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郭台銘靠低毛利、高規模的代工模式將鴻海推向全球巔峰,但過度依賴中國市場與「一人公司」的決策方式,逐漸暴露出結構性問題,導致鴻海在地緣政治風險與產業升級的浪潮中疲於應對。
AI的崛起為鴻海提供了脫胎換骨的機會。接任董事長後,劉揚偉果斷改弦更張,聚焦高附加價值的AI伺服器市場,成功拿下輝達(NVIDIA)多款產品的獨家訂單,並在全球布局生產基地(美國、印度、墨西哥),有效分散中國風險。市場普遍預期,鴻海將在2025年成為全球最大伺服器供應商,帶動營收穩步挑戰7兆元大關。
更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是,劉揚偉導入現代化治理,以輪值CEO與經營委員會取代郭台銘時代的集權決策,提升經營效率與透明度。這一改變,讓鴻海從「薄利代工」邁向「高成長科技」。
對投資者而言,AI伺服器市場的高速成長將是鴻海價值重估的核心動力,而更透明、專業化的管理模式則為公司長期成長提供基石。擺脫郭台銘舊思維的鴻海,正站在成長與創新的新高峰,投資潛力不可忽視。
鴻海的未來不在於過去的代工王國,而在於如何成為AI時代的科技巨擘。
觀點投書:不作「茅山道士」的鴻海─劉揚偉如何打造 AI 時代的企業競爭力?
https://www.storm.mg/article/5310377
Tim.cheng wrote:
川普上台後,
中美的關係會愈來愈好,
AI之後就會開放給中國代工,
紅色供應煉加入之後,
很難不保證走上台塑四寶的後塵~
當年 川普第一任(對台十分有好)任期結束時,沒選上
很多人也說 拜登親中、甚至於副手的家族對強國的投資不少.....,這下子台灣慘了
而今 拜登也完成四年任期了,
台灣有被賣掉嗎?美國有親中嗎?
有嗎?
不但沒有,合作更緊密,中美貿易戰後,
台灣科技業簡直發了,前所未有的發大財
美國的「既定國策」是國會決定,
總統能施力的點不多
對於遙遙領先 強國的 "抑制",不會輕易轉彎
簡單的說,老美的第一假想敵,目前 "可能" 是遙遙領先的強國,
可能不是俄羅斯了
強國的皮要繃緊一點,所謂 "棒打出頭鳥"
你要出頭啊,想取代老大(俄羅斯)啊
大家等著看戲
少看


很多國際媒體都有中文網頁,開開眼界,多比較

NIKKEI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https://zh.cn.nikkei.com/
RFI -- 法廣-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https://www.rfi.fr/tw/
BBC 中文版 --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
內文搜尋

X