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我同學在今年6月時叫他老婆把手上0050/0056全部換成主動式ETF,
判定長期漲幅大於市值型,
各位大老怎麼看?
該轉進主動式ETF嗎?
一半或歐印?
【主動式ETF良藥還毒藥】4檔打敗大盤!最強已漲三成、0050的3倍 股市名師曝關鍵
目前市面上五檔已掛牌一段時日的主動式ETF中,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00981A)、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00982A)近一個月漲幅超過一成,又以00981A最為亮眼,今年已來上漲逾三成,輾壓0050、006208等市值型ETF,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26日表示,多虧操盤手選股能力,並直言,主動式ETF有望帶來趨吉避凶的效果。
其中,00981A自五月掛牌以來,短短三個月已上漲逾三成,績效是0050、006208等市值型ETF的3倍,00982A以27%左右的成績持續緊追,有法人表示,台股主動式ETF為了要打敗大盤,選股只會有少部分買大型權值股,如果都買權值股主動打不贏大盤,光用006208對比00981A與00982A就可以發現「持股重複性低」。
黎方國表示,主動式ETF可達到「趨吉避凶」效果,投資人行情看好時可積極加碼,行情不佳時轉向防禦型ETF。對小資族或偏好穩健的投資人而言,選擇績效穩定、經驗豐富的操盤人管理ETF,才是長期累積收益的關鍵。
主動式ETF的潛力與風險
您同學的論點,即主動式ETF長期漲幅可能大於市值型ETF,其立論基礎在於專業經理人的主動管理能力。
潛在優勢:
追求超額報酬: 成功的基金經理人可能透過精準的選股和靈活的市場判斷,在多頭市場獲得比大盤更高的報酬,或在空頭市場時透過調整持股來降低虧損。
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主動式ETF不受限於指數成分股,可以更迅速地應對產業輪動或突發事件,調整投資組合。
潛在風險與挑戰:
費用率較高: 主動式ETF因需要支付基金經理人及其研究團隊的費用,其管理費通常遠高於被動追蹤指數的0050和0056。以台灣新發行的主動式ETF為例,經理費率約在0.45%至1.2%不等,而0050的經理費僅為0.32%。長期下來,較高的費用會侵蝕您的投資報酬。
經理人風險: 基金的績效高度依賴基金經理人的能力。然而,要持續且穩定地擊敗大盤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更換經理人或經理人決策失誤,都可能導致基金績效落後。
缺乏長期歷史數據證明: 台灣的主動式ETF在2025年才陸續掛牌上市,目前尚無足夠長的歷史數據可以證明其長期績效能穩定超越市值型ETF。
國際市場的經驗:主動與被動的長期論戰
在發展更成熟的歐美市場,關於主動式管理與被動式投資的論戰已持續數十年。其中,最著名的「標準普爾指數vs.主動型基金」(SPIVA)報告,長期且一致地顯示:
在任何一個長期的時間維度下(例如10年或15年),絕大多數(通常超過80%至90%)的主動式管理基金,其績效表現都落後於其對應的市場基準指數。
這背後的主要原因,除了市場本身的效率性使得持續選股變得困難外,高昂的費用成本是拖累主動式基金績效的關鍵因素。
主動式科技股ETF與被動科技股ETF比較,三個月可能還是太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