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的全名是 Decentralized finance, 去中心化金融。
這篇主要是探討 Defi的基本面的探討。
當然也歡迎技術面的討論。
主題是 Defi, 懂Defi 的人就會知道我想討論的是什麼東西。
我研究 Defi 基本面的工具,以大數據為主。
每天看數據,看久了,就可以歸納一個趨勢出來,有趨勢,投資就會比較準,就比較有機會賺錢。
歡迎Defi, Web3, Crypto 的老手進來一起討論,也觀迎新手進來看看這個未知的世界。
但我看各大Defi平台或應用背後的開發團隊、管理團隊、自治組織等才是應用本身能否被信任的關鍵。
多年前FinTech的P2P應用,如今都逐漸殞落,頻死的區塊鏈資產NFT也是如此,金融本就充滿風險,去中心化到底是增加還是降低風險,參與者要先做好功課。
尤其Defi 強調透過區塊鏈重新定義金融服務,Trustless和用戶自主權為其特點,但金融服務卻是需要高度Trust的產業,在沒監管保障(但又與去中心化矛盾)之下,實在不容易為大眾接受,也許波動大風險高才是它會吸引小部分投資者的眼光。
HK_Sung wrote:
這有點像是私人發行的...(恕刪)
美元穩定幣就是和美元掛鉤的幣 token
1 usd1 = 1 US$, 不會升值。
假設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川普家人的機構) 在 BNB blockchain 發行了 20億美元的USD1, 那就是鑄造了 20 億 USD1 token, 成本非常低,只是一堆數字token, 然後收了 20 億美元現金。
這 20 億美元現金,假設都買 4%的美元短債,這每月生的息,扣掉管理費用,都是利潤。
穩定幣 在 歐盟(MiCA)和美國有嚴格的法律規範,穩定幣需要有足夠的擔保品,才能合法化。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美債,如果 20億都買美債,那合法性就沒問題。
發行穩定幣不是賺差價賺升值空間。而是賺免費的美元資本。
發穩定幣最難的是要有人買來用。
一般都是用 USDT, USDC 來交易,很少人會用 USD1.
所以我對一個月的時間,可以發行 20億的穩定幣存疑。
chatGPT 的資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