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常看到有人整天吵高股息跟市值型,我自己投資也有在看,但覺得兩者各有優缺,而且每個人投資需求也都不同,像我自己的想法就是我一半一半,兩個我都各投一點。市值型我就投0050,這種就是拿來累積資產為主,讓資產慢慢長大,放長期效益更好。那像高股息的話我今年是鎖定00961,他的年化配息率有機會到10%,算是配息表現也不錯,當然它成長性不一定比得上市值型,但對我來說剛好可以互補,長期累積+現金流同時照顧到。也想參考一下大家現在的配置組合是什麼?
Whemandf wrote:因為大家都覺得只能買...(恕刪) 台灣股市,在高配息 ETF 的炒作下,有些奇怪的現象。A) 會使用可回收的 Cash Flow 來評估投資股票的報酬合理性。這本身是合理且應該,只是這個 Cash Flow 的評估定義本身沒有被正確檢視。B) 還是會有除息後立即/急速填息的怪象。這種是比較不成熟市場的狀況。「這公司的股價」就應該是要多少錢,以下就是便宜、以上就是貴。配息了股價突然變便宜了?快買!!
💰錢是他的不是嗎所以他想怎樣配置反正他高興就好了這種事沒必要爭辯爭辯這種事多無趣要嘛這二種都去買要嘛叫小狗幫他選 ~ 1種這麼簡單要爭辯啥我沒有什麼配置組合吃喝玩樂睡覺就好了金錢已足夠用就好了有投資或沒投資已經對我來說無所謂隨便今天什麼事情都沒做momo下單網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