二,僅次於新加坡。

台灣多家戶資金投證券

安聯集團首席投資長暨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指出,台灣家庭金融資產總額達4.7兆歐元(約新台幣167兆),淨值成長12.4%至3.9兆歐元(約新台幣139兆)。此外,資產成長動能強大要歸功於「證券」,這也反映台股表現優秀。台灣投資人積極進入ETF市場,因此證券也成為存款外,第二大的資產類別。

全球20年來貧富差距依舊大

針對財富分配,現今全球的貧富差距與20年前的差異不大。根據數據統計,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掌握60.4%總財富,和2004年時59.9%相差不到1%。台灣財富現況也相似,富裕族群集中度約61%。

數據顯示,台灣家庭總負債在房貸推升下增加9.6%,債務比仍高於90%。不過,台灣金融資產與GDP比率達 630%,相較韓國 (214.7%) 及泰國 (149.7%),財務體質相對穩健。

工商時報:
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公布 台灣成全球第五富、10%人握6成財富
2025-10-04 18:39 發佈
評量生活,淨資產會比GDP可靠的多,GDP可以擴張資產負債表來達到增長,比如舉債建設補貼(中國)>>增加政府消費、投資;舉債增加社福支出(歐盟、日本)>>增加消費。這都是借未來的錢來虛胖當下的GDP數字。另一原因是亞幣偏低,比較GDP通常會失真。淨金融資產的增加,是所得扣除最終消費所得到的值,能推測生活成本與衡量GDP中間有無內耗與折舊。
(瑞士與新加坡屬於企業低稅率國且免資本利得稅,尤其新加坡境外所得免稅,對企業避稅有利,所以這兩國的金融資產可能有一部分不屬於本國人[可能美國也是]。不足千萬人口的國家有新加玻、瑞士、丹麥。)
  • 負債約90%以上是不動產借款與修繕,所以購屋及維護成本最低的是西班牙、義大利、日本、德國,其次是南韓、台灣;成本最高的是瑞士、澳洲、荷蘭。但因為此報告沒有提到不動產價值,所以負債可以無視,只看總金融資產就好。
  • 金融資產2024年,美國增加最多,其次新加坡、台灣。
  • 幾乎零成長的是南韓、日本、英國(虛胖GDP)
  • 台灣2024年人均總金融資產達675萬台幣,金融資產人均增加77萬台幣,
  • 按瑞銀中位數推估約為248萬,金融資產增加28萬
  • 按主計處家庭第三位推估中央值為371萬,金融資產增加42萬
  • 所以中位數金融資產增長可能在20-50萬之間,沒達到的人……要加油,不要只是當酸民、上網發廢文找同溫層,卻不想辦法增加資產,抱怨甚麼的根本改變不了甚麼。
  • 貧富差距 : 越富有的國家Gini越高,畢竟底層的資產為零,不管怎麼乘除,倍數都越高,如美國、瑞士、新加坡,台灣也是如此。日本僅少台灣1%,但平均資產差兩倍,這代表中下層過得更辛苦,更別說Gini 80的南韓。歐盟社福支出高,Gini偏低但就是齊頭式平等,人均資產都偏低,比如法國中位數金融資產可能只有177萬台幣。丹麥與荷蘭應該是表中最好的國家,資產高、貧富差距低。
  • 淨金融資產排名與GDP(PPP) Per高度相關,雖可能還要加上不動產價值才能更趨近GDP(PPP),但也說明了購買力平價的可靠性。
sunflower2251 wrote:
沒房子+沒玩股票的真的這幾年又輸好大一段了.

