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調研指稱Intel 18A製程狀況優於三星2nm,但仍落後台積電N2

雖然Intel傳出已經放棄向客戶招攬18A製程的代工機會,不過Intel將在2025年末起陸續公布的重點產品積極使用18A製程,而非像前幾年把先進製程用於生產晶粒之間的連接層;根據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調研指稱,Intel 18A當前的良率優於三星,但距離台積電還有一定的距離。

KeyBanc Capital Markets表示當前台積電2nm的良率約65%,而Intel 18A相對前一季的50%提升至55%,然而三星的2nm製程仍在40%徘徊;KeyBanc Capital Markets預估Intel應該能在2025年第四季實現70%良率,雖然不到非常完美,但作為內部代工已經是能接受的表現。

可以推測的是Intel評估委外代工與內部製造的情況後,可能考慮到成本,或是考慮到形象,決定調整委外代工與內部製造的比重,另一方面若要爭取代工訂單但又有內部製程需求,目前18A可能在初期的大規模量產與良率還難以到位,勢必在新一代先進製程首波爭取代工的籌碼會遜於台積電,不如更專注於量產自家晶片所需的晶粒。

===================
單純轉貼新聞,各自解讀
國民黨全力動員反罷免大成功,不管花蓮民眾死活
2025-07-14 20:55 發佈
良率有好幾種 wafer yield , fab yield . 另外RD line 跟接單生產線也是有不同的良率. RD line 用test vehicle 算良率. 跟接單的production wafer 直接看客戶測試條件訂良率. 又是不一樣的東西. 就算接單了. 有些晶片面積100mm平方. 有些300mm平方, 同一片wafer 上面切割出1000顆晶片死10顆良率 99%, 只切30顆晶片的話一樣死10顆良率只有66%. 測試規格,不同的客戶也不一定相同。 三星自己做晶片超漏電還不是合規照樣出貨, 只要能出貨就是被定義成良品. 跟著新聞去判斷代工廠良率跟看新聞買股票高機率是相同下場.
李婉g wrote:
雖然Intel傳出已...(恕刪)


其實從上面新聞來看, 有幾件事情可以注意:
1. Intel 18A約等於台積電N2製程
2. Intel 18A成本很高, 而且產能太少, 因此要推薦給客戶使用, Intel自己大概也知道賣相太糟糕很難賣.......例如假設現在產能一個月只有30K~40K, 推銷給Apple好了, Apple一次要每個月50K連續出貨半年......你砸辦???
3. 18A 製程只能用在in-house內部自家產品, 一方面量產18A當成練兵, 熟悉/調整製程參數來為14A打基礎, 另一方面自家CPU某幾顆Die用18A, 雖然成本高, 但是因為CPU利潤好, 攤下來還可以接受, 另外可以證明給市場看Intel高階製程是確實可用的......未來14A賣相就更好了
eclair_lave

看年底PTL量產就好,如果第四季無論如何都進不了量產,那就沒模糊空間能說沒延遲了

2025-07-17 14: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