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主動式ETF > 市值型ETF0050 ?

強者我同學在今年6月時叫他老婆把手上0050/0056全部換成主動式ETF,
判定長期漲幅大於市值型,

各位大老怎麼看?
該轉進主動式ETF嗎?
一半或歐印?

【主動式ETF良藥還毒藥】4檔打敗大盤!最強已漲三成、0050的3倍 股市名師曝關鍵

目前市面上五檔已掛牌一段時日的主動式ETF中,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00981A)、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00982A)近一個月漲幅超過一成,又以00981A最為亮眼,今年已來上漲逾三成,輾壓0050、006208等市值型ETF,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26日表示,多虧操盤手選股能力,並直言,主動式ETF有望帶來趨吉避凶的效果。



其中,00981A自五月掛牌以來,短短三個月已上漲逾三成,績效是0050、006208等市值型ETF的3倍,00982A以27%左右的成績持續緊追,有法人表示,台股主動式ETF為了要打敗大盤,選股只會有少部分買大型權值股,如果都買權值股主動打不贏大盤,光用006208對比00981A與00982A就可以發現「持股重複性低」。



黎方國表示,主動式ETF可達到「趨吉避凶」效果,投資人行情看好時可積極加碼,行情不佳時轉向防禦型ETF。對小資族或偏好穩健的投資人而言,選擇績效穩定、經驗豐富的操盤人管理ETF,才是長期累積收益的關鍵。
2025-08-30 12:56 發佈
看Gemini怎麼回:

主動式ETF的潛力與風險
您同學的論點,即主動式ETF長期漲幅可能大於市值型ETF,其立論基礎在於專業經理人的主動管理能力。

潛在優勢:

追求超額報酬: 成功的基金經理人可能透過精準的選股和靈活的市場判斷,在多頭市場獲得比大盤更高的報酬,或在空頭市場時透過調整持股來降低虧損。

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主動式ETF不受限於指數成分股,可以更迅速地應對產業輪動或突發事件,調整投資組合。

潛在風險與挑戰:

費用率較高: 主動式ETF因需要支付基金經理人及其研究團隊的費用,其管理費通常遠高於被動追蹤指數的0050和0056。以台灣新發行的主動式ETF為例,經理費率約在0.45%至1.2%不等,而0050的經理費僅為0.32%。長期下來,較高的費用會侵蝕您的投資報酬。

經理人風險: 基金的績效高度依賴基金經理人的能力。然而,要持續且穩定地擊敗大盤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更換經理人或經理人決策失誤,都可能導致基金績效落後。

缺乏長期歷史數據證明: 台灣的主動式ETF在2025年才陸續掛牌上市,目前尚無足夠長的歷史數據可以證明其長期績效能穩定超越市值型ETF。

國際市場的經驗:主動與被動的長期論戰
在發展更成熟的歐美市場,關於主動式管理與被動式投資的論戰已持續數十年。其中,最著名的「標準普爾指數vs.主動型基金」(SPIVA)報告,長期且一致地顯示:

在任何一個長期的時間維度下(例如10年或15年),絕大多數(通常超過80%至90%)的主動式管理基金,其績效表現都落後於其對應的市場基準指數。


這背後的主要原因,除了市場本身的效率性使得持續選股變得困難外,高昂的費用成本是拖累主動式基金績效的關鍵因素。
真的讓AI用真金白銀下去買,結果...,
買市值型的就是追求與大盤相同的報酬,
不會大盤漲,我的股票沒有漲。

至於主動型會不會比市值型好,我持保留態度,
三年好不代表一輩子都好,產業也會有輪動,
傳產這幾年就很慘,
AI、電動車五年後會好?
可能是我想太多,
我只買市值型。
有機會,但可能要靠些運氣
主動式科技股ETF與被動科技股ETF比較,三個月可能還是太短
但主動式ETF本質就是共同基金,那基金就也可能必須列入考慮...(依基智網說明已經扣除年保管費),雖然現在基金可能已經退流行了,但回測過去績效做結論,有快過半都贏市值型ETF。參照過去,主動式未來"可能"高機率也會贏被動式。丟給AI分析,00981與基金有甚麼共通點,十大持股
sunflower2251
sunflower2251 樓主

有分析就是讚! [拇指向上]

2025-08-30 23:23
sunflower2251 wrote:
強者我同學在...(恕刪)

去看國外arkk跟vti的長期比較就知道了,前幾年還一對人說要存幾張00xxx月領xx萬,現在呢?配息一降,淨值一跌每個跑得比飛還快,這套在國外早就玩爛了,傳到台灣還以為是新東西很利害一樣,投信看韮菜喜歡什麽就出什麽,末忘009xx。
國外基金經理人不好說(BRKB也是主動型),但國內股市是淺碟市場,仔細研究一下,有些經理人沒開槓桿績效像鬼一樣...(雖然也有人低於大盤,但也算不差)至於00981A經理人績效算不錯;00982A經理人...履歷很豐富。
sunflower2251
sunflower2251 樓主

有分析就是讚! [拇指向上]

2025-08-30 23:25
會買這個的比買高股息還傻
給他們時間,時間會證明一切的。ai已經告訴你答案了
未來一定有主動型ETF可以長期打敗大盤ETF
問題是
現在你不知道是哪一檔

既然統計上
80%-90%的主動基金長期輸給大盤

那合理推測你選主動型ETF
未來的贏過大盤的機會只有兩成

除非你一生都運氣好
不然為什麼要賭兩成的勝率?

邏輯上就已經證明
買大盤保證贏一半人
就算給你5成勝率
你也還有一半機會輸給大盤ETF
sfspp1978

統計上的是國外研究數據,在台灣能長期贏過市值型的基金是不少。因為國外與國內的市場是不太一樣的,這也是網上看到的,什麼淺碟市場,我是國外買市值etf,國內買主動基金

2025-08-31 9:52
我愛Keroro

邏輯上,有人贏就有人輸,所以買大盤獲得平均報酬保證贏一半,不需要管什麼淺碟型市場;甚至,不管國內國外哪個市場,統計上贏的人都是少數,所以買大盤獲取平均報酬實際上絕對不只贏一半人

2025-08-31 13:40
sunflower2251 wrote:
強者我同學在今年6月...(恕刪)

其實這幾個月主動型績效都比台灣50好耶,
這也為什麼八大行庫買入主動式ETF原因
superwjj

投資不要只看幾個月!!

2025-08-30 22:14
knift

真的,長期投資的基期最短應該以年為單位,才有參考價值。

2025-08-30 23:36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