怎麼沒中國的數字?
smallbeetw

你是在爽什麼

2025-10-06 13:33
我就是愛拍照

那是嘲笑中國。但你要說爽也可以。

2025-10-06 14:06
sunflower2251 wrote:
台灣家庭總負債在房貸推升下增加9.6%,債務比仍高於90%。不過,台灣金融資產與GDP比率達 630%,相較韓國 (214.7%) 及泰國 (149.7%),財務體質相對穩健。
這句有問題吧?金融資產明顯超出實際生產力。家庭負債又明顯偏高
Er4ror4

一個是損益表中的流量 另一個是資產負債表的存量 通常想表達的是當年盈餘佔資產多少 只是顛倒 就像投報率一樣 如果你買股票有看財報應該不難理解

2025-10-06 9:21
如果看到台灣平均工時 和倒數5名行業薪資....

那就知道台灣荷蘭病其實相當嚴重 但卻沒人願意提及!
fgf48r40

隨便買股票資產增值速度都遠遠大於工資 還工作幹嘛 特別是台灣這種低薪但是股票亂噴的市場

2025-10-07 16:24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怎麼沒中國的數字?

台灣比整個中國沒什麼意思,比一下北京上海還差不多。
查了一下。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潘福达
2024-12-13 14:54
12月13日,《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通州区举行。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潘琍发表致辞,她表示,金融业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城市副中心已经成为北京财富管理行业一张亮丽的新名片,中国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

潘琍提到,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积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资产总量接近23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金融业法人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直接融资规模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财税收入贡献率均保持在20%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719.8亿元,同比增长了6.6%,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

潘琍表示,北京的财富管理行业基础条件良好,市场潜力巨大,需求非常旺盛。从供给端来看,北京的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券商资管等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占全国近30%,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规模也是全国第一。从需求端来看,北京家庭可投资资产总额约16万亿元,高净值家庭、超高净值家庭、国际超高净值家庭的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北京具有发展财富管理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北京常駐人口大約2183萬人,和台灣也滿接近的。
算下來大概是 73.3 萬人民幣。
以匯率4.3來算,大概才315萬台幣。
上海查不到,因為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
其市場大多是向全中國的有錢人開放。
理論上會比北京高,但要說能高個一倍,打敗台灣,
那也不現實。

sunflower2251 wrote:
統計台灣人2024年人均資產淨值達16萬7530歐元(約新台幣597萬)
SecretId

上海、北京需要負擔國防、內政、外交、全民保險、補貼農業...,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錢,城市主要負擔衝經濟,而國家需要很多額外費用,很難比較。

2025-10-07 8:25
我就是愛拍照

你是不是少打一個「不」字?

2025-10-07 14:51
wrote:
如果看到台灣平均工時 和倒數5名行業薪資....
那就知道台灣荷蘭病其實相當嚴重 但卻沒人願意提及!


"又因為我國部分工時工作者占比僅3.4%,遠低於其他國家,平均起來的工時才會高居不下,
若只看全時工作者的平均周工時41.5小時,比日本的42.9小時、韓國43.8小時都還低。"

明明過著比全世界大多數人還可以的生活,
如果因為意識形態覺得自己活得像乞丐的話,
那就太可悲了.

好累!台灣去年平均總工時2020小時 主要國家暫居第5 聯合新聞網

勞動部最新的國際勞動統計數據近期出爐,台灣受僱勞工去年平均年總工時為2020個小時,在39個主要國家之中,暫排名第5,亞洲國家則僅次新加坡。跟前年相比,台灣勞工去年平均總工時多出15個小時,勞動部官員說,差不多回到疫情前水準,又因為我國部分工時工作者占比僅3.4%,遠低於其他國家,平均起來的工時才會高居不下,若只看全時工作者的平均周工時41.5小時,比日本的42.9小時、韓國43.8小時都還低。

...

