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9、00943最近的股息有慢慢回來,
但感覺還是離去年的高點有段距離。
如果我現在是為了追求高殖利率,
是不是只能轉向非投等債ETF了?
像00945B、00953B、00981B這幾檔,
月月配息,年化殖利率都還能有7%~9%左右,
比現在大部分的月配息股票型ETF還猛。
sringing1 wrote:
00929、00943最近的股息有慢慢回來,
但感覺還是離去年的高點有段距離。
如果我現在是為了追求高殖利率,
是不是只能轉向非投等債ETF了?
像00945B、00953B、00981B這幾檔,
月月配息,年化殖利率都還能有7%~9%左右,
比現在大部分的月配息股票型ETF還猛。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產品
我投資 非投資等級債(以前稱為:高收益債。現在稱為垃圾債)
每月配息(美金) 已近二十年了
國外基金,不用繳稅
透過「基富通」購買,省去很多手續費。政府辦的,不用擔心
透過一般銀行與通路購買,手續費(管理費)很凶!
每個月配息,算起來,每年收6%不成問題
但「本金」很難漲上去
遇見台幣升值,損失更多
以我為例,本金損失近20~25%,不含利息收入
大多是外幣匯兌的損失,當年購買是32新台幣兌換1美金
少數是本金上的損失,當年成本是3.8美元/股

因為台灣人是這個基金最大的持有者,比例過高!!
所以政府已經不讓我們繼續買入,但可以賣出
事實上,這個基金已經弱勢,很多都比他強。他有點過氣
雖然 "扣除本金"的損失,以過去多年(每月配息)的累積,
仍賺了一筆錢,接近34%。下圖部分資訊刻意隱藏,不完整

但,您投資以前要想好,
這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無缺點」的投資
我喜歡每月配息,是因為每月有收入,對我很重要
所以我不喜歡那種透過買賣才能賺到錢的 股票或基金(市值型)
自己需要什麼,自己的錢,自己想清楚即可!
這世界上的好壞,都是別人的建議,
最終自己需要什麼,只有自己知道
我都是用高收益債(垃圾債、非投等債)基金配息付的。
還記得其中一支是法巴出的,帶家人去法國玩時,
在路上看到法國巴黎銀行,我對小孩說你的學費三分之一是它出的。
2016~2018後高收益債配息漸少,價格開始跌。
我轉到美國特別股,當時我是追求6%殖利率的。
2023趁美國升息,轉一大部分到美元直債跟台幣美債ETF。
目前只有一支聯博歐元非投等債基金,是因為手上有一些歐元才買的。
2023十月買的,我記得現在至少有15%以上總收益。
但其實配息才是最重要,淨值上上下下,不要負的看的不舒服就好。
我不是勸買非投等債ETF,而是說世上沒有絕對的標的。什麼時候買進最重要。
了解每個產品的屬性,衡量自己的需要,適當時間買入,怎會賠錢。
我現在不想再買非投等債ETF或基金,一方面已經退休,
但主要是目前投等債ETF或基金的配息率我能接受,我的目標殖利率已經降到4~6%。
殖利率太高反而會有風險。
追求穩定收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