對於台灣工時排名居高不下,黃維琛指出,細分全時與部分工時就業者,年平均總工時會受到部分工時占比多寡影響,台灣部分工時工作者比率僅3.4%,遠比日本24.8%、韓國16.1%來得低,尤其韓國去年部分工時者大幅增加。若單看全時就業者每周周工時,台灣為41.5小時,比日本的42.9、韓國43.8小時還低,台灣年總工時其實不算高,只比正常工時40小時高出一點。
dkny0705 wrote:如果看到台灣平均工時...(恕刪)

不愧是酸民,跟主題無關的事也可以酸一下…既然你認為工時與資產有關係,那就來算一下…

[所得 - 稅 - 消費 = 儲蓄 = 新增淨資產(存款、或轉投資保險、股票、房地產等再減去負債)]

首先計算不出不動產價值,參考瑞銀模式,不動產平均為負債的4.23倍,那這樣就可以得出總淨資產,在與2023年相比…


各國典型就業者的工時大致相近;工時低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工時或非典型就業(半失業)的人多。而台灣只有3.4%,而低平均工時是好事嗎?多半不是好事…

以歐洲來說,平均工時少台灣20-30%的法、義、西、英,你所能存下來的錢在2024年少了74%。而在亞洲工時短幾乎成了不景氣的象徵,如果你嚮往日、韓少台灣10-20%的平均工時,那麼2024年平均值來說不會存下任何的錢,這對非典型就業者來說幾乎是舉債度日。

那你怎麼不會嚮往新加坡更高的薪資與工時呢?如果你有能力的話,可以去美國、丹麥發展,但沒有的話你明天還是乖乖在台灣上班。

等台幣升值到27以下再來提荷蘭病...你荷蘭病定義是甚麼?那照你定義過去日本汽車產業也是囉?現在英國金融服務佔出口49%算不算荷蘭病?瑞士出口藥品佔34%算嗎?瑞典工程與運輸設備佔35%以上算嗎?挪威出口天然氣和石油60%,有荷蘭病嗎?
dkny0705 wrote:
如果看到台灣平均工時 和倒數5名行業薪資....

那就知道台灣荷蘭病其實相當嚴重 但卻沒人願意提及!


其實現實世界就是:如果連低階工作的人,工資也都很高的話,那生活費必然會很貴,美國及西歐高薪資的國家就是如此!

任何一個國家,想要高薪資水準,又要有低物價及「低廉」的生活成本,唯一的方式,就只有新加坡這種模式!

新加坡平均薪資水準高,比週邊國家高出好幾倍,也比台灣、中國高出數倍。新加坡沒有最低基本工資,從週邊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等薪資水準較低國家引進勞工,從事中低端的工作(據統計,光每天從馬來西亞通勤到新加坡工作的人就有三十萬),也從台灣、中國引進一些「人力」,從事中端的工作,這些人薪資水準,比新加坡人低了一大截,用來服務新加坡,他們非新加坡人所以也不需列人新加坡的平均薪資!

另外就是,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沒有足夠大的土地可生產糧食,幾乎所有食物都依賴進口,好處是這樣就完全無需保留農地,也無需保護農業,新加坡住宅區貨價上的商品,甚至比台灣還便宜,住宅區的外食價格和台灣差不了多少!

新加坡最令人羡慕之處,就是大部份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興建的組屋(據說超過八成),解決了大部份新加坡人住的問題,但“外人”到新加坡租屋費用則非常貴!

簡單來說:地球上沒有天堂!

沒有天然資源且又人口非常密集的國家,如台灣、南韓、日本、中國等國人民,根本沒資格、沒條件想以低工時,又想要過著富裕的生活!
sunflower2251 wrote:
"又因為我國部分工時工作者占比僅3.4%,遠低於其他國家,平均起來的工時才會高居不下,
若只看全時工作者的平均周工時41.5小時,比日本的42.9小時、韓國43.8小時都還低。"


好像有一點清楚我國勞工工時和韓日的比較了,常看韓劇、日劇,日劇很多派遣工,工作時間及每天工時不固定,韓劇裡面也是,想成為正職員工得非常努力,常常加班到天亮,努力爭取績效,以便早日成為正職員工,

台灣雖有像日本的派遣工,但感覺上少很多,韓日劇很多銀行行員、工程師甚至醫生都是派遣工,為了升正職必須很努力。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